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命钱”投资的是与非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谢衡)
依靠投资大幅增值不现实
据社保基金的年报,2002年社保基金的权益总额为1241.86亿元,年投资收益率为2.75%。《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社保基金的投资方向为: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国债、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其中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的比例不低于50%,企业债、金融债不高于10%,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高于40%。风险小的投资由社保基金理事会直接运作,风险较高的投资则委托专业性投资管理机构进行投资运作。
去年年底,社保基金委托南方、博时、华夏、鹏华、长盛和嘉实6家基金管理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要求托管资产的年收益率不低于通货膨胀率加3个百分点,年投资收益要超过同期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0%以上。
今年6月,社保基金正式进入国内股市,至今在市场上投资运作两个月,从公开信息看,投资成绩仍欠佳。
“除了桂冠转债的认购外,社保基金正式进入股市后,从参与新潮实业和民丰特纸的增发到亚泰集团的配股,以目前市场价格看,应该都被套其中,由此造成约百万余元的浮亏。社保基金的投资一度被市场视为投资的‘反风向标’。”河北证券的某操盘手对记者说。
国泰君安的分析师田宏伟认为,社保基金是组合投资,目前披露的只是一部分。随着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的陆续披露,大家会看到社保基金可能还购买了很多上市公司的股票。“近期披露社保基金购买的杭钢股份、泸天化等上市公司业绩还不错,但市场近期表现一直不好,我们不知道社保基金购入这些股票时的平均成本,也就无从计算投资是盈利还是亏损。”
有业界人士认为,社保基金正式入市至今不过两个月时间,处于“试水”阶段,仅以这两个月的投资得失评判投资成功与否,为时尚早。
田宏伟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因为社保基金虽是初次进入股票二级市场,但其资产托管人——6家基金管理公司可都是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手,是专业的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理事会并不参与基金具体的投资运作,但如果基金公司代理的收益一直不好,理事会就需要检讨,是否与基金公司的沟通和监督不够。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一位不愿意公开其姓名的高层管理人士告诉记者,社保基金理事会只制定投资原则和框架,具体投资策略的制定与执行都由基金公司自己进行。他认为,各方对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寄予很高期望,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我国社保基金本身就存在巨大的缺口,投资更不应该有任何闪失。“但实际上,比投资收益重要得多的是社保基金的自养机制。目前社保基金的最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而财政拨款又不是定期和法定的。也就是说,现在社保基金本身就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稳定的自养机制。有一个巨大的基数之后,评价它的投资收益才有意义,它的保值增值对社保基金的运作来说才特别重要。现在全国社保基金不过1000多亿,能够进入股市的不过百亿元,所以指望依靠投资获利来大幅增值是不现实的。”
杜绝内部人交易
但是社保基金进入中国股市依然给各方赋予了多重意义。除自身的保值增值外,在目前盛行“炒作”的股市中树立起长期投资的理念,帮助股市走向健康和成熟也成为社保基金入市的要义之一。
社保基金发言人徐波日前表示,社保基金被套是暂时的,基金管理人把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用于新股申购,也决不是为了赚取新股上市后的价差,而是看中它本身的成长性和稳定性。它的理念是长期投资,不会看重一时的收益。
“现在社保基金的投资体现的应该是委托基金公司的投资理念和风格,不能就此判断社保基金的投资理念。”田宏伟说,“目前,在国内股市投资只能依靠赚取价差,依靠上市公司分红太不现实,上市公司每年分的那点红利,可能还不够交基金公司的管理费。”田宏伟认为,如果发现长期投资不适合现在的中国股市,社保基金也不会固守这个理念不变,“在目前国内股市,所谓长线投资,就是所有人都希望别人会坚持的理念。”
长城证券基金业分析师于晓梅也认为,社保基金的长期投资也只能是相对的,因为投资本身就是有时间成本的。一年下来,如果某基金公司代理的社保基金不能获利,就可能被理事会换掉,这也决定了社保基金投资一定要逐利,“现在只能说社保基金不会像私募基金那样去坐庄、炒作”。
实际上,很多投资人担心,由于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往往有多项基金,社保基金有可能与该基金公司旗下其他基金的利益发生冲突。因社保基金独特的地位和性质,基金管理公司有可能牺牲其他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来迎合社保基金的需要。此外,基金公司内部也有可能出现利益输送现象。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那位高层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他最担心的不是基金公司内部会出现违规行为,因为经过“基金黑幕”事件后,中国证监会对基金公司的监管很严格,基金公司本身透明度已经很高。“我们现在主要是要监督自己人,防止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内部人与基金经理勾结,进行某一支股票的‘对赌’。”
冀望投资海外股市
实际上,一直有海内外的专业人士建议,应该让社保基金投资于风险更低,收益率更高的海外股市,比如H股。
有市场人士分析:2001年7月16日社保基金以每股4.22元人民币认购3亿A 股。如果不参加认购,而是在当年12月7日以每股1.11元港币买入中石化,折合人民币1.19元。也就是说,买3亿股A股的12.66亿元人民币折合为港币可以买11亿股H股。2001年中石化每股分红0.08元人民币,2002年每股分红0.06元人民币,对应1.11元港币的H股,每股成本是人民币1.19元,两年的股息收益分别是7%和5%,比内地存款利息2%要高出2~3倍。如果是买A股,4.22元人民币的认购价相对于0.08元、0.06元的分红,不仅大大低于内地存款利息,而且还把本钱赔了进去。同时,A股与H股分红权益是一样的,两年11亿股H股分红是1.54亿元人民币,3亿A股只能分红4200万元人民币。
但是,在现行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中,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不包括海外股市。田宏伟认为,社保基金会享有政策上的优势,如果有关部门看到社保基金在国内股市很难取得好收益,相信会有政策上的扶持。比如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通过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于H股等海外市场。
社保基金入市历程:
2000年9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成立。
2001年7月,全国社保基金首次“试水”股市。
2001年12月13日,财政部和劳动保障部公布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2002年1月,荷银集团介入中国社保基金管理研究。
2002年3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与美国信安金融保险集团在京签署培训合作备忘录。
2002年6月27日,在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共同主办的“社保基金与资本市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表示,社保基金入市是必然选择。
2002年年底,南方、博时、华夏、鹏华、长盛、嘉实六家基金公司成为首批社保基金管理人,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为基金托管人。
2003年2月10日,原证监会副主席高西庆出任社保理事会副理事长,分管投资;3月28日,国务院正式任命项怀诚为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新任理事长。
2003年6月2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与南方、博时、华夏、鹏华、长盛、嘉实6家基金管理公司签订相关授权委托协议,全国社保基金将正式进入证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