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拉克的环球博物馆
作者:王星(文 / 王星)
不光是希拉克对艺术、历史文物情有独钟,整个法国博物馆界都希望“环球博物馆价值”能得到广泛认可
去年12月9日,世界各主要博物馆负责人每年的例行聚会上,几大博物馆的负责人联合签署了一份声明:反对将其收藏的古文物归还原属国家。据法新社报道,目前已在这一声明上签名的有法国巴黎的卢浮宫、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及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当天这几大家还发表了一份强调“环球博物馆价值”的宣言。“环球博物馆”原本是18世纪欧洲提出的一种博物馆概念,即认为博物馆是一个提供全球人类学习、保存资源的储藏室,博物馆本身可以设在单一地点,但是推广文化的工作却是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据说现在巴黎、柏林、纽约、伦敦等地的许多博物馆就是以这种概念为根基的。时至今年1月,最希望这一宣言得到广泛认可的又是巴黎博物馆界,因为这涉及到一家正在筹建中的博物馆。
布兰里河岸博物馆(Musée du Quai Branly)预计将于2005年在巴黎落成开幕。如今虽然还看不到任何实物,但该博物馆已经被一堆麻烦事纠缠得不可开交,首先就是被指控购进了大批据信是由前殖民者从殖民地掠夺来的艺术品。
布兰里河岸博物馆在法国媒体上更多地被称为“希拉克博物馆”,因为它可以说是法国总统希拉克一手促成的项目。希拉克向来对非洲、亚洲、大洋州以及美洲的原住民艺术和历史文物情有独钟,据说这个项目的初衷就是他想以此在法国历史上为自己的这点爱好留下个存证。
目前博物馆计划内收集的不少展品都来自热那亚百万富翁让-保罗·巴比艾尔(Jean-Paul Barbier)的收藏。此人是目前世界上原住民艺术领域内收藏最丰富的私人收藏家之一。博物馆收购预算中的将近一半(大约2285万欧元)预计都将用于购买巴比艾尔的藏品,而法国媒体如今已经在公开质疑这些藏品中有很多其实是从原属国掠夺而来的、处理这些艺术品的更恰当方法是将其归还原国而不是买到巴黎来展出。新博物馆已购进的部分雕刻作品竟赫然列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红色目录”中,该目录记录的都是有嫌疑通过非法途径运出尼日利亚的“濒危艺术品”。
热那亚大学的教授安德列·兰加奈(André Langaney)指出:“为迎合市场上的大量需求,国际艺术品贩子经常在非洲掠夺艺术品。所有考古发掘地都遭受过这些强盗的洗劫,他们绝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事实上,绝大多数原住民艺术品都是葬仪用品。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在刚果的一家博物馆看到从欧洲掠夺走的古十字架或墓碑在展出,你会认为有趣?而这正是布兰里河岸博物馆未来的样子。”兰加奈目前同时也担任巴黎人类学博物馆民族志分部的负责人。布兰里河岸博物馆建成后,巴黎人类学博物馆中近80%的原住民艺术收藏都将迁往新博物馆。
虽然法国舆论一再强调:充实自己的收藏和设法收购原属国珍稀文化遗产完全是两回事,巴比艾尔并不认为自己的收藏行为有任何不妥之处。巴比艾尔的理由是:欧洲对原住民艺术日益增长的兴趣更有利于这些艺术品的保存,“我们只在那些对自己的文物不再感兴趣的地区进行收购”。他还坚持认为:文化遗产被销售给其他国籍的购买者是由来已久的常见行为,更多情况下不过被视为一种文化交流。
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法国文化部部长让一雅克·艾拉贡(JeanJacques Aillagon)再次重申:布兰里河岸博物馆是一个意义非凡的项目,“因为它将证明在过去许多年里只被视为信仰用品的器具如今已经被视为真正的艺术品”。坦白地说。与什么是“艺术品”相比,看看每年卢浮宫这样的“环球博物馆”能接待多少游客其实更有意义。据卢浮宫管理局今年新年公布的数字,2002年间卢浮宫共接待了570万名游客,这一数字比2001年增长了12%。细想起来,卢浮宫的三大宝贝至少有两件来历暧昧;所以说还是当年的弗朗索瓦一世比较精明,先把达·芬奇本人拉进了法国国土,否则如今也难保意大利人哪天眼红了要求把《蒙娜丽莎》归还原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