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生汤馆:引火水鸭汤

作者:曹玲

沈生汤馆:引火水鸭汤0( 沈生汤馆老板 李淑萍 )

岭南地气湿热,古文中常会提及此地有“瘴疠之气”,长久居住难免热毒湿气袭身。广东人中意的老火靓汤源自中医的食补良方,被称之为药汤,味微苦,后来经过人们的改良,去除一些味道重、药效猛的材料,成为现在广为流传的日常汤食。

“中医一直认为药食同源,《本草纲目》中有1892种药物,翻开目录可见其中495种是食物,常见食用的也有二三百种。食物有自己的功效,没病的时候能够预防,有病的时候做辅佐治疗。”沈生汤馆的老板沈坚华是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院长,擅长治疗不孕不育症。爱人李淑萍也是同一家医院的医生,他们在从医的时候发现,如果食物和治疗的药物相配合,效果就事半功倍;如果相反,效果则大打折扣。时间久了,夫妻俩便萌生出在饮食方面指导病人的念头,于是共同在华乐路开办了这家汤馆,出售50多种药汤。

一开始他们对药汤的理解也很大众化,知道雪梨是滋润的,雪耳对皮肤好,后来发现需要对症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于是研究了一系列不同功效的汤,比如治感冒的、扶元气的、引火的汤,让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选择。

“广东人的体质正在变虚。”李医生说,以前广东又湿又热,广东人体质以湿热型为主,所以清热解毒的凉茶才有市场。但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正逐渐与自然界脱离,生存环境越来越趋向于室内,工作方式转向脑力劳动为主,夏天时也常常呆在空调房间中,还经常吃冷饮,久而久之耗伤了阳气。“所以现在不能总是讲究清热解毒,我们的方向以补阳气为主,讲究温补和滋补。”据李医生介绍,他们新推出的“引火水鸭汤”就属于温补类,有引火的药材、滋阴清热的药材和补肾的药材,能“滋阴补肾,引火归元”。

沈生汤馆的后厨就像一个微缩的中药铺子,格子里摆放着花旗参粉、石斛、稻草、谷芽、佛手、白薯、桂圆、田七粉、扁豆、百合、绿豆、薏米、苦瓜干、灵芝、玫瑰花……煲汤师傅宋霞说:“每一种汤用什么药材,用多少量都是李医生调配好的,我们按照配方添加。”

沈生汤馆:引火水鸭汤1

说罢她拿出中药铺子里常见的小秤,称了3克麦冬、3克天冬、6克熟地、15粒五味子和6克引火粉调配引火水鸭汤。药材入盅后,加入飞过水的鸭肉,倒入李医生特制的汤底。汤底呈黑褐色,尝起来有点咸鲜,“是用药材和肉熬制成的浓缩液,每一盅汤放一勺”。一般的药汤都多少有些浓郁的药味,这里的汤因为加入了神秘的汤底药味大大减轻。随后,宋霞往盅里加满四五十度的温水,盖上盖子,放入蒸柜,大火蒸3个小时,“3小时内绝对不能开柜门”。

炖好的引火水鸭汤汤色浓郁,呈褐色,水鸭汤的鲜甜里裹着淡淡的中药味,除了五味子之外,材料都可食用,真是一点都不浪费。“常来的人很难讲究竟最爱哪一款汤,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汤。”李医生说。为此她经常亲自培训服务员,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症状,对应怎样的舌苔,“这样即便是不能针对每一个人对症下汤,但是肯定不会吃错”。

运气好的时候,客人还能碰到李医生和沈医生坐诊,他们会先给客人把脉,然后再推荐一款最合适的汤。■

(文/曹玲 图/陈超)

厨室机密

上火分实火和虚火两种,如果是实火则需清热解毒,现很多人是虚火,比如晚上睡觉前、早晨起床后喉咙很痛就是虚火造成的,如果还用清热解毒的疗法情况会越来越糟,日常要注重温补和滋补。

(文 / 曹玲) 鸭汤沈生引火汤引火引火归元汤馆中药养生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