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主题漫画

作者:薛巍

宏大主题漫画0

戴维·斯莫尔

11月2日,美国《出版商周刊》公布了他们评选的2009年十大好书,他们觉得其评选结果会让读者感到惊讶,因为里面除了一部与《禅与摩托车修理》类似的书、一部《约翰·契弗传》外,还有一部图画书。

这部图画书是戴维·斯莫尔的回忆录《缝线》:他爸爸是放射科医生,6岁时,父亲为了查看他咽喉的病情,老给他做X光检查,导致他得了咽喉癌,在没告诉他病情的情况下,给他做了手术。手术后他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作为一位漫画家,斯莫尔如何看待读图和读文字的区别?没有图画的话,他的故事会失去或得到什么?对此,他回答说:“图像绕过一切防备,直接触动我们的内心。你在电影院会看到眼泪从人们的脸颊上流下来,但是你在图书馆看不到这种情况,至少根据我的经历是这样。”

10月14日,《缝线》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最终提名名单,这个消息让美国漫画界感到欢欣鼓舞,被认为再次证明漫画这种形式也能讲述感人至深的故事。《缝线》成为继《鼠族》之后历史上第二部获得高度认可的漫画作品。

17年前,阿特·斯皮格曼的《鼠族》获得普利策特别奖,是历史上唯一获得普利策奖的漫画小说。该书以漫画的形式描述大屠杀,把犹太人看成老鼠,把德国人看成猫,把美国人看成狗,让很多人觉得轻率,或者很可怕。但这本书既不轻率,也不可怕。“斯皮格曼与一般的漫画家不同,他是能用漫画描述出自己母亲自杀的人,他正致力于打破什么是漫画、什么不是的界限。”

宏大主题漫画1《鼠族》

在历史上,漫画被认为不是合适的传播文学或思想的媒介。画丁丁和蜘蛛侠可以,画《悲惨世界》和哈姆雷特不行。1941年阿尔伯特·坎特创作漫画经典著作系列时,他的漫画版《劫后英雄传》和《堂吉诃德》被家长和老师敬而远之,他们不相信孩子能从拙劣的漫画中学到东西。1976年之后,漫画被重新打造为“图画文学”,这一名称的倡导者尼尔·盖曼说:“我感觉就像被人告知,她不是妓女,而是夜间女郎。”被重新命名后,漫画确实更受尊敬了。在好莱坞把一些图画文学改编成电影之后,漫画变得严肃起来,《我在伊朗长大》卖了50万册,被拍成电影。阿里·福尔曼的漫画纪录片《与巴希尔跳华尔兹》获得戛纳电影节的提名。

伦敦一家出版社出了很多经典文学作品的漫画版,包括《罪与罚》、《审判》、《大师和玛格丽特》,以及莎士比亚戏剧。但漫画的最新题材仍让人感到吃惊,今年涌现了很多主题深刻的漫画,如漫画版的《罗素传》和《列夫·托洛茨基传》及漫画版《华氏451》。

《逻辑漫画》(Logicomix)的副标题为“求索真理的史诗”,讲述了罗素的生平:4岁时成为孤儿后由祖母养大,他的4次婚姻,《数学原理》一书的撰写,以及在生命中的最后10年致力于核裁军运动。

希腊小说家多夏狄斯与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克里斯托斯·潘帕莱米托合著了此书,9月由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出版,是该社出版的第一部成人图画书。他们的发言人说,虽然这是一部关于逻辑和数学的书,但它不说教,也没有术语。书中准确、有趣、易懂地传达了很多思想。比如,如果你对无限了解不多,可以入住“希尔伯特的酒店”,在那里,有无限多的房间,即使已经全住满了,仍然能够神奇地再接待更多客人。

《逻辑漫画》记述了罗素热切而徒劳地为现代数学建立逻辑基础的过程。在剑桥时他发现数学居然是以直觉而非论证为基础的,他认为应该以坚实的逻辑基础重建数学。他与怀特海合著了《数学原理》一书,其中有363页是要证明1+1=2。但1901年他发现的一个悖论,使他将数学还原为逻辑的计划破产。

这部漫画表明,思想生活可以像超级英雄幻想一样跌宕起伏,“再也没有比用漫画来表现理性的探险更自然的事情了”。漫画《创世记》的作者罗伯特·克鲁伯有很多漫画作品被悬挂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的墙上,但他说:“漫画不是用来挂在墙上的,应该是被阅读的。”■ 宏大主题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