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腥气:胜瓜粥水浸
作者:曹玲( 有腥气行政总厨
邓云源 )
红鳕鱼头
话说食在广州,不如说食在顺德。广东人里最会吃的当属顺德人,顺德人发明了双皮奶、伦教糕、陈村粉、粥水浸鱼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好菜。
所谓粥水浸,就是用无米粒的粥水作为汤底,待粥水烧开后将海鲜、鱼、虾、生蚝、家禽、蔬果等食材直接放入其中封熟。用粥水做汤底有两大好处,一是米浆表层会形成一层天然的薄膜,对食物起保温作用;二是黏稠的粥底能够包裹食材,锁住食物的本味。除此之外,粥水在浸熟食物的过程中会吸收一部分食物的美味,喝起来非常可口。
位于沙面二街的“有腥气”是吃粥水浸的好地方。有腥气店名奇怪,不过听起来就是吃鱼的地方,谐音“有生意”,图个吉利。去年有腥气推出了一种新材食,叫做红鳕鱼头,受到食客的欢迎。鳕鱼不是稀罕物,鱼头也不是稀罕物,红鳕鱼头就很稀罕了。据总经理谭金堂介绍,这种鱼头来自新西兰,当初供货商去新西兰旅行时,在唐人街餐馆吃到了一只红鳕鱼头,鱼头肉质润滑,味道鲜美,两人赞不绝口。后来他发现这种鱼在当地挺常见,只不过外国人只吃鱼身,鱼头惨遭遗弃。于是他赶紧抓住机会将红鳕鱼头大量引入国内,不仅价钱便宜,也让国内食客品尝到深海鱼头的滋味。
红鳕鱼因其腮部微红得名,生活在深海600~800米无污染的海域,以食鱼、虾、贝类、鱿鱼为主,不能人工养殖,捕捞时也不能下网拖捕,只能集钩拖钓逐条逐条钓上船。红鳕鱼成鱼可长达200厘米,重达50斤以上,所以要把它拉上船也并非易事。
红鳕鱼捞上来后,要立刻在零下45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中分割加工,将鱼头整齐排盘急冻,整个过程控制在2~3个小时内完成,接下来的运输环境也颇为重要,控制在零下18摄氏度。冷冻好的红鳕鱼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但是对于这种新食材,谁也不知道要怎样加工才最适合。于是店家就将鱼头的各种经典做法都试用在红鳕鱼头上,殊不知这红鳕鱼头竟也入乡随俗,无论是豉汁蒸、天麻炖、古法蒸、番茄黄豆煮还是粥水浸和吃火锅都自有一番风味。
几种做法中,粥水浸和粥底火锅最能保持红鳕鱼头的原汁原味。粥水菜式成功的秘诀在于粥水,选米和火候是两个关键环节。据行政总厨邓云源介绍,煮粥前先将泰国香米洗干净,加油和盐腌制一个小时,然后加入高汤大火熬制4个小时,直到米烂成糊状。如果在家也想尝试一下,优质丝苗米和东北大米也是不错的选择。粥水熬好后,取上层黏度适中的粥水放入砂锅内,把米渣隔开,只剩下一煲奶白色的粥水。
熬粥的同时将洗干净的红鳕鱼头斩成小件,用清水浸泡1~2个小时以去除腥味;胜瓜切成小块备用,选它是因为味道鲜甜,又不会染杂粥色。广东人所谓的胜瓜也就是丝瓜,因为粤语中“丝”与“输”近音,故取“输”的反面,取名胜瓜。将鱼头块、胜瓜和少量姜丝一同放入粥水中,小火煨制几分钟后开盖,撒上芫荽即可食用。如果吃粥底火锅,可以选用新鲜的红鳕鱼头块,也可以将其煎成金黄色入锅,味道更香。
端上来热气腾腾的白色粥水里浮动着红鳕鱼头块,单看卖相已经让人心动。细品之下红鳕鱼头肉质结实,香鲜可口,略微有一丝腥气。吃完红鳕鱼头,再来一碗粥,粥水的米香中也浸透了鱼肉的鲜味,整一个温润软滑,唇齿留香。■
(文/曹玲 图/陈超)
厨室机密
煮粥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要经常搅拌,这样的粥水才能香味浓郁、口感爽滑,否则容易粘底。
(文 / 曹玲) 水浸腥气美食菜谱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