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宴荟:松皮相思红豆包
作者:曹玲生活悠闲自得莫过于广东人的“一盅两件”了。所谓一盅两件是指早晨到茶楼来一壶茶、两件点心,优哉游哉坐上半天,似有事而无事,无事而又有事,个中风味,唯了解神仙生活的人才能体会。
在广州喝茶,一讲究水滚茶靓,二讲究点心佳肴,二者缺一不可。广式点心花样繁多,据说有1000多款,是在岭南小吃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北方各地和西式糕点的技艺发展而成,虾饺、烧卖、糯米鸡、叉烧包、流沙包、芋头糕、萝卜糕等等不一而足。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变得更加喜新厌旧,吃腻了传统点心的人四处寻找令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宴荟”的诞生满足了大家的这一心愿,作为一家新派粤菜餐厅,这里不仅推新点心,而且数量多,翻新快,不管是在业内还是普通食客间均深受好评。
宴荟目前有100多种点心,其中新式点心保持在30多种,每个月都有新点心推出。点心菜单一次印一两万份,一个月用完,下个月印新菜单时会淘汰四五款,再增添一些新的,比如去年12月就推出了一个竹炭系列,全都是黑色点心。
在一大堆心水之作里,点心主厨郑志强最得意的便是“松皮相思红豆包”。这种包子一眼看上去与松糕有些相似,外表凹凸不平如同月球表面,里面包着香甜松软、一颗一颗的红豆馅。包子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皮,普通的包子皮是光滑的,它的皮刚蒸出来就坑坑洼洼,像被撕了皮的馒头。
( 宴荟点心主厨
郑志强 )
包子皮如何制作可是郑志强的独门秘籍。“很多人来问我是怎么做的,厨师也派记者来打探。”郑志强笑着打趣,意思是“我就不告诉你们”。他说,此包刚出品的时候,一个日本商人在这里连续吃了10多天包子。“日本的松皮包是用松糕煎好裹馅制成的,需要一个个煎制;而我这个包子做好后可以直接上笼蒸,能够流水作业。”当时日本商人要买他的配方,被他拒绝了。“他买了我的配方之后我就不能做了,这是我想出来的点心,这么一个特殊的包子我干吗要卖给你?”
最后,他还是稍稍透露了一些包子皮的制作工艺。9两低粉,1两麻薯粉加4两半冷水揉成面团。把面团分成两份,比例为3∶2,将三份的面团加发酵粉发酵三四个小时,两份的面团留着待用。打发3个鸡蛋黄,加2两幼砂糖,再加泡打粉以及余下的两份面团和发酵好的三份面团一起揉匀,不要揉太久以免起筋,然后醒半个小时。此时的面皮手感很软,不粘手,就可以包上红豆馅了,包好后上笼蒸8分钟即熟。
“做新点心失败总比成功多,成功了人家就说:‘哎呀,真辉煌!’其实不知道我失败了多少次。”郑志强指着他的牙说,“你看看,我这一口坏牙,都是一次次尝点心尝出来的。”
“音乐也就7个音符,能创造出那么多歌,有好听的也有不好听的。我们师傅总说没有新式材料,其实世界上就那么多材料,不如花功夫琢磨如何将它们搭配好。如果这个功夫做好了,通过市场的考验,就可以大行其道。”郑志强说。
对于自己研发的点心,他非常自信。“宴荟推出新式点心之后,外面的人就像听到新闻一样闻风而来。我们这里的点心很新潮,带朋友过来倍儿有面子:‘这些你吃过没有,尝一个怎么样?’”■
(文/曹玲 图/陈超)
厨室机密
面团不要揉到起筋,醒面要够时间,等面浮起来才算好。
(文 / 曹玲) 松皮豆包红豆宴荟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