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信客家王:梅县算盘子
作者:鲁伊算盘子能吃吗?
“当然能吃!而且是我们客家人逢年过节一定要吃的意头菜!”人称“阿锋”的恒信客家王总经理许可鹏笑着说。
只听说过袁世凯当政时的宫廷晚宴,为了节约开支,桌子上摆放的烤鸭都是上了油漆的木头鸭子。老于世故的官场中人都明白规矩不去动,只有美国回来的顾维钧懵然不知,几次三番夹之不着,引得观者掩嘴偷笑。可这木算盘珠子,却是怎么个吃法?
原来,木是木薯,不是木头。照许可鹏的说法,这种用木薯粉做的因形如算盘珠而得名的食物,在客家饮食中的地位,恰如江浙一带的年糕。
“客家人是不种小麦的,稻米也很少,所以客家菜里很少用面粉、米粉做原料。要用,就是木薯粉。”许可鹏说。
( 恒信客家王天源路店
总厨赖启常 )
木薯的好处,是适应性强,山地平原,泥滩碱地,都可种植,而且产量高,不需多加照料即可亩产千斤,在越南甚至创下过亩产万斤的纪录,最适合客居异地的移民充饥饱腹。不过,过年时才吃的算盘子,却要比平日吃的客家畸条精致且具有仪式感得多。
圆溜溜半透明富有弹性的算盘子,专门采购自梅县。恒信客家王的总厨赖启常说,只有在那里,乡下的老阿姨还保留着手工制作算盘子的技术。“用一种像月饼模子一样的木头工具一颗颗打出来,算盘子上面的小凹陷,都是用手一个一个按出来的,和机器做的味道不一样。”赖启常介绍说。
拿到手的算盘子,先用猪油两面煎,“必须用纯猪油,煎出来才香”,赖启常说。煎好的算盘子夹出,就借着锅里的底油,放入牛肉粒爆炒。“必须用乡下来的黄牛肉,一般的牛肉没有这么香。”用来提香助味的小葱,也来自乡下,不用农药化肥,与市场上常见的相比格外纤细,卖相也不那么水灵,却有浓厚的葱香味。
两种原料—“料头”—在锅里爆出香气,放一点生抽,放一点蚝油,然后倒入煎好的算盘子,扒拉两下,就可以出锅装盘了。
夹一颗算盘珠放入口中,弹弹的,QQ的,但却相当爽滑,没有一般江米做的糕团那种黏牙的感觉。最令人惊艳的是一颗颗的牛肉粒,调味一尝,就知道是最普通的“李锦记”生抽,可和平常吃的牛肉粒相比,却格外有咬劲,而且越是咀嚼,回味就越是浓香。“那是因为我们的肉好。”许可鹏说。客家土菜,烹饪技法上并不像潮州菜、广府菜那样讲究,而也能在粤菜中占一席之地,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讲求食材的新鲜原味。而因为地处广州长途客运站边,是众多食材进广州的必经之路,与城中的其他馆子相比,这家店享有原料新鲜上的额外优势。“梅州来的青菜、猪肉,河源来的河鲜,韶关的芋头,五华的艾叶,进广州第一站,就在我们这里卸货。”许可鹏说,“我们也在其他地方开了分店,环境比这家老店好,但要论食物的味道,还要数这里,就是因为原料的原因。”
一面聊天,许可鹏一面招呼“快吃,多吃”—虽然这一道牛肉粒爆炒算盘子亦菜亦饭,偌大一盘,但木薯粉热量低,纵使吃到肚圆,也不会有变胖的危险。更何况,按照客家人的说法,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新年伊始大啖算盘子,也算是为新一年里的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开了个好头吧。■
(文/鲁伊 图/陈超)
厨室机密
炒牛肉碎,不能提前切好,必须是现炒现用刀剁碎,肉汁不流失,才能最大限度保留牛肉的鲜味。
(文 / 鲁伊) 牛肉客家算盘子木薯粉恒信梅县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