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庐:小米南瓜时蔬
作者:何潇锦庐有一个很Fusion(混搭)的别名:“The Chinoise Story”,英文和法文夹着用,意思是“中国故事”。餐馆开在锦江饭店古老的锦北楼里,装潢却是最摩登的做派:灯是英葛·摩利尔(Ingo Maurer)灯,椅子是菲利普·斯塔克(Philip Starck)的椅子。店标上一个老上海的摩登姑娘,折扇掩面,巧笑嫣然,是非常符合西方人心理接受的中国风情。讲究传统的人说它“伪上海”,却也说它“把上海fusion得像个样”。“怀旧的东西总要不断的改良,我们只能尽力把它做到完美。”锦庐行政总厨邵庆宏师傅说。
这里主打“创意中餐”,这一点,从菜单上“鸡尾酒龙虾”之类的菜上就可以看出来。我挑了一道简单的小米南瓜时蔬。这是一道今年夏天新推出的时令菜,由传统的小米南瓜粥改良过来,一菜两吃,亦羹亦菜。
“说白了,其实就是小米素菜粥,只是里面的南瓜起了容器的作用”。邵庆宏师傅说。他们的改良是把这道传统的粥做成菜的形式。“这么做了以后,这个菜就变得比较综合了,既可以做素菜,又可以做主食。里面的填料是素料,可以当素菜来吃;汤底用小米,可以当粥来喝;南瓜肉也可以当作主食吃。”
进了厨房,却发现一个与餐厅截然不同的世界。厨房不是很大,没有西餐厨房里那份整洁的霸气,带了些中国厨房里常见的拥挤和亲切,屋顶和地板在多年的烟熏火燎中现出老旧的样子来,墙上的一行字很是分明:“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厨房到哪里都是差不多的样子。”厨师小吴一面说,一面把南瓜拿到手上。小吴生得面相小,却已经有十几年的厨师经验了。在江浙一代,有很多这样自小学厨的厨师。“挑南瓜的时候,挑颜色和形状好一些的。但最重要的,还是新鲜。”这是一种日本小南瓜,只有拳头大小,小巧玲珑,模样很惹人喜爱,因此经常被当作盛器来用。蒸出来以后,口感也较一般南瓜来得粉糯。“这道菜是有点咸鲜的,不会太甜,甜也就南瓜的甜。蒸得熟一点、糯一点,就会比较好吃。”
南瓜要先去瓤,清理干净后再放到烤箱里。为了不破坏南瓜的形状,在蒸制过程中要控制好时间。“蒸熟就可以了,一般说来,大概是20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样子。”小吴挑了三个芦笋头,放到案板上。“挑芦笋的时候,要找色泽好的,这样的新鲜,装盘也好看。”除了芦笋,南瓜里的素菜填料还有好几种:蘑菇李、香菇粒子、芦笋粒、南瓜粒、黑木耳、马蒂、百合、番茄、四季豆。
“这些都需要现切现做,目的是保持它们的新鲜。小米提前做好,因为现熬的话会来不及。”小吴一面说,一面开始切丁。切丁最考验厨师的基本功,一把活全在手上。问他们切丁时该注意什么,得到的回答也只是简单的一句:“切得大小均匀一点。”
南瓜蒸熟后,再将切好的各色蔬菜丁入锅翻炒。“不要在事先就炒好,等南瓜出来了再炒,可以新鲜一些,放久了,口感就没了。”这时,不要忘记旁边的小米粥。将粥的水沥掉,倒入锅中,与蔬菜丁一起炒,让蔬菜的味道跟小米粥的味道融到一起。炒到香味出来,勾个芡,便可以起锅了。乘到南瓜里,就算大功告成。
金色的小南瓜下,再铺一汪绿色的菠菜汁。未到桌上,清香已经溢出来。■(文/何潇 图/张敏)
厨室机密
保持好南瓜的整体形状,挑选质量较好的日本小南瓜,以保持南瓜的软糯;此菜品亦菜亦主食,而且比较健康,不油腻,适合儿童、老人和注意饮食健康的食客。(文 / 何潇) 烹饪技巧南瓜时蔬小米蔬菜厨房日本南瓜锦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