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饭店:黄鳝饭
作者:曹玲( 东兴饭店老板
岑恒兴 )
菜饭合一是一种境界。平淡无奇的饭和平淡无奇的菜在灶头上上下下翻滚,氤氤氲氲,经过水与火的焦灼后完美融合,成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饭,虽不登大雅之堂,但绝对喷香又管饱,令奔波于市井街头的普通人在饱足之后生出一种满足感。
在广东,菜饭合一的代表非煲仔饭莫属。煲仔饭一向以“米靓油香配料正”及饭焦香脆为佳品,主角是饭,肉是配角。一个好的煲仔饭米要颗颗分明,吃起来有弹性,有焦香,每一粒米都吸收了配料的香味。除此之外,饭焦最能体现一个煲仔饭的好坏,金黄油亮、一铲即起、不粘锅、不焦煳、不干硬,咬起来嘎嘣脆的饭焦才算是上品。
煲仔饭林林总总不下几十种,黄鳝饭算是此中极致。黄鳝饭诞生于广东台山,在五邑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门派。五邑是著名的侨乡,包括台山、恩平、新会、开平、鹤山5个区县市,虽然以台山出品最为原始,但来自恩平的黄鳝饭已经征服了广州人的味蕾。
这家开在天河北路的馆子名为“东兴饭店”,专营恩平菜,属于农家菜的范畴。老板岑恒兴是地道的恩平人,操着一口“广州人听不懂的广东话,北京人听不懂的普通话”介绍说,原始的恩平黄鳝饭是将整条黄鳝放到煮开的饭里,像泥鳅钻豆腐那样钻进饭中,然后再将黄鳝拈起来。这种做法容易造成一煲饭生熟程度不均匀,而且黄鳝的肉质也不理想,更是谈不上卫生。岑恒兴的妻子郑顺萍是个优秀的厨师,擅长对各种菜式进行改良,黄鳝饭在她的手里被打造成仅此一家的招牌。选什么米、如何配搭、火候大小的交替变化、放多少水等等,每一个制作环节都要经过无数次的对比实验,才能达到每一粒米都色、香、味、形俱全。
“制作工艺是我们的独门秘籍,只传儿子不传女儿。”最多的时候他开了五六家分店,现在只剩3家了,因为“根本经营不过来,不可能开太多家”。岑恒兴反复强调黄鳝饭是自己的饭碗,不能走漏风声。在他眼里,自家的黄鳝饭绝对一流。
正因为煲仔饭的重点在于饭,所以米成了每一家正宗煲仔饭餐厅的头等大事。广东增城所产的丝苗米米粒细长、油质丰富、晶莹洁白,最适宜制作煲仔饭。除此之外,还要掺入台山本地米以及其他米,数量、种类和比例“也是商业秘密”。黄鳝作为配角也不可小觑,个大体肥的黄鳝不够鲜美,所以选用手指粗细的小黄鳝,至于如何处理也不足为外人道也。据介绍,传统的做法除了让黄鳝钻洞之外,还有两种做法,一是将鳝肉拆成细丝后调味,待饭将熟时放入饭面焗熟,二是将鳝肉以蒜、姜爆炒之后再放入煲中。
一煲以“独门秘籍”烹制的黄鳝饭闪亮登场,一干人眼巴巴期待了半天,一忽儿全都盯紧了这口大煲。锅盖一掀,鳝香、饭香扑鼻而来。不要着急,先用勺子来个大抖乱,把锅内所有东西捞匀,此刻锅里的米颗粒分明,闪着油光,鳝丝混杂在米饭里,褐色的黄鳝血星星点点散落其中。尝上一口,米饭香糯不粘口,带着一股韧性,饭和菜的混合香味令人食欲大增。
饭吃得差不多时,不要忘记一煲饭的精华所在。拿起勺子,拨动煲口,沿着煲身把勺子伸到煲底,稍一用力便能将煲底的饭焦整个铲下来。饭焦里融汇了饭香、鳝香、油香,最宜细嚼慢咽,回味无穷。■(文/曹玲 图/陈超)
厨室机密
杀黄鳝时保留内侧的一条血线,黄鳝血能够提升饭的鲜味,还具有去黄气、补血的功效。
(文 / 曹玲) 煲仔饭美食饭店东兴黄鳝饭黄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