​不玩游艇玩帆船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于萍)

​不玩游艇玩帆船0

“我们真的是去玩的”

老罗说“骑士号”这个名字来自《堂吉诃德》,“暗含着不太切合实际的梦想”。

老罗是个商人,2004年开始对航海有兴趣,在玩过摩托艇、游艇后,他好上帆船。老罗对游艇和帆船有个对比说法:“游艇是有动力的,主要是休闲功能;帆船除了进出港和无风情况外,主要是依靠风力。因此游艇像劳斯莱斯,而帆船是F1。前者是身份象征,后者是种爱好和运动。”

2004年7月,老罗和6个朋友共同出资在法国Nautitech船厂订购了一艘40英尺长的双体帆船。今年1月,帆船造好,按惯例,订购的船只可由制造商派专业水手运送。但由于花费大,时间长,几人一商量,决定一块把船开回来。决意参加航行的人中,只有小张是职业水手,其他几位都是没有远洋航行经验的业余玩家。经过短期的紧急训练,他们在今年2月21日开着帆船从法国拉罗谢尔港出发了。这艘帆船正是“骑士号”,此次远航被命名为——“纵横四海”。

​不玩游艇玩帆船1

“这次航行就是玩票。我们对船的选择不够专业,双体帆船并不适合远洋航行。对航行时机和路线选择也不好,大西洋的比斯开湾的每年2月,都被称为‘死亡之湾’,我们正是那个时段经过比斯开湾,还好,我们很幸运。”平安而归的老罗说。实际上“骑士号”出发初始,大多数人不知道,知道的也深感匪夷所思。但幸运相随,他们把事儿做成了。中国帆船帆板协会秘书长李全海在归航仪式上对“纵横四海”远航赞赏有加:“这不仅是次航海运动,还传递了一个信息:中国民间航海队伍开始壮大。‘纵横四海’将被载入中国航海大事记。”

如同海明威凭借卓越的风格,把一个乏味的捕鱼故事变成伟大的史诗一样,“骑士号”船员有了勇气与幸运,便成就了中国民间航海的一个创举。但创举的参与人并不适应这种拔高。船员阿东说:“这就是无知者无畏吧。我们真的是去玩的。”

“这个游戏难度很低呀”

红海航段对“骑士号”来说记忆犹新。

​不玩游艇玩帆船3

5月9日进入红海,顺风顺水,急速前进。但面临的考验是,1200海里航程中途没有任何停靠点。5月13日,天一直黑着,空气中漂浮起红色的尘沫,海面也被红色覆盖着,慢慢地看不到海水。“骑士号”碰上了海上沙尘暴。在灰红的沙尘中,“骑士号”的能见范围只有半海里,船只能在雷达指引下继续航行。船员的情绪在灰红的空气中变得非常低落,气压很低,没有涛声,也无人说话,仿佛整个世界没有了声音,“骑士号”就在这样的气氛中航行着。沉闷压抑的航行持续到夜里,白色的“骑士号”已成浅黄色,船体表面全被细沙微尘所覆盖,舱内也进沙,气温闷热难耐,在甲板上乘凉的船员一夜下来,遍体包裹红沙,如同木乃伊。

“我们都猜测,‘红海’的名称是不是来自这红色的沙尘暴呢?”滨哥事后回忆,语气里倒流露出饶有趣味的意思。但沙尘暴后3天,他们遇到了“海盗”。

​不玩游艇玩帆船4

夜里在甲板上睡觉的老路醒来,隐约看到左边有两个黑影,那是两条并排在一起的大船。由于雷达扫描不到,估计是木船,且比一般渔船大。船上可能是海盗。“我们事先对海盗有心理准备,商量过万一遇上了把钱全给他们,只要不伤人就行。但海盗在脑子里并不具象。猜想是海盗的一瞬间,我的第一个念头是:完了,我们太倒霉了。”老罗回忆说。在恐惧降临之时,“骑士号”前方似乎又出现几艘船,慢慢靠近,似乎要将“骑士号”包围。接着大家纷纷出现了幻觉,仿佛海面上到处都是船,在向我们靠近,无人开口说话,只是默默等待命运裁决。但两艘木船并未亮灯,一直安静着,滨哥决定调转船头,将木船避开,快速前进。最终他们甩掉了疑似海盗。

“以前对远洋航海的凶险有许多想象,现在回想起来,也不过那么回事。这个游戏的难度很低呀。”阿东这样总结航行中的险情。这不能说是种狷狂,在经历过雷达失灵、台风、意大利军演检查⋯⋯之后,他们平安而归,的确有资格这么说。

埃及新娘与也门小岛

船员们已经忘了是谁带了几块印有红双喜字样的巧克力,在埃及赛得港,它们派上了大用场。

​不玩游艇玩帆船6

5月9日,“骑士号”停靠埃及赛得港。由于刚发生袭击外国游客事件,街头码头都是持枪军警,“骑士号”只得在赛得港滞留两日。上岸后船员发现这里因信仰伊斯兰教而禁酒,又没有夜生活,似乎是个愁闷之地。但傍晚时分,码头旁的一座建筑物张灯结彩,还传来热烈的阿拉伯音乐声。船员闻声前往,发现是场隆重的婚礼。主人见是中国客人,热情邀请。老罗赶紧通知船上的同伴带两块印有红双喜字样的巧克力。埃及主人了解到“红双喜”的含义后,分外高兴,热邀船员们同跳阿拉伯舞。愁闷之夜变成了一夜狂欢。

海上的生活今天与明天完全相同,好像线上的两颗念珠,惟有永远未知的下一站成为船员紧张又兴奋的期待。回头想所到之处,船员们说:“我们总遇到友善的人。”

​不玩游艇玩帆船7

“在红海航段,我们连备用油都用完了,只能临时停到红海上的一个无名小岛。当时岛上厄利特里亚和也门两个国家正在打仗,一到岸,几十支AK47对着我们。幸好,这个岛当时被也门占领。当他们听说是中国人时,说:‘好!中国是朋友。’不但允许停靠,还送来晚饭,免费为我们加满了油。”老罗对在也门小岛上所受的款待记忆犹新。而非洲岛国上热情引路的男孩,法国和蔼的房东老太太,马尔他海面上偶遇的热情的英国老夫妇⋯⋯这些都充满了船员们的回忆。

在斯里兰卡的一个港口,船员们办手续时,发现该国海关电脑中根本没有“中国”这个名字,而只用“亚洲”代替;在另外几个无名小国,“骑士号”船员们则使他们的海关登记表格中添加了“中国”这一项。600年前的郑和怀揣“宣德化而柔远人”的目的下西洋,“骑士号”的航行并无刻意,但他们感受世界的友善姿态,也让世界以温和可亲的面貌了解与回应他们。

尾 声

作为“骑士号”大本营的“浪骑游艇会”已受到“纵横四海”的影响。游艇会董事长钟新波说,游艇会400多会员里,大部分玩摩托艇和游艇,有人对航海一无所知,租了游艇出海打麻将。“骑士号”出海之后,游艇会的帆船数量由1艘增加到8艘。这大概是刚刚归航的“骑士号”最直观的意义。而在被誉为“中国民间航海启蒙”的“纵横四海”航行背后,船员们显现的是真实可爱的一面。在归航后的庆功宴上,滨哥津津乐道于在夕阳下甲板上阅读《世界史纲》的情景:“我跟段培分看上下册,两人时不时互相朗读精彩段落,如同重新回到了大学的愤青时代。”老罗则喝大了,摸着肚子对人说,本打算减肥,没想到却胖了;阿东抱着女儿,静静听小姑娘哼唱,眼里闪着泪光。■

​不玩游艇玩帆船9

汪潮涌与“美洲杯”

专访“美洲杯”挑战赛中国参赛帆船“中国之队”投资人汪潮涌

身为商人的汪潮涌在今年被称为“中国帆船投资第一人”。今年3月,他宣布以个人名义投资获得“2004美洲杯帆船冠军锦标赛”第五名的法国帆船“挑战号”,与法国共同组建船队,并命名为“中国之队”。这是中国第一次参加这项世界体育赛事中最“昂贵”的比赛。记者在“骑士号”归航仪式现场专访了汪潮涌先生。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投资“中国之队”帆船参加“美洲杯”帆船赛?

汪潮涌:从我个人来说,人生经历让我自然而然走入这步。见识过商场中的各种挑战后,希望通过帆船运动来体验新的挑战。而我在海外接触到帆船运动时,“美洲杯”赫赫有名,但从未有中国队参赛,而且中国人对“美洲杯”比较陌生。在海外的帆船训练基地,中国人最少,队员有强烈的孤独感。投资“中国之队”参加“美洲杯”,填补了中国在这项比赛中的空白,也体现了中国人对品质、品位和创新的追求,对个人和民族都有意义。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之队”已经参加了什么比赛项目?影响力与成绩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比赛计划?

汪潮涌:今年6月,“中国之队”参加了西班牙航段的比赛,在10天之内,我接受了近100家媒体的采访。尤其是欧洲媒体,对中国人参加“美洲杯”反应最强烈,他们先是惊讶,后是敬佩,之后对我们的比赛成绩寄予厚望。我手上这块航海手表是LV集团总裁送的,他对中国人参加“美洲杯”非常钦佩,同样的手表他只赠送过西班牙国王。下周“中国之队”将参加瑞典航段的比赛,昨天已经送走了3名中国选手,我们期望名次能够提升2〜3位。由于我们是12支参赛队伍中惟一一支亚洲队伍,即便成绩是最后一名,也是亚洲第一。

三联生活周刊:我注意到,“中国之队”的赞助商中目前没有中国企业,你怎么看?

汪潮涌:“中国之队”已经接受了几家国外企业的赞助,目前确实没有中国企业提供赞助。但我们会为中国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留出一块空白,因为“美洲杯”作为世界四大国际赛事之一,是在国际上宣传中国品牌,展示企业实力的最好途径:赞助奥运会的投入太大;F1还没有中国队伍参赛;而世界杯足球赛中国队又踢不进去。

三联生活周刊:你个人擅长帆船运动吗?

汪潮涌:帆船是不同于游艇的海洋运动,强调技术、速度和团队合作,不像游艇的休闲性那么强。我个人参与远洋帆船航行比较少,主要在近海航行。但帆船运动是种生活方式,蕴涵着挑战极限,不断尝新的人生态度。而且帆船航行的过程与商场打拼有许多相似处:前方永远是未知的,强调团队合作,战胜风浪后那种海阔天空的感觉⋯⋯归航后的成就感与做成一桩大买卖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联生活周刊:你对“骑士号”安全归航怎么看?

汪潮涌:我佩服他们。这几位都是帆船运动的业余爱好者,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近6个月的航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勇气与冒险精神,这对“美洲杯”的中国参赛队员来说,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支撑。“纵横四海”活动出现在深圳,也与深圳企业家极具商海拼搏精神有关。“骑士号”的创举具有象征意义:标志着中国民间航海运动的启蒙。■

船员档案

老罗:大名罗昭行,36岁,深圳市易讯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纵横四海”活动主办者及策划人之一,“骑士号”目前所有人。因工作之故,老罗没走完全程,参与了地中海及菲律宾以后航段,并在最后航段与队友共同抵达深圳。

滨哥:大名王滨,新浪无线副总裁。与老罗有两点相似:都是策划人,都没走完全程。4月,滨哥在西西里岛上船,经历了凶险的红海航段,在5月下旬由东非小国厄立特里亚回国。之后曾两次前往普吉岛与菲律宾“探班”,并在最后一程随“骑士号”回到深圳。

阿东:大名东庆,36岁,画家,在深圳经营设计工作室。2005年1月他作为“纵横四海”首批队员赴法国拉罗谢尔港口接收“骑士号”,并随船走完全程。在西西里他被推举为新船长。

阿水:大名陈广宇,34岁,广东商人。2005年2月作为第二批队员赴法国拉罗谢尔港口,自2月21日进入大西洋后,已在海上漂泊6个月。

小张:大名张廷辉,队伍中最年轻的一位,职业水手。曾以船长身份带队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2003环海南岛大帆船拉力赛”,获得冠军。2005年1月底赴法国接收“骑士号”,起航后一直随船航行,是船长最得力的助手。

段培: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体育人间》栏目摄影、编导。2005年4月从西班牙上船,随“骑士号”航行拍摄一段时间后,决定一直跟船回到深圳。4个月的海上生活,让段培自称“已变成半个水手”。

老路:大名路继红,“纵横四海”航行的策划人之一。由于工作原因,老路只随“骑士号”走了西西里至厄立特里亚的阿萨布航段,但“幸运”的是,他经过了最艰难的红海航段。■

“美洲杯”帆船赛

起源于1870年美国和英国首次横渡大西洋,每4年举行一次,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及一级方程式赛车一起,被誉为“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广的四大传统体育赛事”。美洲杯不仅是世界帆船界的传统赛事和最高级别赛事,也是世界上赞助金额最高的比赛。美洲杯目前的电视转播已覆盖全球210个国家和地区,观众累计达29亿。“美洲杯”帆船赛分挑战赛和卫冕赛两部分。本届LV杯“美洲杯”帆船赛的挑战赛于2005年5月举行,报名参赛的队伍包括“中国之队”在内,共有12支。挑战的是卫冕者瑞士的“阿奇林号”。■ 游艇码头帆船游艇红海汪潮涌不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