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跌惊醒梦中人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一跌惊醒梦中人0

80分钟内近4%的下跌似乎太过突然。8月18日的大部分时间,市场都沉浸在持续一个月的牛市氛围中,上证指数甚至越过了1200点。临近收盘的这一跌,一切逆转过来,一个俯冲,市场回到了1150点,投资者的心态,也回到了平静乃至颇为惊恐的状态。

你可以说这是获利回调,也可以说1200点是久经盘整的区域,要突破必须先“蹲”下来。但现实的情形却是,随着8月19日中孚实业和华联综超股改方案的通过,6月开始的第二批试点画上句号。1300多家上市公司的全面股改即将铺开。证券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划时代的变革,股改也正走到一个节骨眼上。此时,一个平和的反思心境尤其重要。如果不反思一下股改试点的成败,待到股改大规模铺开,市场将失去一个在平静客观的气氛中讨论总结的机会,届时,一场伟大的变革有可能在暴涨或暴跌中变了味道,走向失败。

第二批42家试点公司行业范围、规模水平远比第一批的4家试点广泛复杂,试点中更有宝钢和长江电力这样的巨无霸,却100%通过了投票。一项牵扯万千人利益的民主投票对决,最终却无一例外地得到了一种结果,究竟是胜利还是失败?早有经济学家忧虑,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中,大股东,也就是国家股的利益没有人代表,100%的结果难道不说明这绝不是一场双赢的变革?理论上,国有资产属于全体国民,每个人都享有权益,但每个人却都没有发言的分,只有靠各地的国资委代表。从谈判到表决的过程看,国资委并非没有立场,42家试点公司中共有13家对对价水平作出修改,对方案草案的其他内容进行修改的公司数量更多。这就说明国资委还是雄心勃勃地要为全国人民争取利益,可到了最后,从修改内容看,所有的修改,包括提高送股比例、增加派现、严格减持承诺等,无一例外地向有利于流通股股东的方向进行调整。

妥协是一门艺术,妥协并不是没原则。处于谈判对手的国资委都学会妥协的时候,的确节约了谈判的成本,但损失的可能是一个健康的谈判机制,这是从总体上讲。具体到个别公司,股改刚刚开始,就出现了贿选丑闻,这就更可能使谈判表决走了形,使股改被操纵。据报道,多家股改公司对投赞成票的股东给予物质奖励,有报销交通住宿费的,有赠送小礼品的,还有干脆请各地证券营业部协助拉票——通过率超过一定比例,许以资金。究竟算不算贿选?有人说,如果资金来自大股东,就不算,如果来自上市公司,等于用股民自己的钱贿赂自己,可以等同于大股东占有上市公司资源,就算贿选。何谓贿选,顾名思义,选举中竞选者通过一定的金钱、财产或者其他方式对参加选举的代表和选民进行贿买,以使自己在竞选中胜出的行为就算。有些地方的选举法明确规定给予礼物和金钱的行为构成贿选罪。但我国《选举法》对破坏选举的行为及其相应的法律责任虽也做了规定,但是并不全面,对现实中出现的贿选处罚又偏轻。目前我国的选举多在农村的基层层面,股改引入了投票表决制度,法律上的保障却存在漏洞。

A股股东得到了补偿,B股、H股股东也坐不住了,开始索要。按理说,国家股、法人股寻求的是A股的流通权,且在发行中A股作价比B股、H股高出很多,A股的发行实际上提升了这些股票的价值,B股、H股都是受益者。A股从道理上有权获得补偿,但法律上,没有一条事先声明。一般人认为香港市场全流通,国有股就当然可以在香港“全流通”,其实,只有内地民企的H股和创业板上市的才可“全流通”。上市说明书并没有明确国有股属于A股或H股,如果明确国有股属于H股,那么必须在招股说明书里承诺锁定期,每次流通多少,但是所有H股都没有这样的说明。香港H股股东的目的不仅是要补偿,而且想把国有股的“全流通”推给内地。现行的汇率机制下,A、H股还能分道行驶,将来呢,一旦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了,两边价格的巨大落差又以什么方式补偿?到头来,又是A股股东送给H股股东一个免费大礼。

两批股改试点都已完成,第二批以平均对价10送3.44,似乎实现了市场上涨与股改速度的双赢。更有报道说,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地争当股改先锋,冀望抢得先机,而争取早实现股改的办法,是变送股为价格上涨承诺,涨不到价格则给予投资者差价。诚如是,股价没有内在上涨动力的公司会否又剑走偏锋。

40余家股改的成功,显然是靠占了先机,上市公司纷纷承诺3年内不流通,市场在没有任何输出的情况下上演着上涨加改革的双赢。而3年之后市值2/3的“全流通”早被眼前的胜景遮挡在幕后。现时中的股改本不应该存在,我们不过是为昔日的短视行为还债,难道还要再用一次狂欢透支未来么?如果一个下跌能让局中人冷静下来,多加反思,则股改幸甚。■ 梦中人惊醒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