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风“杜鹃”袭击广东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庄山)
9月2日19时许,广州市南沙虎大桥旁的江边,一女子顶着风艰难地移动。据估计,此时风力已达8级
公共建筑内部分群众临时躲避风灾
9月2日晚9点多钟,“轰”的一声剧响,顾富能感觉头部一阵疼痛,随即便被倒塌的工棚埋在了瓦砾中。
“工棚一下就被砸塌了。”40多分钟后,他被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救出,在迷迷糊糊中,他看到“刚砌好的厂房高墙砸在了工棚上”。据照顾他的民工介绍,当天上午,他们还在施工,到了中午,风越刮越大,他们停工后进入临时搭建的一幢约80平方米的简易工棚,工棚距在建厂房约两米。晚上9点多,工棚内忽然停电,当时工棚内有四五十人,大多数人都上床睡觉了。
顾富能说自己还算幸运者——在这次事故中有16名朝夕相伴的工友失去了生命。
这是“杜鹃”制造的最大的杀戮,发生在深圳市公明镇西田村第一工业区,事故初步调查结果为,出事故土地属西田村集体用地,于去年12月租给台商黄某,租用期限为30年,土地面积为3.4万平方米。黄某于今年6月在该土地上动工,建设简易单层钢架工业厂房,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现已完成柱子及墙体部分。9月2日晚9时20分,紧靠工棚的在建厂房高9.5米、宽24米的墙体整体倒塌,工人住的工棚被倒塌的墙体压倒,造成严重伤亡事故。
“台风的巨大能量是具有毁灭性的。”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中心主任端义宏向记者介绍说,“台风风速一般都在17米/秒以上,有时甚至达到60米/秒以上。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而且风力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一个以100米/秒速度行进的台风,每平方米建筑物承受的风压达2.5吨。”
“杜鹃”最先登陆惠东时,就造成该县全县停电,18万多亩农作物受灾,损坏房屋13785间,强劲风力将一建筑工地的升降机吹倒,当场压死2人,重伤2人,致22人轻伤。
“那天夜里风太大了,厕所的换气扇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狂转,仿佛随时会炸成碎片;狂风在窗户极为微小的细缝中都发出尖啸声;低空中黑云飞快移动,暴雨和狂风一起横扫过街面。”赵翔向记者描述说,他的家住在深圳市公明镇,楼下就是到西田的主道,9月2日晚,救护车、警车的叫声,让他“感觉就有事发生”。
在深圳龙岗中心城龙翔大道,赵先生说,都乐家私城30多米长、200多平方米大的拱行建筑全部倒了,家私城内30多米长的天花板也被撕毁。附近另一家家私城2万多平方米的屋顶大面积被狂风吹倒的广告牌砸毁,屋顶广告牌的支撑钢架都被扭成了麻花。
深圳市三防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强调:“我们的防御工作应该说够细致了。从得到台风的讯息后,市里就做了周密部署,主要领导都亲自坐镇指挥中心,全市272个自然灾害紧急避险中心全部开放,共有4950人进驻避风。”然而让他感到无奈的是,“整个广东一路的红色警报终于还是让‘杜鹃’找到了空隙。”
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海南等地经常出现的一种综合性气象现象,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中心主任毕宝贵向记者介绍,从近几十年的统计看,每年在我国登陆的台风平均达到7个,而今年到“杜鹃”为止是第6个,影响我国的台风一般都发生在7~9月。
“我们现在防御台风最重要的工作是预警。但迄今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比如说,台风来了,范围达到数百甚至上千公里,大风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区域,但风的水平分布、能量破坏力有多大,我们暂时还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估计,无法预报,现在做的仅仅是路径预报。”端义宏认为我们的台风研究相对发达国家还有不足,美国等先进国家在台风来临时候用飞机去迎台风,在风眼投下仪器,测到许多宝贵的数据,而我国飞机探测还没有什么进展。
毕宝贵虽然也觉得由于卫星资料的技术分析还跟不上,中国的台风预报在发展中国家可以排在前列,与发达国家比只能算中等偏上,但他还是强调:“我们的台风预报基本能满足防御台风的要求。”
据毕宝贵介绍,从台风一生成,就已经落入了中央气象台的监视范围,台风在近陆地48小时以上的远海活动时,中央气象台一天要发布4次台风消息,主要针对气象系统和传播系统。当台风到达48小时以内的近海范围时,预报一天就会增加到8次,发布人群也会通过各种媒体扩大到公众,发送级别上升到台风警报,而24小时范围以内就会上升到紧急台风警报。“杜鹃”8月28日生成,8月31日下午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就发出了通知,广东省防总、省政府办公厅当即也发出做好台风“杜鹃”防御的紧急通知。
“台风灾害方面的研究确实是我们的一个弱点。”端义宏说,“在预警、防范、灾损评估的体系中,现在大部分工作都在预警上,整个体系不够完善是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他解释说,台风经常袭扰的地区都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在这些城市中,建筑是有防风规范的,但工棚肯定没有。“林立的广告牌,是否经过抗风处理,恐怕都没有标准,那都是悬在人们头顶上的炸弹。”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院郭巍青教授认为,“给予公共信息发布平台相应的地位和威信”是防御台风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他解释说:“以前我们的信息往往是通过从上而下的指令垂直传达,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复杂,政府的一些职能正在淡化,已不可能事无巨细什么都管,因为这样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这就需要建立一些公共行为规范,当防灾的公共行为习惯建立起来后,不但可以减轻政府负担,也有利于市民自己在突发事件中迅速做出反应。另外,在加强这种信息宣传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让所有该知道的人都知道。”
2003年影响广东的三次台风
“伊布都”今年第7号台风,7月24日在广东西部地区登陆,给该地区造成严重损失。据受台风正面袭击的广东省阳江市初步统计,台风已造成全市183.5万人受灾,1479间民房倒塌,1人失踪。
“科罗旺”今年第12号台风,8月25日上午6时15分,在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前山镇沿海地区登陆,这次台风袭击湛江市风力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来势猛,给湛江市各地造成了严重损失。已知有2人死亡、2人失踪,造成经济损失9亿多元。
“杜鹃”今年第13号台风,是1979年以来影响广东最强的一次台风,9月2日晚7时50分,在广东惠东县港口镇首次登陆,随后继续向西横行,穿过大亚湾,于夜晚8时50分在深圳东部沿海地区再次登陆,旋即冲过珠江口,在夜间11时15分前后,在珠江口西侧的中山市沿岸地区第三次登陆,登陆时最大风力仍然有12级。被专家称为“不是猛龙不过江”。截至9月4日的统计,台风“杜鹃”造成广东全省几百万人受灾,倒塌房屋5400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3.9万公顷,死亡40人,直接经济损失较大。
我国内地常用的台风防御信号
(一)白色台风信号
警惕台风对当地的影响。注意收听、收看有关媒体的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等气象信息传播渠道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以决定或修改有关计划。
(二)绿色台风信号
做好防风准备。注意有关媒体报道的台风最新消息和有关防风通知;把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将露于阳台的花盆及其他可能被风吹走的物品移入室内;疏通沟渠。
(三)黄色台风信号
进入防风状态。幼儿园、托儿所停课;关紧门窗;不要在迎风的窗户旁站立;移走在风口位的家具及贵重物品;危险地带和危房居民应到避险场所避风;停止高空和户外危险作业;切断霓虹灯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船舶进入避风锚地抛锚避风。其它同绿色台风信号。
(四)红色台风信号
进入紧急防风状态。中小学停课;居民切勿随意外出;远离迎风门窗;确保小孩留在家中最不当风的安全地方;当门窗被风损毁时,应待风力没有威胁时再行安装;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室内大的集会,立即疏散人员;其他同黄色台风信号。
(五)黑色台风信号
进入特别紧急防风状态。停业停课(除特殊行业);加固港口设施和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当台风中心经过当地时,风力会减到很小或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转向突然吹袭,应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其他同红色台风信号。
2003年9月2日15时40分的台风卫星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