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再不好,也令人向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方志燕)
从我法国的房子走到市中心或海边,会经过Centre Roger Latournerie,这是煤矿工人的度假村。来这里的人大多都已退休。越来越多技艺生疏的法国工人和国家公共部门的雇员,在过了50岁之后就退出了劳动大军,而煤矿工人身兼这两种身份。在法国,55岁至64岁的人群在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为39%,而在美国,这一比例要达60%。
一些年纪大了的法国人虽然愿意工作,却找不到工作。另一些则因为强硬的工会所制定的政策,而被迫退休。但退休还是受到绝大多数人欢迎的,丰厚的国家福利也使之成为可能。相比美国有12%超过70岁的人在工作,雅克·希拉克(JacquesChirac)几乎是法国惟一一个在这个岁数还正常上班的人。
于是乎,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这些精神奕奕的退休者们漫步于城中。许多人手里拿着印有绿色十字的袋子,绿色十字是药品的标志。法国法律禁止美国式的药品连锁店,但那种家里自己开的药房充斥于大街小巷。问了诊却不拿药,是不可能的。药品价格很低,由于希拉克先生的保护,抵御外国收购药品行业,很多药品是仿制品,而不是专利药。每个药品袋上贴着一个写有购买者名字的标签,他们可以因此上保险公司报销。每个法国人都可享受到全面的医疗保障。
除了药片,这些购物者还拎着法国面包和其他新鲜食品,这些东西的质量大多数都很不错。你可以从街市摊贩手中买到这些,或者,更便宜一点,上超市去买,但超市里的东西质量也通常差一点。但不管上哪儿,你都可能需要等上一会儿。交谈是市场上的例行仪式,超市的收银处前也总会有三四个人排在你前面。最低工资的规定使得在收银柜台多用两个人,成为一件很费钱的事。
采购必须在中午之前结束,因为到那时,商店要关门两个小时左右,只有最大的超市在午餐时间也开着。在法国,人们每周平均工作34个小时,而美国为40个小时。利奥内尔·若斯潘(Lionel Jospin)的社会党政府,于1997年采用了这种35小时的每周工作制,但它其实只是巩固了一项早已确立的趋势:坚持午餐是一项传统。每到8月,城里就挤满了从巴黎和北部地区赶来的度假者。法国工人每年平均有25天的带薪休假,而美国工人只有17天。
从伦敦到尼斯,有三家英国航空公司可供我选择,而且票价低廉,由于劳动力成本昂贵、工会碍手碍脚的,法国航空(Air France)早已放弃了竞争的打算。当你驶上高速公路后,你会经过一家很大的酒店管理学院:那里的培训正如凯悦(Hyatt)和麦当劳在美国提供的一样,只不过这里是由国家提供的。
法国的酒店和餐馆令世界艳羡。但这些却在L’Ariane不见踪迹。L’Ariane是尼斯的一个郊区,当高速公路向北延伸后,就把它和市区切断了。那里到处都是失业的移民,充斥着犯罪和毒品。年轻人的失业、广泛的职业培训以及冗长的全日制高等教育体制等综合因素,意味着青年男女只能慢慢地步入劳动大军。这使得15至24岁人群参与劳动的比率低至30%。但25至54岁的人群在法国比在美国更有望得到工作。
年纪大的人和年纪小的人更少工作、更短的工作时间和悠长的午饭休息,以及加长的假期,所有这些因素使得法国每人每年的平均工作时间为613个小时,而美国为888个小时。在法国,那些不工作的人大多数是些工作效率会低于平均水准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法国每小时的产量要比美国高,但人均产量却要低于美国。
法国是个很不一样的国家,当法国人在选举中大力支持社会党时,他们表达了对国家经济表现的不满,但更令他们不满的是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Jean-Pierre Raffarin)针对这种状况的努力。他们就喜欢让事情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也是如此:所以我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