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最后一本知识分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花生》:最后一本知识分子0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南方周末》连载数年的《豆豆》系列漫画,尽管没人将其跟《花生》相比较,但那分明是查理·布朗的独角戏中国版本。很多人喜欢将伍迪·艾伦同《花生》联系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伍迪·艾伦声称自己酷爱查理·布朗,更是因为舒尔茨从50年代就开始延续不变的老派知识分子气息。老舒尔茨的儿子蒙特·舒尔茨在2002年同《纽约时报周刊》的老牌编辑巴那比·康拉德合写一本关于《花生》、史努比和老舒尔茨的书,这本《史努比的写作生涯》堪称美国文学界的集体献礼,很多文坛老将和纽约客执笔人都以单独杂文的性质书写了自己与《花生》、史努比和老舒尔茨的故事。

巴纳比·康拉德就曾经问过老舒尔茨,在近50年的绘制中最喜欢《花生》哪一集,老舒尔茨答到:“我收到最多的来信评价的那集中,史努比根本没有出场,只是三个孩子站在一个小山坡上,抬头望天,露西说‘那些云彩可真美啊,看起来像大团大团的棉花糖’,而莱纳斯说他从云彩中看到了加勒比海上洪都拉斯的地图,还有美国画家托马斯·伊肯斯的侧影,远处的那组云更像是被乱石击死的史蒂芬(基督教第一个殉教者),而旁边那个更像使徒保罗,倒霉的查理·布朗则说‘我正要说我看到了一只鸭子和一匹马,但现在我又觉得不像了’。”

畅销小说作家丹尼尔·斯蒂尔也是《花生》爱好者之一,他曾经评价道:“50年来查理·布朗依旧年轻,当我们看到老舒尔茨去世第二天的《花生》连载上,孩子们哭泣他们的爸爸死了的时候,我越来越明白为什么所有人都喜欢这套漫画,因为《花生》让所有人能够回忆起自己曾经的年轻。”老舒尔茨不止一次的说过自己是画给成年人看的,尽管北京电视台播放时不断说为了不误导小朋友,删掉了故事中一些朦胧的爱情内容,但实际上热衷看《史努比》的更多是20岁以上的年轻人。曾经不止一个人用“一条人文主义的狗”来形容自己对史努比的热爱,其实更多的人热爱的是《花生》中那份成年人口吻的童贞。

日本漫画名人美树本晴彦在一次漫画创作论坛上也谈到自己对《花生》的情结,他认为在手冢治虫和藤子不二雄之后,不论日本漫画界还是美国,知识分子漫画已经死了,《花生》随着老舒尔茨的亡故,成为了最有一本知识分子气息的漫画。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是面对商业漫画的泛滥,为了符合商业需要而设计情节已经是不公开的秘密。这并非危言耸听,从《变形金刚》与孩之宝之间数个版本的更迭,《超时空要塞》没完没了地出版续集,以及《美国英雄》卡通片20年霸占芝麻街就不难看出端倪。法国漫画评论家约翰·亨利就曾经在2002年的欧洲漫画创作展上公开批评说:“制片商为了能多卖出一些卡通玩具,可以要求作者把某个角色开除掉,也可以任意添加不必要的情节,短小精悍的作品只能在学生作业中看到了。”

下一篇: “土豆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