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努比大战阿童木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尚进 朱步冲)

史努比大战阿童木0

自从2000年6月25日开始启动史努比玩偶推广计划,日本麦当劳创造了两亿美元的销售纪录  

侯宝林的相声《关公战秦琼》几乎成为了一种新的形容词语态,相对于经历收音机广播占据媒介主流的60年代,“关公战秦琼”曾经是当年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而今日,史努比和阿童木,也试图在文化上重演这种一代人的群体性文化之感。

3月24日晚上的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动画版《史努比》在众多期待中终于播出了。家住上海的唐丹在看到《史努比》即将播出的消息后用遥控器搜索遍了所有的频道也没能找到,她抱怨道:“为什么在北京以外收不到青少频道播出的内容呢,我想第一批看上期待已久的《史努比》。”实际上史努比在国内的知名度由来已久,画着小狗史努比图案的铅笔盒几乎是80年代的小学生们的最爱。但是知道《花生》和查理·布朗的人却不多,反倒是史努比成为了主角。

“如果斯派基知道全球的人们更喜欢史努比,而不是查理·布朗,他也许就不会在2000年就离我们而去,而是再多活10年,来用画笔扭转人们的想法”,蒙特·舒尔茨对其父亲查尔斯·舒尔茨仍任以斯派基称呼。实际上这种对于系列连环画《花生》的认识是全球的,经常有家长

会带着3岁大的孩子去找舒尔茨,然后指着他对孩子郑重其事地说,“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史努比的父亲!”史努比是一只小狗,他的父亲理应也是条长尾巴的犬科动物。这种辞不达意的场面舒尔茨见得多了,舒尔茨总是耐心地声明:“我是查尔斯·舒尔茨,史努比是我画的,可是我不是史努比的父亲。”实际上诞生于1950年的小狗史努比目前更被视作一个卡通商标的形象,就如同凯蒂猫和西瓜太郎那样。而《花生》的男主角查理·布朗反倒成了配角,殊不知阿波罗10号登月舱被命名为史努比,而指挥舱则叫查理·布朗。此次北京电视台播出《史努比》,被视为动画片的补课行为,此套动画片1965年就在美国开始播出,前后三次获得过电视界最高奖项艾美奖,可惜由于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定境外动画片最多引进52集,版权引进方广东百视联影业不得不忍痛割爱将67集的原著压缩。

根本没有人担心动画版《史努比》的引进拷贝卖不动,因为在2001年,麦当劳已经帮忙验证了史努比的影响力。当时为买麦当劳套餐赠送的史努比世界之旅玩偶,学生们甚至一天吃三顿麦当劳,后来更发展到去麦当劳不为吃饭,而仅是直接买史努比的地步。而按照《金融时报》的说法,今年夏天将是铁臂阿童木的时代。劳伦·福斯特不久前写了篇《阿童木的下一站:美国商店》的评论,在他看来,阿童木延续口袋怪兽的商业策略并不难,孩之宝公司美国玩具分部总裁布赖恩·戈德纳说道:“只要动画片里讲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那么它的影响力就将继续存在。”这不禁令人想到三丽鸥公司和她的凯蒂猫了。

肯·贝尔森和布瑞安·布莱纳这两位美国商业记者,曾经写过一本名为《凯蒂猫:三丽鸥公司和亿万身价的小猫的现象》的商业传记,书中写道:“这只小猫没有嘴巴,没有与之配套的故事、电影、卡通、图书,可以说要什么没有什么。但是凯蒂猫却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最持久的品牌之一,30年来为三丽鸥带来了5亿美元的进账。”从1974年设计之初,三丽鸥公司每个月会推出450种新的凯蒂猫产品,报废450种旧产品。但是三丽鸥自己却从来不作任何广告和市场预测,就这样跌跌撞撞成为了卡通商业形象的胜利者。相反,学术人士、营销专家和人类学家却个个摩拳擦掌,都自命不凡地抢着给答案。甚至女权主义者认为凯蒂猫将女性幼儿化,鼓励女性屈服。“把该死的蝴蝶结从我头上弄走,”一位女权主义者说道。

实际上阿童木今年夏天的全球性反扑并不令人惊奇,索尼影像娱乐公司和手冢制作公司试图用阿童木在商业上创造以前史努比、凯蒂猫、变形金刚、口袋怪物都没有的商业效果。在国内的每个麦当劳里阿童木的玩具已经悄悄摆了出来,但似乎并没有2001年史努比玩偶那样的抢购

风潮。因为目前新版本的阿童木并没有同步在国内播放,反倒是麦当劳为了迎合全球同步,将阿童木摆了出来。相比史努比在商业上要保守的多,每年舒尔茨家族仅能从特许产品的形象授权上得到1000多万美元,为此《新闻周刊》在2000年舒尔茨病逝的时候评论道:“查尔斯·舒尔茨《花生》中的角色商业含金量并不亚于沃尔特·迪斯尼的,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查理·布朗被印刷在内裤上,因为《花生》更知识分子。”

史努比大战阿童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