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鲍姆论帝国终结

作者:薛巍

霍布斯鲍姆论帝国终结0( 霍布斯鲍姆和他的著作《霍布斯鲍姆看21世纪》 )

次要的文化主导权

《时代》周刊3月22日一期的封面故事题为《下一个十年的十大思想》,文中所说的十大思想依次是下一个美国世纪、重新绘制世界地图、带宽是新的黑金、辍学经济、不可或缺的中美轴心、为失败辩护、白人的焦虑危机、电视拯救世界、精英的没落和乏味的时代。除“电视拯救世界”之外,其他9篇的作者都是发源于硅谷的智库“新美国基金会”的研究员。

安德烈斯·马丁内斯在《下一个美国世纪》一文中说:“1941年,《时代》周刊的创始人亨利·卢斯呼吁美国人创造第一个伟大的美国世纪。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更加显著的美国世纪……美国需要找到一个办法走出政治瘫痪,这样才能重新获得全球领导地位并发挥领导作用。如果美国愿意,它可以支配巨大的尚未开发的能力和财富。”

与此针锋相对的是霍布斯鲍姆的观点:“当前的世界太大、太复杂了,也太多元了。不论是美国或其他任何单一政权,不论它们的意愿有多强,都不可能建立持久性的统治。我无法理解‘9·11’事件后,美国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会让一群政治狂人想要去实现这样的计划,想要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一人唱完世界霸权这首曲子。”2002年,85岁高龄的霍布斯鲍姆出版了自传《趣味横生的时光》,在书的结尾,他回忆了他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拉丁美洲和美国的经历。他在美国待的时间比在其他国家待的时间的总和还要长,但他写道,不管美国的成就有多惊人,美国的不平等、政治上的瘫痪、自我专注和狂妄自大使得他乐于属于另一种文化。

马丁内斯为下一个世纪是美国世纪寻找了若干理由,我们可以从霍布斯鲍姆的最新著作《霍布斯鲍姆看21世纪》中找出相应的反对理由。

霍布斯鲍姆论帝国终结1

首先,马丁内斯认为,美国文化在世界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我们很烦恼,对我们的地位感到烦恼。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因为这能打消自满情绪。在印度和中国,数百万人刚刚体验到富裕的滋味,美国人不应因此感到变穷了。有两种衡量美国的国力和影响力的方法。如果只计算美国比世界其他国家富裕多少,那么1945年是美国国力最鼎盛的时候,那时很多国家处于废墟中。在‘二战’结束时,美国占全世界出口的1/3。但一个更加合适的计算方法是,综合考虑美国的财富及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1941年,卢斯指出,美国的爵士乐、好莱坞电影、美国的俚语、美国的机器和专利产品是世界上所有社会唯一共同认识的东西。他不知道的是,现在中国学英语的人跟美国学英语的人一样多,世界上10部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中有7个是美国的。”

2005年,霍布斯鲍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文化霸权并非帝国权力的指标,帝国对文化的依赖也不强。若文化真是帝国成立的要素,那么,从15世纪到18世纪,不论意大利有多分裂、多衰落、多贫穷,它都应该是国际音乐和艺术生活的主导者。更有甚者,在那些国家权力和威望已告衰落,但文化权力依然残存下来的地方——罗马帝国,或法国的绝对主义王权,这种文化权力只是过去的遗迹罢了,例如源于法语的军事术语或国家公告体系。”

霍布斯鲍姆论帝国终结2( 安德烈斯·马丁内斯 )

霍布斯鲍姆还指出,必须把帝国直接统治产生的直接文化效应,与经济霸权带来的文化影响区分开来,也必须把这两者与独立的后帝国发展分别清楚。棒球和板球的传播的确是一种帝国主义现象,因为这些运动只在英国军队和美国海军曾经驻扎过的地方流行开来。但这无法解释一些地道的全球运动的大获全胜,像足球、网球和商业经理人最爱的高尔夫球。这些跟目前国际上进行的所有运动一样,包括攀登阿尔卑斯山和滑雪,全是英国在19世纪发明出来的新玩意儿。其中有些,诸如纯种赛马,可以把它们的组织和扩散全球的情形,归功于19世纪英国统治阶级在国际上所享有的声望。至于其他项目,特别是足球,则是拜19世纪散居世界各地受雇于英国海外公司的英国人之赐,而高尔夫球,或许该感谢苏格兰人在帝国与经济发展中所享有的超高比例。然而它们的发展早已超出了自身的历史起源。“如果把下一届世界杯足球赛当成大不列颠软实力的展现,那才真是荒谬可笑。”

“美利坚和平”

马丁内斯说:“虽然在世界范围内犯了惊人的错误,美国仍然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超级大国。其他国家在美利坚和平下繁荣起来,二等大国的崛起使美国持续的力量投射在一些地方更受欢迎。如任何一个在别的国家长大的人会告诉你的,一个人初到美国最强烈的两个印象:一是看上去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国家,二是从新闻报道和政治话语的调门上判断,这肯定是一个一团糟的国家。在很多地方,这两种印象是相反的。”

霍布斯鲍姆指出,美国的意识形态专家和他们的支持者认为,世界将在美利坚全球帝国的利益之下,进入和平与经济成长的新时代,这是僭夺“不列颠和平”。“不列颠和平”是指19世纪大英帝国统治下出现的一段全球化与世界和平的时代,“不列颠和平”这个名词本身,则是套用了古罗马帝国时代所创造的“罗马和平”。把将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仿照“不列颠和平”,说成是“美利坚和平”是错误的,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帝国从未替自身领土之外的世界创造过任何和平与稳定。所谓征服者的善意或他们带来的善果,都只是帝国主义的修辞罢了。帝国总是会认为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充满了道德感,不论是宣称要将他们版本的文明传播到蒙昧地区,还是将他们版本的自由带给遭压迫的受害者”。说帝国主义大大促进了附属地区的经济成长也禁不起事实的检验:1820到1950年,西欧12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4.5倍,然而在印度与埃及,却丝毫没有提升。

马丁内斯认为,在目前的世界形势下,美国维持大国地位对军力的要求降低了。“世界末日论者仍旧非难说美国要衰落。这种观点并不新鲜。早在1988年,保罗·肯尼迪就在《大国的兴衰》中警告说,美国有帝国主义过度扩张的危险,一个尴尬的、长久的事实是,美国全球利益和义务的总量现在远远超过了该国同时保卫它们的能力。但保持美利坚和平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了,虽然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做出了长久的许诺,美国28.8万名布置在海外的士兵和占国民生产总值4.6%的国防预算接近‘二战’后的低水平(在1987年是52.4万名士兵和超过国民生产总值6%的国防预算)。”

但霍布斯鲍姆指出,对维持大国地位来说,军力并不是最重要的。“帝国得以持续统治的基础是很复杂的。短时间的外来占领基本上可以依赖军事力量以及敢于采取高压政策和恐怖主义,然而单凭这些并无法确保外来统治长久持续,特别是因为这类统治几乎总是由相对少数的外来者执行。”负责统治4亿人口的印度帝国的英国文官,从未超过1万人。从历史上看,帝国可以靠武力征服,以恐怖打造,但如果想维持下去,就必须依赖两个主要工具:一是与当地利益和统治权力的正当性合作,二是利用其对手和臣民之间的不团结。一旦少了这两项工具,即使是最强大的占领军也得面临重重困难。过去,有的国家可以由相对少量的外国人来统治,因为当地人民早已习惯接受由上而下的统治,所以不会拒绝任何具有实质权力的政权。如今,国家的权威和政府的合法性面临了普遍危机。

马丁内斯说:“一直过于担心美国的衰落是美国的一项优势,反映了美国人很高的标准和期待,即尼布尔所说的美国梦想操纵历史的傲慢。”马丁内斯感到自豪之处的,正是霍布斯鲍姆感到担心的地方,“作为一个重量级的国家,英国深知自己无法拿下世界重量级冠军,这让它得以免除妄自尊大的狂想。它努力维持世界其他地区的稳定,好让自己得以顺利发展商业”。美国的经济则和世界经济之间从来不曾有过如此有机的联系,它几乎完全依赖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所以它没有经济利益上的顾忌。“如果美国不顾一切地利用它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来维持它备受侵蚀的全球地位,它所带来的将不是全球秩序而是失序,不是全球和平而是冲突,不是文明进步而是野蛮主义。”■

(文 / 薛巍) 终结帝国鲍姆霍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