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董:秃黄油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现在我们的一个创新思路就是找老味道。”大董烤鸭店的总厨孙宪厚说,“食材上也许对它有些改良,但离不开本味。”在大董将其恢复之前,“秃黄油”是蟹粉菜中几近失传的一道极品。最早源于苏州,苏州方言中“秃”有“只有”的意思,“黄油”是指纯蟹粉,其实,这道菜说的就是“蟹黄炒蟹膏”,光听名字,蟹老饕们恐怕就要开始分泌胃液了。
据说古人会把蟹黄装罐密封后,吊到深井里保存,要在冬天做这么一道菜,不知道有多金贵。现在能吃到秃黄油,还是托现代科技的福。在吃螃蟹的淡季,大董在北京的三个店每天也能卖五六十份左右。每隔一两天,大董都会跟进货商进一次货以保证材料的新鲜度。用于“秃黄油”的主料——大闸蟹的蟹黄和蟹膏由广州空运而来,在广州有大闸蟹养殖基地,可以一年四季提供纯鲜蟹膏和鲜蟹黄。至于蟹肉,想必人家自有渠道销售,食客也就不必在吃这道菜时瞎操心了。
秃黄油说起来就是将纯蟹黄与蟹膏炒制后,鸡蛋羹托底的一道菜。但繁琐的工序,从最开始的保存就开始了。“送过来的蟹膏和蟹黄不能冷冻,否则味道变化很大,蟹膏冻过后再做就会松散,再也恢复不了软糯的口感。”大董的总厨孙宪厚说。货运来后,大董是按照一份菜的量——蟹黄和蟹膏各25克,分装在抽真空的塑料袋中密封,然后浸入油中保存。隔绝空气,细菌便无法生长,这也是在常温中保存食物最常用到的方式。
秃黄油上桌后,下面以滑嫩的鸡蛋羹垫底。以鸡蛋搭配螃蟹,古人早已有之,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提到的蒸蟹方法就是“将蟹剥壳,取肉、取黄,仍置壳中,放五六只在生鸡蛋上蒸之”。孙宪厚说:“鸡蛋的味道和这道菜比较搭调,解腻去腥,要不怎么会有以鸡蛋和鱼肉制作的菜叫做‘赛螃蟹’呢。”准备蛋羹液,也是大董的厨房每天要提前做好的功课之一。首先吊虾汤,以基围虾和龙虾头加水熬,至少3个小时。大董烤鸭店只有3个人掌握全部菜谱的秘密,孙宪厚是其中之一。大董制作的蛋羹之所以呈奶油色且幼滑香嫩,他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他们以虾汤取代了水在蛋液中的比例,以500克的虾汤、200克蛋清、一只蛋黄,加适量盐和鸡粉调和而成。“纯蛋清会感觉太硬,加上蛋黄增加了软糯感。”
接到顾客的下单后,制作“秃黄油”的各项工序就同时紧张地展开了:将适量蛋羹液过细箩,筛入瓷钵,淋上花雕酒,入锅大火蒸10分钟。要注意火候,蒸老则容易出水。与此同时,热油锅下葱丝和姜丝,加入从真空小包装取出的蟹黄和蟹膏,用小火慢慢翻炒。在这个过程中加入料酒、盐、胡椒粉,整个炒制过程大概只需两三分钟,把蟹黄和蟹膏加热就可以,最后顺着锅边加入花雕酒。“在刚出锅的蛋羹上喷上一点花雕酒,放入刚刚炒好的蟹黄和蟹膏,就可以了。“以前做秃黄油最后淋上的是猪油,不是花雕,炒蟹粉和蟹膏也是用猪油炒,但现在从营养的角度考虑,我们改用了植物油。”孙宪厚告诉记者。金黄色的蟹黄和半透明的蟹膏,颤巍巍地堆在蛋羹上,吃的时候,蟹膏干而面,蟹黄软而糯,几乎把嘴巴都粘住了,有点腻了就换一口滑嫩的蛋羹,鲜美不可方物。■
( 大董总厨
孙宪厚
)
厨室机密
花雕酒顺着锅边淋下去,别洒在蟹粉里,锅气可以让花雕酒的酒味挥发出来。(文 / 苌苌) 美食蟹黄黄油蟹粉花雕酒秃黄油蒸蛋羹蟹膏大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