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痛剂·Painkiller
作者:鲁伊(文 / 鲁伊)
止痛剂这个词专业的表达方式其实是Analgesic。不过,约定俗成的Painkiller似乎更易为人接受。很显然,它更适合用来做文字游戏。比如,一篇关于最近轰动美国的恩内斯特诉默克公司案的报道里,止痛剂Vioxx就被戏谑地称为“Painful-Killer”——“令人痛苦的杀手”。
8月19日,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激烈辩论后,得克萨斯州法院的一个陪审团以10票赞成2票反对,宣布默克制药公司对罗伯特·恩内斯特(Robert Ernst)的死负有责任,应当向其遗孀卡罗尔赔偿2440万美元的实际损失和2.29亿美元的惩罚性损失赔偿,合计金额高达2.534亿美元。
死者罗伯特生前是沃尔玛公司的产品经理,一名马拉松运动爱好者和个人健身教练。2001年,他因心脏病突发于睡梦中去世。在法庭作证时,卡罗尔声泪俱下地回忆,59岁的罗伯特身体一直很好,只在去世前8个月才开始服用默克公司生产的止痛剂Vioxx缓解手腕疼痛。他向她夸耀,这种药比其他的止痛药都好,一天只用吃一粒。但没想到,正是这种给人以没有以往止痛剂副作用假象的新药,让罗伯特在他们结婚周年纪念日到来的一个月前遽然离世。
丈夫逝世后的几个月,卡罗尔通过调查发现,罗伯特的死很可能与Vioxx有关。在咨询了几位律师后,她于2002年向得克萨斯州的布拉佐利亚郡法院提起控诉。在这之后,全美国一共出现了4200余件与Vioxx相关的诉讼案。去年9月,因为一项研究确切显示,在连续服用Vioxx超过18个月后,患者患心脏病或中风的危险可能加倍,默克公司无奈从市场上召回了这款年销售额超过25亿美元的专利药物。虽然在法庭辩论中,默克一直宣称,罗伯特死于心律不齐,与Vioxx并无直接联系,但从结果来看,显然陪审团并未认同这一点。
去年底,默克公司曾经表示,要为Vioxx辩护到底,并拨出了6.75亿美元的相关法律费用,现在看来,倒颇有点先见之明。服用Vioxx的患者仅在美国预计总数便超过2000万,一桩案子就赔了两亿多,这样下去,真的是赚得都不够赔,难怪要提起上诉。不过,相当多的法律专家都表示,即使重审,默克也很难咸鱼翻身,最多不过将赔偿数额减少。但其实,一审判决的2.534亿美元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根据得州法律,卡罗尔最多只能拿到165万美元的惩罚性赔偿金。
法院判决公布的当天,默克的股票立时下跌了近8%。和它做伴下跌的,少不了还有辉瑞。辉瑞旗下的Bextra和Celebrex与默克的Vioxx同属一种类型:Cox-2选择性受体抑制剂。早些年,两家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还打得不亦乐乎,最近一年来,却因为共同的遭遇成了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在Vioxx之后,Bextra也因存在同样的安全问题被从市场召回。尽管Celebrex还顽强地坚守着最后一块阵地,却由此招来对辉瑞的众多负面评价,近半年来股价连续下跌,弄得一向报忧不报喜的投资银行都忍不住站出来说话,呼吁大家不要低估了辉瑞的真正价值。
其实,虽然在律师和公众的眼里,默克和辉瑞已经成了“纯为贪欲而无视良心的”恶魔,但一棒子把Cox-2选择性受体抑制剂这一大类新药打死,却为许多医学界人士所不取。或许它没以前宣传得那么好,但是不是就这么糟糕?现在就下结论,不能不说为时尚早。而且,虽然近来一般美国公众谈Cox-2抑制剂而色变,Celebrex的销量从今春起却出现了回弹趋势。原因很简单:需求。
没人喜欢疼痛。早在古希腊,医生就开始使用鸦片为人止痛。这种麻醉镇静类止痛剂目前仍在被广泛使用,不过,因为存在成瘾性问题,受到许多限制。第二类止痛剂是带有麻醉作用的合成药物,如盐酸曲马丁。它的问题和吗啡一样,会上瘾,用药后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因此,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止痛剂,是非类固醇类消炎药(NSAIDs),阿司匹林、奈普生、布洛芬都在此之列。
在默克研制出Vioxx之前,以往的非类固醇类消炎药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对胃不好。服用一段时间,便有引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Cox-2抑制剂通过有选择地抑制特定的酶,减少了这种危险,而且剂量变小,易于服用,不会成瘾,因此一问世,就被视为未来止痛剂的希望所在。几年前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随着婴儿潮一代逐渐进入老龄,到2010年,Cox-2抑制剂类止痛药的全球市场可能达到90亿美元。
《荷马史诗》中曾提到,以鸦片制成的一种止痛剂能够“平息一切疼痛与争吵”。但现在关于止痛剂的这一通争吵,却不知将如何结束。至少,一位药厂产品开发负责人说的话不无道理:连续服用Vioxx或许会增加你心脏病突发或中风的危险,但不要忘了,疼痛也是心脏病发作的一个重要触因。服用有可能是“Painful-Killer”的止痛药,和被疼痛所“Kill”,哪一种风险更大,也许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做出选择。所以,这是一个关于知情权的技术问题,不是光明与黑暗的道德问题。■ 止痛剂Painki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