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的中国动力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董璐)

西门子的中国动力0( 8月29日,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展上西门子展出的节能洗衣机 )

受全球经济动荡的影响,不少外资企业纷纷放缓未来三五年的投资投入。然而西门子东北亚业务首席执行官、西门子中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郝睿强(Richard Hausmann)近日却高调宣布:“西门子中国2008财年销售和新订单增幅均达19%,我们没有必要修改2010年在华订单额1000亿元的目标。”他表示,西门子两年前承诺的对中国的中期投资计划不变,中期投资的这100亿元中的50%将用于节能环保领域。在今年9月30日的2008财年报告中,西门子中国销售额和新订单额分别高达570亿元和655亿元。郝睿强认为,尽管经济形势继续恶化,仍可通过结构调整和并购等手段实现公司在华业务增长,2009年西门子的业务重点将继续向农村地区、节能环保和本地创新等领域倾斜。西门子在中国市场的高调,和它在全球市场的步伐似乎并不一致。

2007年11月,西门子在德国总部表示,为了提升公司竞争力,将削减销售与行政管理成本。随着全球经济放缓,至2010年底,西门子计划削减12亿欧元的成本。“削减销售和管理成本计划旨在面向未来,进一步适应不断变化且充满竞争的市场,提升公司的反应速度、实现更高的灵活性。”郝睿强告诉本刊记者。而分析师则认为,这项削减开支的措施主要是为了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增加与通用电气及ABB等公司对抗的资本。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西门子除了削减IT基础设施和咨询费用支出外,还将精简人员。目前,西门子已大幅削减最高管理层,执行委员会成员从原来的11名减少至8名。

同时,在2008年1月1日,西门子进行机构调整,将原有八大业务集团合并成三大核心业务领域——西门子能源,西门子工业和西门子医疗。这也意味着此前西门子的IT业务、融资服务机构、西门子房地产公司等可能被剥离。近几年,家电、IT和通信等传统强势业务在西门子集团中的地位已经日趋下降,西门子一直在不断出售非重点业务,同时收购符合自身发展定位需要的资产。就在一个月前,西门子刚刚剥离了其通信业务。11月5日,西门子集团在德国正式宣布,将手中持有的富士通-西门子计算机50%的股份以4.5亿欧元的价格卖给日本富士通,结束与富士通自1999年来的合作。这意味着欧洲最后一家电脑生产商解体。2007年,合资公司贡献给西门子66亿美元销售额,净利润仅1.05亿美元,电脑业务对其来说食之无味。对于西门子公司而言,剥离个人电脑业务也符合公司集中经营能源、工业和医疗器械等核心业务的战略。3年前,西门子将自己的手机业务出售给台湾明基,退出手机业务。

西门子2008年财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10%,其中销售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和俄罗斯对能源设备的需求增长,而富士通-西门子的个人电脑业务市场份额却大幅下降。郝睿强告诉本刊记者,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的第二大海外市场,仅次于美国,西门子所有业务领域均活跃在中国市场。2008财年,西门子中国取得的新订单占全球总额的6%。在西门子全球业务整合期,“西门子中国不仅没有裁员,相反还新招聘了3000名员工”。郝睿强毫不掩饰对中国市场的看好,表示西门子不仅不会削减对华投入,而且还会继续加大对中国“珠三角”地区的投资。“我们对中国的投资,并不是利用中国低廉劳动力来生产产品,而是在中国生产很多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并能服务于全球市场。”他强调道,并委婉地表示了对中国4万亿元财政投资计划带来的商机的期待。本刊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郝睿强。

三联生活周刊:2008财年西门子在中国的新订单额为655亿元,这其中占最大份额的是哪部分业务?可否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西门子的中国动力1

郝睿强:工业领域占今年销售额的67%,是全线业务销售额的最大份额。除西门子技术和解决方案的高度可靠性之外,显然,中国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节能减排等领域所开展的工作为我们业务的拓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三联生活周刊:在西门子2008财年结束时,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演化到目前的地步,而且虽然中国的制造业从去年底开始,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已经走低,但那时候中国的经济调整也并没有当前这么迫切。2009年工业领域增长会不会受到影响?

郝睿强:我们的工业领域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工业自动化、传动技术、交通、工业解决方案、欧司朗和楼宇技术。目前形势的确非常复杂,今后会有什么样的情况的确充满不确定性,也许我们工业业务领域的增速会有一些减缓,也就是工厂的产量增长可能会减缓,因为中国的出口量是在减少。另一方面,我们可能会更加重视比如交通运输这一块。因此目前我不认为,这一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希望还能够在工业领域继续往前推进。当然,现实中会有某些困难,比如如果中国的出口产量减少,那么对于新工厂的投资的意愿也会减少。

三联生活周刊:在其他外资企业都下调在华预期时,您显得信心十足,这个信心从何而来?

郝睿强:肯尼迪谈到美国登月工程时说过:“美国人之所以希望登月,不是因为这非常容易,而是因为这非常困难。”我并没有说我们不会有困难,但是我确实很有信心。首先,西门子是一家非常可靠的公司,同时我们也是有长期眼光的一家公司,这在经济形势非常不好的时候非常重要,因为这时候可以知道哪家公司是比较可靠的。其次,我强烈地认为,西门子的业务组织非常适合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再次是我们在内部先未雨绸缪,今年初,在谁都没有开始谈危机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内部的业务调整,削减运营成本,这样使我们处于非常有竞争力的地位。另外还有一点是,西门子的财务是稳健的,非常有实力的。我们不采取短期融资来解决危机,很多公司说我们过于保守,但正是我们这种融资的策略,让公司和广大客户受益。

三联生活周刊:北京奥运会期间,西门子拿到了超过100亿元的订单。目前中国政府公布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您预计西门子可以从中拿到多少订单?

郝睿强:西门子是一个很早就植根于中国的企业,我们在中国有很多工厂都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比如我们在广州有一个变压器厂,在武汉也正在建一个全新的变压器厂,在株洲我们也有机车厂,我们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本土的公司,并且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我们可以为中国的基础设施完善提供好的产品,在高速运输、交通、能源、提高能效、环保技术、医疗保健,尤其是农村的医疗保健方面,我们都有自己的业务组合。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给中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之所以出台了这么多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主要也是想保证中国人口就业。这两方面我们都有很大的机会。另外我们的产品比较环保,可以保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比如“煤气化”项目,中国缺油气却多煤,而煤的燃烧容易污染环境,西门子因此关注“煤气化”的技术开发,中国的能源现状也需要这个技术。

三联生活周刊:欧美很多公司把中国的业务看做是渡过这次金融危机的突破点,西门子总部有没有根据这次金融危机做出调整,扩大在中国的投资?

郝睿强:中国将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所以很自然,我们的结论就是,西门子应该更多把重点放在中国的市场上,而且我们会不断地在中国做投资,在中国100亿元投资的计划绝对会落实,况且正是因为出现这样的危机,我们才更要做这个计划。中国将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它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具有战略性的市场,而且我们在业务上也非常重视中国,在中国做了很多的采购和研发活动。现在面临这样的经济危机,我们有必要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应该更多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中国经济上。■ 西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