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甄子丹:期待动作电影的下个黎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孟静)
动作明星甄子丹自己说,内地观众并不太了解我。作为一个从香港去好莱坞的演员,他的成就仅次于成龙、李连杰,他主演的《铁猴子》只是一部小成本电影,却名列在美国放映的华语影片的第六名。在动作电影爱好者的心目中,他的灵活性不亚于李连杰,力量更胜于后者;2002年,《PEOPLE》评选了25名全球钻石王老五,甄子丹名列第三位。内地观众知道的他是《英雄》里的“长空”、马上就要公映的《七剑》中的楚昭南、《新龙门客栈》里的东厂太监曹公公。人们不知道的是,他的母亲既是女高音歌唱家,又是全美十大武术教头之一,创办了中国武术研究所,父亲是《星岛日报》的编辑,一个典型的“方世玉”式的家庭。甄子丹自己是钢琴十级,也和李连杰同在北京武术队学习过。和大多数功夫明星一样,他的偶像也是李小龙,少年时看完李小龙的电影,他能立刻模仿出里面的高难度动作。
三联生活周刊:我看到一张20多年前的照片,是你和李连杰在北京武术队的合影。
甄子丹:严格说我们算是队友,只不过我入队的时候,他刚好去拍了两年《少林寺》。1980年北京武术队的两个教练去波士顿表演,来到我妈妈的武馆,看我打拳。他们对我妈妈说:如果你儿子让我们训练,保证拿冠军。那时我非常叛逆,每天混在黑人街区,去别的武馆学习,还离家出走。我妈妈担心我学坏,就先斩后奏把我送回国,我在北京学习了一年半。当时国内还用粮票,逢周日我就要去北京饭店吃西餐,我是眼看着建国饭店盖起来的。
三联生活周刊:武打演员经常要挑战自己体能的极限,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例子?
甄子丹:因为我小时弹钢琴,有些音乐的底子。武术在我看来和音乐一样,是表达感情的方式。以前武术是自卫,现在是流行时尚。我已经过了在体能上超越自己的阶段。拍了那么多片,和每个打星都打过,我和成龙、李连杰都打过两次。现在我已经放弃超越自己的想法和门派的概念,动作只是表达情感的方法,这才是无止境的,才会不断有新鲜的东西给观众看。只是追求体能上的东西,人的体能有限制,不可能这个戏我跳这么高,下一部跳得更高。
三联生活周刊:成龙说,当了这么久的动作明星,一直想有机会演文艺片,你会不会也有这种想法?
甄子丹:我的长项是动作,对这个定位我蛮自豪的,好的电影最基本的是剧情、演技,它是一个整体,动作只是配菜,如果需要就摆动作,如果不需要可以一点动作没有。作为武术家,我当然希望和底子厚的人切磋。不过我是电影演员,不是拍武术纪录片,不然全找武术队高手就行了。像《七剑》里,我的对手全是不会武功的,和不同类型的演员合作也不错。
三联生活周刊:有种说法是,武打明星是花架子华而不实,如果让你、李连杰和成龙三人比武,你觉得谁会赢?
甄子丹: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要看我们头天的睡眠足不足,当然我对自己武功有信心,我是练搏击出身,很讲究实战。我不同意讲我们的功夫不实在,反正我是很实在的。
三联生活周刊:那你有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用武力解决过问题?李连杰曾说过,他从未和人打过架。
甄子丹:我拍过很硬邦邦的角色,给观众印象深刻。其实观众并不了解我,私底下我是很心软、随和的人,演过一个硬汉,老板就总找我演同样的铁汉子,结果观众也以为我是铁汉子。
三联生活周刊:动作电影这几年已经进入了青黄不接的阶段,无论是香港地区还是在美国发展的华人,你怎么看待这种局面?
甄子丹:动作电影让全世界认识了香港的电影,也是外国人惟一没办法拍到那种境界的。这几年市场萎缩了,年轻人也不像我们以前,喜欢舞枪弄棒。在外国,功夫也不再神秘,而成为一种时尚,健身房里很多人在教。我当然是希望能够多几部电影开机,多一些机会。现在电影已经国际化,在哪里发展都一样,《卧虎藏龙》就是最好的例子,我觉得《七剑》也能有这种国际影响。 期待甄子丹动作黎明李连杰下个电影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