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盖-里奇,“我想试试英国的大胆配上美国的天真”
作者:李东然( 导演盖- 里奇
)
在好莱坞的烂番茄(Rotten Tomatoes)网站上,《福尔摩斯》打到了6.9分,国内豆瓣网的影迷也给了7.7分,按照一部好莱坞商业片的标准,这相当不错。
没有看过小说的观众,大多会以看一部悬疑类型电影的方式接受《福尔摩斯》,质量尚可,也有相当多的福尔摩斯小说迷,满足于原著中的细节被夸张呈现在大银幕上的刺激,格斗、烟斗、生物科学实验、小提琴,以及乌云薄暮中的大笨钟、尚未竣工的伦敦塔、扑棱棱飞起飞落的乌鸦。
当然,改编总有争议。福尔摩斯的礼帽和大斗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皱巴巴的衬衫和宽松的西裤;严肃的英国绅士形象也模糊了,小罗伯特-唐尼版的福尔摩斯特立独行得十分街头,混世肌肉男的味道分外浓重。此外,与华生的打情骂俏无处不在,虽然原著中确有这样的倾向,虽然那些“夫妇方式”也有可能随《史密斯夫妇》的编剧加入剧本创作而来,虽然每次追问,盖-里奇的回答都云里雾里:“哦,是的,我想让这两个人的关系呈现出一些想象的空间,但是我还是认为,他们是兄弟层面的亲近,应该不存在肉体的欲望。”
但总有些人会更大胆,小罗伯特-唐尼就在一次电视访谈里道出这样的情境:“盖很幽默,有时候他也会犹豫:‘那句台词太搞笑了,不太适合,先把它放一放。’不过我知道他的意思,表演的时候还是会用上那句台词。盖很满意时就说:‘我们今天就高兴一下吧。’电影里福尔摩斯和华生的亲密确实不一般,就像是一见钟情,发生在情人间的无法分离,又无法相互容忍,有些盖-里奇式幽默吧。”
电话里的导演盖-里奇用地道的伦敦腔一丝不苟地告诉本刊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英国人,他10岁就听过《福尔摩斯》所有小说的录音,少年时期,福尔摩斯小说是他与阅读障碍(dyslexic)斗争时的战友。“我是福尔摩斯的超级‘粉丝’,故事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我想要在真实的内部找到可以演绎成为潮流的所在。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既要忠实于柯南·道尔的原著,又要满足现代观众的电影口味,我想最重要的是要在属于我的幽默、风格与原著的严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 电影《福尔摩斯》剧照 )
盖-里奇出生在军人家庭,7岁学空手道,童年开始为阅读障碍症纠缠,至今与他谈及任何关于少年时期的过往,盖-里奇都会像是先讲一段别人的笑话那样开场:“哦,我13岁才会拼自己的名字!”少年时他曾就读于斯坦布里奇中学(Stanbridge Earls School),该学校是全英国培训语言障碍儿童的顶级机构,不幸的是他15岁就被这所学校开除,因为吸毒和性侵犯。之后的学生生涯,盖-里奇竟然换了10所学校,其中的狼狈可想而知。
但盖-里奇有属于自己的骄傲。177厘米的身高在西方柔道场上绝无优势可言,却早早就达到了黑带水准,“只要你处理得当,小个子也能把大块头对手完全制伏,还有什么感觉比这更美妙?”至今,他都会把大量时间挥洒在榻榻米上,哪怕是在拍电影的时候。小罗伯特-唐尼也曾爆料:“在片场里,你总能看到盖带着前一晚柔术训练后的黑眼圈出现在我们面前。”于是,这部《福尔摩斯》中,带着些许自我沉醉而又酣畅淋漓的打斗场面如此泛滥。
25岁时盖-里奇混进一家电影公司,本只是打杂讨生活,却终于找到了人生兴趣所在。两年后就拍了一个20分钟短片,之后就陆续接了一些商业广告和MV,1999年完成了《两杆大烟枪》(Lock,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这是他的第一部电影,小成本的独立制作,从编剧到导演一人操刀,片中交错迅急的后现代叙事方式,黑色而不羁的幽默桥段,引来世界范围内的关注。有好莱坞伸来的橄榄枝,也有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布拉德·皮特(Brad Pitt)等大牌明星的垂青,他们甚至打电话给盖-里奇,明确可以不计片酬地出演他的新作。转年,布拉德·皮特和盖-里奇合作的新片《偷拐抢骗》(Snatch),一举打破了全英国的票房纪录,这部电影完全可以看做《两杆大烟枪》的延伸。
电影事业顺风顺水,但盖-里奇的声誉和影响力与电影关联不大,因为马上就有一个远比风格化导演更引人注目的头衔降临在他身上——麦当娜的丈夫。《两杆大烟枪》的原声唱片发行中,盖-里奇被朋友引荐给麦当娜,接下来的情节非常童话:2000年8月,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洛克(Rocco John Ritchie)出生。那个10月,在美丽的苏格兰古堡里,42岁的麦当娜与32岁的盖-里奇手牵手向上帝许下了婚姻的誓言。2005年,二人甚至再度举行结婚仪式。
但是上帝也无法让这段婚姻摆脱娱乐圈的喧嚣。一而再的绯闻,再而三的澄清,难免耗力费神,盖-里奇尝试过在这个怪圈之外证明自己的实力,比如亲手把女神一般的妻子打造得更加神力无边,但无论是2002年与麦当娜合作的电影《踩过界》(Swept Away),还是后来退而求其次地去导演麦当娜的MV,如潮恶评把他牢牢钉在麦姐老公的位置上无力起身。
2008年,这场婚姻终于走向尽头,不约而同地说了一些相互抱怨的话,麦当娜说盖-里奇不只是阅读障碍,也是情感障碍,而盖-里奇则爆料,为了留住身材麦当娜每天健身4小时,筋疲力尽而别无所求,并且强制家人陪她一起只吃谷物和蔬菜。接着就打了一场持久而艰巨的财产官司,结局是,历时8年的“真人秀”中,盖-里奇的“酬劳”是总价超过3亿元人民币的赡养费和封口费。尘埃落定,盖-里奇再不开口,被逼问得恼怒时说:“人们总是说理解你的苦痛,可这是谎言。”
于是哪怕是此次电话采访,本刊记者重复最多的承诺是问题绝不涉及个人生活,也足见至今全世界人民对盖-里奇的兴趣所在,仍是在与他相关的一切中寻找那8年过往的痕迹,以及另一个人留下的影子。
经历了婚姻的盖-里奇终于开始在电影里正面呈现了一个女性角色,《福尔摩斯》里的艾琳是至今盖-里奇电影里唯一有情节有故事的女性,看上去独立强大、不可一世,甚至摆明折磨男人,到头来只是自作聪明、遭人利用,等待福尔摩斯的拯救。你可以看做是原著小说中那个艾琳的合理演绎,或者,和电影里福尔摩斯和华生的关系放在一起思考,如导演所言,别忘了多给自己留点想象的空间。
盖-里奇非常有备而来地和你解释之前作品中女性角色是怎样的画蛇添足,以及艾琳这个角色在福尔摩斯小说中的意义:“我不仇视女性,至今我也爱着我的母亲和姐姐!”
比隐藏在电影情节里的艾琳更昭然若揭的是,这部《福尔摩斯》的好莱坞趣味。盖-里奇自己也屡次提及想要娱乐到观众的创作出发点,加之美国大制片厂体制下高成本高收益的生产方式,甚至是福尔摩斯的扮演者也请来了美国影星。
盖-里奇对本刊记者解释说:“我不同意这部电影是完全好莱坞商业化的,但是我想试试英国的大胆和美国的天真究竟能产生怎样美妙的融合!是的,我也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变化,但我也说不清楚这变化趋向何方,我一直把自己的电影生涯当成有机而复杂的存在,是生命的一部分,不想用过多的自我意识加以控制。有时我也觉得这样失去了接近理性的机会,但我更重视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的那些愉悦,这更真实,这个前提下,我想我的作品也会给予观众同样的愉悦。”
电话采访的那半小时里,盖-里奇刚好开车走在路上,谈话常规而正式,毫不欠缺和一个英国人交谈时所能感受到的严谨、有礼、绅士,只是遇到“坏司机”时,突然地就会有盖-里奇式的笑骂之声打破平和,难为经纪人小姐那一番致歉和解释,其实,没有“反常规”,哪有盖-里奇。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平凡的一面。确实,我有任性的人生阶段,我把这当成自己生命中很宝贵的体验,哪怕如今我宁愿自己越来越正常,但也不是对过去的否认,有点不正常的人生没有什么不好。”盖-里奇最后说。■
(文 / 李东然) 犯罪电影福尔摩斯试试恐怖电影麦当娜天真两杆大烟枪美国里奇大胆英国剧情片喜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