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一个终生不许碰键盘的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尚进)
米特尼克
大卫·史密斯
Onel De Guzman
杰弗里·李·帕森
“其实我有很多好朋友,我不抽烟,不吸毒,也不酗酒。这是我头一次与法律问题打交道。我并不为我的体重过胖而感到压抑或尴尬。”被FBI 认定为冲击波病毒制造者的杰弗里·李·帕森拒绝在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中露面,但还是在MSNBC的网站为自己辩护。
8月29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宣布他们不久前突袭了明尼苏达州霍普金斯市,美联社第一个报道了FBI这次行动的目标,嫌疑人与两周前肆虐全球的冲击波病毒有直接的关系。3小时后,18岁的杰弗里·李·帕森成为了全球电视上的热门人物,一张胖胖的半身黑白照被解说注上了性格孤僻的少年黑客形象。
实际上杰弗里·李·帕森并不是冲击波病毒的真正始作俑者,他不过是对第一版的原始病毒进行了程序改进,形成了一个变种病毒罢了。之所以FBI能很快追查到帕森,是因为帕森在改写病毒的时候故意将自己的个人网站写入代码,每一个病毒感染者都会自动在帕森的网站上进行注册,从而能令他了解有多少人被他写的变种病毒感染。甚至在接受《今日美国报》的采访中,帕森认为美国联邦调查局抓错了人,自己并不是FBI所要抓捕的对象,更否认媒体将自己描述成性格孤僻的人。
不仅仅媒体对这类黑客形象已经形成惯性思维,就是法律界也“积累”出一套应对的法律。2000年因为制造梅利莎病毒而被起诉的新泽西程序员大卫·史密斯,法官依照“梅利莎”造成的损失计算要判他10年徒刑。在经历了复杂的马拉松诉讼后,还是在2002年被判入狱20个月,罚款5000美元,除了以后要参加社区公益服务外,更禁止他使用电脑和互联网,令大卫·史密斯成为法律界罕见的终生不许碰键盘的人。在他之前,著名黑客米特尼克也被法院判处终生不许用电脑和上网这样的“殊荣”。
不过一次次的成功抓获并不代表病毒制造者和黑客已经被压制,FBI的调查人员说:“联邦调查局的执法活动受到陈旧法律的制约,我们中甚至还有些人对病毒制造者抱有欣喜赏识态度。”目前全球因为制造病毒而被监禁的只有三人,美国司法部反计算机病毒负责人Painter说:“低数字的病毒犯罪惩罚率并不表明当局对案件不认真,相反它说明这些都是非常难以侦破的案件。”2000年因为制造爱虫病毒而造成70亿美元损失的Onel De Guzman就免于牢狱之灾,因为他国籍所在的菲律宾根本就没有适用处罚病毒制造者的法律。更不要说曾经在1998年瘫痪6000万台电脑的CIH 病毒,其作者陈盈豪不仅免于被起诉,更在2000年时被开发Linux嵌入技术的网虎公司高薪聘走。
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在针对微软的冲击波病毒之后接受了《商业周刊》的采访,在被问及微软如何看待一些不断进行破坏的敌人时,盖茨的回答很有可能再一次激怒全世界的年轻黑客们。盖茨说:“我对任何组织的任何系统攻击都不关心,这类事情总是要出现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力保证我们的系统无懈可击,使任何攻击都没有机会。这是我们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到的。我们要使自己的开发速度永远领先于攻击者。”正是民间流传的反微软反商业情绪,造就了一次次针对微软操作系统的病毒袭击。明尼苏达州检察官赫弗尔芬格在接受采访时诉出了法律界的观点:“检察院希望帕森被捕是对其他黑客的一个警告。袭击他人电脑绝不好玩,它会使很多人受到伤害,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破坏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连线》专栏作家乔伊·纳什分析说:“杰弗里·李·帕森很有可能被抓不到真正罪犯的FBI杀鸡儆猴,即便因为他未满18岁而免于惩罚,他也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终生不许碰键盘的人。”
美国著名的黑客米特尼克作为第一个被判终生不许碰键盘的人,可谓家喻户晓。在接受一次探视专访中,米特尼克回答了如何看待终生禁止使用电脑和上网的限制,“他们要求我不能碰电脑、移动或无绳电话。这样的话,我出狱后根本无法糊口。按照这些规定,我甚至无法在麦当劳餐厅打工。看来我能做的只是干些园艺杂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