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一体化的加速时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金焱)

欧洲一体化的加速时刻0

欧盟东扩终于在2002年12月的哥本哈根首脑会议上得以实现

被国际舆论称为“东欧年”的1989年充满变数。东欧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局发生连锁式的急剧变化和空前动荡:民主德国的两个邻居,波兰尽管团结工会东山再起,一举夺权,但局势不稳,困难重重。捷克斯洛伐克在国名中删去“社会主义”的字样,为“布拉格之春”平反,也没能解决交织在一起的社会和民族矛盾。更直接对民主德国政局产生影响的是匈牙利,1989年5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宣布放弃执政党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就在为即将到来的全国自由选举做准备时,匈牙利先是拆除了与奥地利边境交界处的铁丝网,继而又在8月拆掉了与奥地利之间未经特许不得进入的隔离带,两国公民只凭护照就可以自由往来。正是这一举动形成战后民主德国最大的一次居民出走,前两次分别出现在1949~1950年和1959~1961年。

东欧形势剧变如此突然,使西欧国家措手不及,但欧共体还是迅速作出反应,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研究员吴弦说:“冷战格局,曾从根本上制约了欧共体与中东欧发展关系。因此其前4轮扩大,只能限于西欧地区。而雅尔塔体系垮台,中东欧国家向西方经济、政治体制认同,苏联、华约与经互会解体,则为欧盟彻底调整对中东欧政策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有学者说,东欧是冷战时的政治概念,而当东欧剧变后,它们在安全上选择的是北约,在政治上选择的是欧共体。而分属于东西方两大政治集团和军事联盟的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统一对欧洲和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影响之一正如中国社科院高德平说,德国统一打破了战后形成的欧洲军事力量均衡,随着民主德国退出华约组织和统一后的德国归属北约组织,战后相互对峙势均力敌的两大军事联盟之一华约组织就走向了自我解体,并因此推动了全欧安全结构的形成。

欧盟从东欧剧变一开始,就意识到事态发展的重要性,尤其对西欧的特殊意义,称其很可能是战后45年来“从全球范围看最具意义的事件”,而这“正发生在欧共体的门口”。吴弦说,欧共体坚决支持了中东欧国家的体制改革,此后,在中东欧强烈加入要求的推动下,尽管欧盟作出重要决断常要经过激烈争论,但其逐步走向东扩的政策发展轨迹,却表现得十分清楚。

欧洲一体化的加速时刻1

2004年5月3日,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庆典活动,欢迎欧盟新加入的十个成员国

吴弦说,欧盟政策调整的起点是作出“即时反应”,对于最先发生剧变的波、匈两国实施“法尔计划”提供援助,以“保持波兰和匈牙利的政治和经济改革进程,特别是加强私有部门”,随后筹组“欧洲重建与开发银行”。这两条措施的重要性在于,由于冷战“铁幕”造成的隔离,中东欧曾被执委会称为“不可知的邻居”,而此时欧盟开始打破与中东欧国家的隔绝状态,直接、深切地了解到后者的改革需要,帮助其转轨进程的启动。

尽管欧盟作出重要决断常要经过激烈争论,但其逐步走向东扩的政策发展轨迹,却表现得十分清楚

鉴于东西德统一的发展势头,1990年4月的欧共体特别首脑会议,曾作出直接将东德纳入欧共体安排的决议。此后,随着两德统一,东德终于“借此捷径”,最先解决了加入欧共体的问题。统一后的德国归属欧共体,不仅使欧共体范围扩大了,实力也大大加强——毕竟,一个重新统一的德国形象是欧洲经济上的“超级大国”。

尽管好消息很多,但经济体制转轨毕竟需要过程,而中东欧的政治和经济前景也不特别明显,在这种状况下,吴弦说,在此基础上欧盟开始考虑中东欧国家要求,同意创立反映双边特殊关系的“新形式”。1990至1995年,欧盟先后与中东欧10国缔结“欧洲协定”,赋予了后者“联系国”地位。协定的缔结与实施,是欧盟中东欧政策的一大飞跃。

吴弦提到1993年6月欧盟哥本哈根首脑会议制定的加入标准,这一标准的意义是启动了东扩战略。标准对中东欧申请国的具体要求是:稳定的民主机构,法治和人权,尊重少数民族权利;确保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并能应付欧共体内部的竞争压力;接受欧共体全部立法,包括《欧洲联盟条约》关于实现政治与经货联盟的新规定。欧盟明确称,只有在上述条件得到满足时,“加入”才能“实现”。此后,中东欧10国陆续提出正式加入申请。而如何制定相应战略,帮助中东欧国家加入,就成为欧盟的工作重心之一。

东扩谈判随后得到启动和扩大,通过一系列改革,欧盟终于在2002年12月的哥本哈根首脑会议上,与中东欧8个申请国完成加入谈判,使得今年5月欧盟的扩大,最终得以实现。

欧洲一体化的加速时刻2

欧盟对中东欧国家政策一览表  

吴弦说了一个细节:欧盟法有8万页之多,均须付诸实施。不但经济一体化的所有成就,如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货联盟,各项政策与规则(虽有时需要过渡期),而且政治一体化的两大领域,包括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和司法与内务合作,也都将适用于中东欧成员国。

吴弦说,这意味着,作为一种国际与人类社会的新型组织形态,一个至少囊括27国(包括罗、保两国)、近4.8亿人口的欧盟,将在欧洲出现。其在全欧中的核心组织地位终于得以确立,并将继续扩展到更广大地区(如欧盟已承诺提供援助,帮助西巴尔干诸国成为候选成员国)。而从更长远的历史眼光看,随着东扩实现,数百年来以战争、强权和均势为主要特征的欧洲民族国家关系,终于转变为以和平与深度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组织关系。

吴弦说,东欧形势剧变以来,欧盟政策的调整演变、特别是其东扩战略的启动,对西欧经济圈进一步向中东欧地区扩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进入到欧盟与所有中东欧申请国展开正式加入谈判的阶段。尽管谈判进展并不顺利,且在今后各种矛盾、困难与挫折的出现也在所难免,但历史地看,欧盟东扩毕竟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