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亚迎来首位女总理
作者:俞力莎(文 / 俞力莎)
( 澳大利亚新任总理朱莉娅·艾琳·吉拉德(左)与澳大利亚总督昆廷·布赖斯 )
6月23日,澳大利亚副总理朱莉娅·艾琳·吉拉德公开挑战陆克文的总理职务。当晚,陆克文宣布执政党工党定于24日投票重新选举主席。24日上午,清楚自己留任无望的陆克文放弃党内投票票选,这位曾获得澳大利亚历史上最高支持率的总理在执政两年半后黯然下台,成了澳近40年来任职时间最短的总理。
当选后,吉拉德表示自己深感荣幸,称“我呼吁同事(向陆克文)挑战,是因为一个不错的政府正在迷失方向,它在下届大选将面临失败的风险。因此,我不能袖手旁观”。她坦承自己没有“经过澳大利亚民众选举出任总理”,“今后几个月⋯⋯将请求总督宣布举行选举,澳大利亚民众可以行使选举权,选举出他们的总理”。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国际政治研究学院副院长杰弗里·斯托克斯向本刊记者分析:“陆克文在民意调查中的支持率下滑得很厉害,这威胁了工党在下次选举中继续执政的机会。陆克文从来不与国会议员和党派领导人保持密切联系,在做政策时往往只与少数内阁同僚进行磋商。他担任首相期间,在党内的领导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第一次选举时的胜利和极高的民意支持。当民意下滑,工党面临失去执政地位的危险时,就给政治掮客开辟了道路去寻求另一种选择。”
上半年一项民调显示,对陆克文执政持满意态度的选民只有48%,这是他自2007年当选总理以来执政满意度首次跌到50%以下,就在今年初,他的民意支持率还高达74%。斯托克斯教授认为:“也许令陆克文损失民心的一大因素是他试图推行碳排放交易计划的失败。他之前曾说过气候变化是最大的‘道德挑战’,但在面对国际谈判失败和国会否决他提交的法案时,他却放弃了这一挑战。他在一开始提出的赌注太高了,使得他的放弃出现得十分戏剧性,这导致相当数量的选民转而投票支持绿党。另外,陆克文力主对资源企业征收高额矿业税的计划(对利润率超过6%的企业超额利润征税40%)是他在政治上受挫的又一根源。尽管该政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无可非议,但是陆克文没能妥善处理后续问题,对与资源企业之间发生的冲突显得束手无策。”
“此外,吉拉德确实是一个合适的领袖替代人选。她的个人素质和担任副总理期间在民众中获得的地位使她成为工党显而易见的选择。”斯托克斯教授告诉本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政治学讲师韦恩·埃灵顿也这样告诉本刊记者:“吉拉德在工党内的背景比陆克文更强。她更善于倾听党内同僚的意见,她将是一个更倾向于取得共识的总理。”当陆克文坚持推行超额资源税遭到强烈反对时,吉拉德始终认为,政府应与行业磋商,保持良好沟通。宣誓就职后,她马上要求停播宣传新税的电视广告,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公司也随即给予反应,停播了反对新税的电视广告。
在澳大利亚政坛,吉拉德一直享有很好的口碑,并创造了多项历史纪录。她出生于英国威尔士,4岁时随家人移民至澳大利亚,大学毕业后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1998年,她进入澳大利亚国会,并于2006年开始和前总理陆克文合作,在陆克文政府中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就业与劳资关系部长、教育部长、社会归化部长等。2007年12月,她就任副总理。斯托克斯教授如此评价她:“吉拉德以前作为行业律师,在劳工运动和工党政治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成为内阁部长后,她为取消前任政府的‘工作选择’法而担负起责任,获得了企业员工的青睐。她还在引入‘公平工作法案’时起了重要作用,这一法案赋予员工更多权利,并从总体上加强了工会的影响力。在教育方面,她向中小学和大学增加拨款,并设法使地方政府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埃灵顿博士则说:“民众在短期内会对吉拉德的上任反应热烈,然而,选举结果取决于政策的施行。如果吉拉德要赢得选举,她将不得不改变陆克文的一些较具争议的政策。”在工党更换党魁之前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虽然陆克文当时的满意度只占投票总数的36%,但吉拉德的票数也仅高出几个百分点,为39%,与在野党领袖阿尔伯特相比并未形成显著优势。对她支持度最低的是矿业资源丰富的昆士兰州,因受矿业税计划的牵连,工党在该州获得的支持度明显降低。因此,吉拉德就职不久即发表演讲,力求与陆克文在多个政策领域划清界限,重振工党的声望,迎接反对党的挑战。■ 澳大利亚首位迎来陆克文时政外交女总理澳大利亚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