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21号招待所:混鱼头
作者:曹玲( 甲21号招待所
总经理高明翰
)
甲21号招待所在北土城东路,听名字像是一个老旧的招待所,实际上是一家时髦的餐厅。餐厅经理高明翰是歌手高明骏的弟弟,祖籍云南,在缅甸生活到18岁,吃云南菜长大,后来去了台湾,当了很多年泰国菜厨师,36岁那年来了北京,4年来一直在经营甲21号招待所。
甲21号招待所起初致力于制作西南民族菜。“西南地区的菜使用很多香料和调料,比如香茅、香柳、酸子、咖喱、鱼露等等。”阿翰说。但是时间久了,除了贵州菜、云南菜之外,泰国菜、缅甸菜、越南菜、印度菜的影子也若隐若现,很难用某个菜系涵盖。“我们的很多菜代表不了西南民族菜,只能代表我们店。所以这里的菜更适合被称为‘甲21号的菜’,简称甲菜。”
不管怎么说,这里很多具有异域风情的菜式依然带有浓郁的西南风味。阿翰独创了一道叫做“混鱼头”的菜式,他保证全世界只有这里才有。混鱼头借鉴了贵州“怪噜鱼”的做法,但是又加入了印度香料玛莎拉和咖喱膏,以香料取胜。
在贵州当地,有一些菜没有适当的称谓,人们便随意地称其为怪噜菜,“噜”字读第一声,稍微拖长些尾音。怪噜菜有些无厘头,人们将各种主料、配料和调料混在一起,用拌、炒、烧、炖等方法制作成菜,比如怪噜花生、怪噜鸡、怪噜饭等等。韩剧《浪漫满屋》中有一个情节,女主角手捧一个大盆,把剩饭剩菜一通乱搅,拌出的饭竟然无比好吃。怪噜菜也是这种效果,又乱又美,“好吃的不得了”。再加上贵州地区常年阴天下雨,湿度很大,吃辣能去风湿,于是怪噜菜经常放辣椒。
怪噜鱼便是怪噜菜中的一种,在甲21号变得更怪了,在贵州味之上又加入了印度味。玛莎拉是印度常见的香料,由芫荽、黑椒、葫芦巴籽、桂皮、丁香、八角、豆蔻、肉桂、茴香等材料制成,香气复杂,层次丰富,难以琢磨,但是味道醇厚,给人印象深刻。
做这道菜需要的调料能摆成一排:豆瓣酱、蒜蓉辣椒酱、排骨酱、咖喱膏、玛莎拉、青花椒、姜片、蒜片、小米椒、干辣椒、贵州糍粑辣椒酱、红油、味精、鸡粉、十三香、盐……
菜的主角是一个胖鱼头,配角还有青笋、土豆、西葫芦、豆皮、芹菜、洋葱、白云豆和饺子。
厨师先把配菜切好码在盘子里,其中饺子需要炸熟,土豆炸1分钟,西葫芦过油,白云豆事先煮熟。配菜准备好后下鱼头炸两分钟,至金黄色定型后捞出。锅里留少许油,放入切好的青红色小米椒,抓一把干辣椒、一把青花椒扔进去,豆瓣酱、蒜蓉辣椒酱、排骨酱和咖喱膏各舀一勺,再加入姜片、蒜片,舀两大勺糍粑辣椒酱,加少许玛莎拉,淋一大勺红油,大火使劲翻炒两分钟,然后加两大勺水,加盐、味精、鸡粉、十三香调料煮出香味,随后放入炸好的鱼头,煮开后浇在码好的配菜上,上桌后用酒精加热,锅开后便可以开吃。
上了桌的混鱼头飘着一股咖喱味和一股特殊的印度香料味,开吃后会辣得你满头大汗。“我们才不迁就顾客呢,该放的辣椒一样不少放,你能吃就吃,不能吃就吃其他菜。”阿翰说。
如果你想在家效仿的话,可以把手头能找到的不要太离谱的调料和辣椒都扔到锅里使劲炒炒,然后煮上一个胖鱼头,做一道具有浓郁个人风味的“混鱼头”,说不定比甲21号的还要好吃。■
厨室机密
这道菜最好在后厨小火保持微沸煮一会儿,将酱汁的味道渗透入鱼里再端上来,但是这样会更辣。(文 / 曹玲) 21招待所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