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法2004:兴奋剂“大扫除”?
作者:曾焱(文 / 曾焱)
2003年环法大赛的冠军阿姆斯特朗的胜利遭到质疑
“没有道德,只有利益”
最直接的导火索应该追溯到年初的“科菲蒂斯事件(COFIDIS)”。经过近9个月的秘密调查后,今年1月中旬,警方在法国著名的科菲蒂斯车队总部和队医办公室查获了数名车手的服药记录,证实了对该队涉嫌集体服用禁药的指控。理疗师马勒雅克、车手瓦瑟尔和戈蒙、前任车手鲁
特凯维奇相继被拘捕。在警察讯问中,戈蒙这名曾获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铜牌的优秀车手,亲口承认服用过禁药——促红细胞生长素(EPO)。马勒雅克和鲁特凯维奇则被指控提供违禁药物。三个月过去,虽然法国自行车界在震惊之下出台了一系列强硬措施,比如授权兴奋剂检测人员随时到运动员家里随机抽查,规定各车队的训练营地必须设在法国境内等等,却依然难以平息知情人士对自行车运动“道德败坏”的再度激烈抨击。瓦耶(Antoine vayer)曾在1995~1998年期间担任费斯蒂那车队(FESTINA)的教练,对费斯蒂那车队在1998年环法大赛中9名队员集体服药的丑闻,全世界都还记忆犹新,瓦耶站出来说话自然是难以被舆论漠视。媒体对于法国自行车界紧盯“科菲蒂斯事件”多有好评,他却另有看法。瓦耶认为,科菲蒂斯车队的所作所为在圈子里其实常见得很,现在被抛出来,只是为了转移注意力:该事件由法国《队报》披露并非偶然,因为拥有《队报》的AMAURY集团同时也是环法赛事的老板,站在主办者的利益角度,与其让整个比赛体系被人质疑,不如抛出一个替罪羊让人解剖。瓦耶说,在这项运动里已经没有道德,只有利益,如果2004年停赛环法,令那些惟利是图的组织者损失一点金钱,也许能让以后的局面有所改观。
2003“疑案”
2003年环法一度被认为是最干净的一届。但事实并非如此。2003年7月28日,环法刚刚完成百年盛典,法国《解放报》就曾毫不客气地在一篇关于兴奋剂的报道里大煞风景,他们说,2003年的环法成绩是历史上最好的一次,在山路赛段更是远远超出以往记录,但这却令人感到难堪。这篇文章指出,该年的成绩之好,连红细胞增加剂EPO最盛行的90年代都望尘莫及,不能不令人怀疑有新的药品在车手中广为使用,专家推测这种药物无须连续服用,注射一次即可保持一个赛段,而且在尿液里存留时间极短,以现阶段的检测水平和规则难以发现。该报记者甚至质疑了阿姆斯特朗的胜利:大家都在祝贺他的五连冠,但没人提及舒喘宁(Salbutamol)所起的作用,带病在身的阿姆斯特朗得到允许,可以大剂量服用这种治疗哮喘的药物。而在另一家报纸的赛事分析中——当时比赛刚刚进行了一个星期——记者对技术分析报告所呈现的数据也曾感到困惑:每一个车手的功率指数都称得上惊人,在非常困难的山路赛段,连那些处在行进队伍中部的选手,平均指数也达到了300~400W,而世界上有限的几个顶尖车手,从前的指数记录也不过在400~420W,“眼看着这类数字不断刷新,让人不免联想到摩托车的汽缸工作容积”。两个月后,世界反兴奋剂组织AMA提交的报告也令环法公司不那么自在。三位得到AMA授权在最后几天监测赛事的专家,在报告里发出了黄牌警告,批评这个世界上最著名自行车赛事的组织者某些时候“为作弊敞开了大门”,比如在序幕赛阶段,出发前5分钟被抽检的车手就得到了通知,这使得其他车手在获悉自己免检后,有机会临时服用刺激类禁药。同样情况在正式赛段也有出现。对于2003年环法成绩的疑问,瓦耶教练在他4月19日的谈话中也提到了。他说,这一届比赛的平均速度达到了每小时40.94公里,而最末一名车手的成绩比1996年的优胜者还要高,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如果说以上还只是揣测,那么2004年3月底,西班牙凯尔姆车队环法车手曼扎诺向媒体所揭露的一段亲身经历,就令2003年环法的兴奋剂问题无可回避。在去年比赛期间,车队要求他服用了和EPO类似的“可以增加获胜机会的药物”,结果在第七赛段,他突然昏倒在地,失去了知觉,而当时的报道说是“中暑”。曼扎诺披露的另一个逃避药检的方法是抽血。由于EPO在前些年被大量使用,目前的自行车比赛都要求车手受检血细胞数量,如果超过规定的50个单位就必须停赛两周。在去年出赛环法之前,他和队友吉梅内斯一起,都被抽掉了近一升的血,然后再在不同的赛段分两次重新注入体内。而吉梅内斯在2004年的一次比赛中突然死亡。
2月26日,国际自盟(UCI)曾向各大职业自行车车队发出公开信,告知联盟列出了一份车手“黑名单”,并很快将实行新的兴奋剂检测方法。
环法之路,兴奋剂之路
在使用兴奋剂的风气席卷整个自行车界而国际自盟无能为力的时候,有人曾说。只有两样东西可以对付兴奋剂问题:死亡和警察
每年环法的赛程和路线都不尽相同,但即便是相对较短的车程,车手仍要在21天内骑行3000公里左右,相当于“连续三星期每天跑一次马拉松”。这种运动量绝非普通车手可以忍受,就是这些参赛的高手,每年也有10%~20%的人不能跑完全程。在体育界有这么一种说法:若论对人力极限的考验,马拉松、铁人三项甚至攀登珠穆朗玛峰,都在环法之下。80年代末,法国《队报》曾经公布一个数据比较:中年男子坐一天办公室,消耗两千左右卡路里;法国甲级联赛的足球球员比赛一天,消耗五千左右卡路里;而参加环法赛的车手平均一天消耗一万卡路里。正因为如此,车手出于生理原因和求胜心理,转向药物求助,而公众对于服药运动员的态度最初也是同情多于厌恶。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服用兴奋剂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自行车和田径、游泳、举重一起,成为使用禁药的四大体育灾区。1992年国际奥委会公布了使用违禁药物的黑名单,29人中自行车就独占11人。
国际自盟(UCI)从1964年开始兴奋剂检测,但几十年来收效甚微。在使用兴奋剂的风气席卷整个自行车界而国际自盟无能为力的时候,有人曾说,只有两样东西可以对付兴奋剂问题:死亡和警察。要么东窗事发被逮个正着,要么猝死于过量药物,否则车手很难抵住荣誉光环和巨额奖金的诱惑。除了环法和环意,每年全世界的大小自行车赛事不计其数,光是法国每年就有800个以上,全欧洲算下来平均一天不少于8个。其间因为药品而丢掉性命的有长长一串名单,上面不乏顶尖车手。1960年,丹麦车手克纳德·延森在进行公路自行车比赛时突然死亡,事后基本肯定他是因为服用兴奋剂而心脏衰竭。1967年,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自行车运动员汤米·辛普森在环法赛途中死于旺图山峰,而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用剩的安非他明。到了21世纪,死亡频率越来越高,仅从2003到2004一年间,至少8名车手神秘死亡。他们表面的死因多是心脏病发作
或心脏衰竭,虽然目前无法证实是兴奋剂的直接作用,但专家认为难脱干系。意大利车手潘塔尼之死是最为轰动也最有争议。以光头为标志的潘塔尼绰号“海盗”,1998年夺下环意和环法两大赛事的双料冠军。1999年潘塔尼在环意赛中成了禁药丑闻的主角,当时处于领先地位的他由于药检没过关被逐出比赛。2002年,他又因为在2001年环意大利赛中的胰岛素事件被禁赛,后来不得不去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2004年2月14日,他在一家小旅馆里被人发现服用了过量药物死去。死因虽然复杂,但热爱他的人觉得,就是兴奋剂杀死了这个34岁的环法英雄。至于因兴奋剂问题而被警方司法调查过的环法冠军车手,从1997年最年轻的德国车王乌尔里希,到五连冠的美国英雄阿姆斯特朗,都曾经沾染过兴奋剂污点。
2004年1月24日,科菲蒂斯车队车手瓦瑟尔及其律师在法国里尔就兴奋剂事件接受媒体采访
用药对车手的诱惑力到底有多大?法国兰斯大学“兴奋剂和毒品研究室”主任劳尔医生对2000名取得比赛资格的业余选手做过一次调查,结果令人心悸:10%的选手承认,为取得好成绩曾经使用过违禁药物。而对于竞争更加激烈的专业车手来说,这个比例是远远不够统计的。兴奋剂的种类不断更新换代。60年代安非他明使用范围最广,但作用限于止痛,还不能和以后改变生理机能的兴奋剂相比。到了70年代,制药产业的发展促使了一系列新型兴奋剂的出现,其中合成代谢类固醇最为流行,如诺龙,它能让车手的肌肉更发达。90年代EPO成了车手最依赖的药物。EPO是促红细胞生成素(Frythropoietin)的英文简称。人体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和肝脏分泌的一种激素样物质,能促进红细胞生成。人体缺氧时,此种激素生成增加,并导致红细胞增生,EPO兴奋剂正是根据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原理人工合成,它能促进肌肉中氧气生成,从而使肌肉更有劲、工作时间更长。而它对一个耐力运动员提高成绩更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将成绩提高10%~20%,却会使运动员身体承受超负荷压力,是导致死亡的最大祸端。英国曾报道,有19名荷兰和丹麦自行车运动员死于使用EPO。所以,EPO近十年一直是AMA组织最大的对手。2003年环法赛共进行了148次兴奋剂检查,每天检查次数为6至8次,其中80%到90%都是针对EPO进行的。退役职业车手曼特乌尔说:“有EPO之前,我骑的是自行车;有了EPO之后,我感觉自己是在轻便摩托车上坐着。”
EPO已经流行了差不多17年,换句话说,它很快就会成为过时的东西。这两年车手正在试用它的后生代产品,比如血红蛋白,或者是EPO重组细胞。这很像是一本科幻小说,邪恶的科学家自以为是在进行改变世界的实验,正义的人们针锋相对,而结局难以预料。一个车手说:“当我自己往背上注射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犯罪的感觉,因为我没有选择。我只是感到悲伤。”
因服用过量药物导致死亡的意大利车手潘塔尼
禁药“黑名单”
一,刺激类药物(stimulants,使用率45%):作用于神经系统,提高身体和心理能力,但易发生创伤,心跳和血压急剧增高,脱水,并有可能发生脑出血和心脏停搏的死亡危险。
二,麻醉止痛剂(narcotis and analgesics,使用率28%):能使运动员产生欣悦感和心理刺激,必胜的错觉和超越自我能力的幻想,常使判断能力下降导致其他危险。
三,合成类固醇(anabolic steroids,使用率12%):男性激素睾酮,口服或注射此药可使肌肉增加,肌力和耐力加强,但破坏体内性激素平衡,产生严重副作用,比如男性肝肾功能障碍,乳房增大,女性男性化等。
四,beta阻滞剂(beta blockers):具有镇静作用,减轻肌肉震颤,提高精细控制能力,但可产生心血管机能障碍和支气管痉挛等副作用。
五,利尿剂(diuretics):增加尿量,稀释尿液中违禁药物浓度,以逃避兴奋剂检测,体重减轻,以参加较低体重级别比赛。但可能引起脱水,血栓形成,甚至死亡。
六,血液回输技术(blood doping):赛前将储存的自身血液回输,增加循环血中的红细胞数,从而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提高运动成绩。副作用是引起感染和过敏反应。
七,肽和糖蛋白激素及类似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被用于刺激睾丸中睾丸激素的形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具有止痛和消炎的作用;人体生长激素(HGH),具有合成代谢作用,可增长肌肉块头;红细胞生成素(EPO),可使血流明显减慢,但引发高血压、脑病发作,造成组织缺氧、凝血加快,会导致静脉血栓、肺栓塞、肌肉感染或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