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戈之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王受之)
早几年,我们学院汽车设计专业的学生把意大利的几个汽车设计家,好像平尼法里纳(Pininfarina)、吉奥加罗(Giorgio Giugiaro)视为顶级大师来膜拜。他们的确在设计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吉奥加罗后来自己开设计公司,设计服务从单一汽车扩展到意大利的高速火车、工业产品、手表之类,成了与贝尔通设计(Bertone)、意大利设计公司(Itadesign)齐名的名设计公司。
不过你看看这几个大师的年龄,则都不小了。平尼法里纳今年已75岁了,而吉奥加罗生于1938年,也是60多岁的人了。生物演化规律,他们能够保持旺盛设计的时日无多,汽车不像建筑,设计师的专业生涯比较长,汽车是个与技术、与消费层的发展联系得很密切的行业,老了就会比较迟钝,跟不上发展,就得逐步退出了。
当今世界最著名的汽车设计大师,数起来不多,其中有两个绝对可以算顶级的:一个是德国宝马公司的克里斯·班戈(Crhis Bangle),一个是福特公司的J.梅斯(J.Mays),任何一本当代汽车设计专著,少不了他们。两个在汽车设计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也都非常年轻,前途无量。
他们都是从我教了20年书的洛杉矶帕萨迪纳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Pasadena)毕业的。班戈是在1977年带了自己的作品来学院申请,学院入学部的人感觉这个青年很有潜力,录取之后,在汽车专业学习。当时的系主任是通用汽车的设计部副主任罗纳德·希尔(Ronald Hill),是我的老朋友和老同事,我问他班戈当时在班上表现如何,希尔就说了句“非同凡响”。
班戈出生在俄亥俄州,在威斯康星的一个小城市沃沙(Wausau)长大,家也在那里。我们学院每年有三个学期、三个假期,每个假期就只有一个月,这种制度叫“三学期制”,他利用所有的假期回老家,在当地一个工业设计事务所哈库夫做工业产品设计,一方面锻炼自己,另一方面也积攒一些学费。哈库夫事务所是杰利·哈库夫(Jerry Hartkopf)的公司,他对班戈的影响很大。
1981年毕业,班戈就被德国的奥宝汽车公司(Opel)雇用,开始他的汽车设计生涯。最早参与设计的汽车是“小奥宝”(Opel Junior),很有想法,这款车在1983年德国法兰克福车展推出,居然获得1984年汽车设计大奖。他还参与其他奥宝的仪表板和车内设计,才华出众,两年就成了奥宝设计部的副主任。
班戈在奥宝工作的时候,其实奥宝已经被通用汽车兼并,依然叫奥宝,原德国设计路线不变。因此,班戈事实上是在美国公司做设计。1984年,他认为在奥宝的经验已经够了,想换个环境,学习更多的东西,因此接受了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的聘请,去了都灵,在那里的菲亚特设计中心外形部担任设计。工作做得漂亮。
都灵菲亚特公司的经验对班戈来说太重要了,他后来回到我们学院讲课,说他在都灵才第一次学会三维性设计思维的。意大利公司与德国、美国公司不同,在于它们总是创造一个高度自由的环境让你随意发挥,没有多少界限。在德国公司,设计仪表板的就是设计仪表板的,在美国,设计座椅的就是设计座椅的,在意大利,你什么都可以设计,想画画也行,想做模型也行,那个环境,对于一个具有设计潜力的青年,弥足珍贵。
当然,班戈在菲亚特也并不是太顺心,菲亚特习惯把主要项目交给意大利那些明星设计公司设计,比如贝尔通、平尼法里纳、意大利设计公司)等等,地位上,班戈算是本厂的设计师,但是在项目上,却经常要与厂外的那些明星公司争夺,他是十分不习惯的。他向公司据理力争,要求有自己能够独立设计的项目,公司也就部分让步,结果非常漂亮,那就是他设计的1993年菲亚特房产(Fiat Coupe)和1994年的阿尔法·罗米欧145(Alfa Romeo 145,1994)。
这两款车的设计如此精致,引起整个汽车设计界对这个美国青年的重视,德国慕尼黑的宝马汽车公司立即请他去宝马,不是当个设计师,而是主持宝马设计中心的工作。这样的信任和高职位,自然是他心向往之的。辞了菲亚特,离开都灵,就去了慕尼黑。开始了他设计生涯中最光辉灿烂的阶段。
班戈在宝马汽车是负责设计所谓的“号码”和“字母”系列的,字母头车从概念车CS1开始,发展到连007詹姆斯·邦德都要用Z3,Z4,又有更加牛的Z8,还有刚刚出笼的概念车Z9,简直不得了,彻底颠覆了宝马原来那种要大、要豪的单一路线,走出一条青春、活跃、运动感强烈,高雅而不老、高贵而并非高不可及的新路来。
在汽车设计上,能够达到这个地步,能够有这样国际冲击力的设计师,别说一般平庸之辈,就是前面说过的那些超级意大利大师中,能够在影响上与他并驾齐驱的也没几个。■
(作者为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授) 班戈之热设计公司克里斯·班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