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样少年华天的奥运
作者:李翊(文 / 李翊)
(
)
骑白马的“王子”
华天的家世说来确实不寻常。他的爷爷华龙毅,本名阎童生——华龙毅只是他在解放前为了掩护身份的一个化名,1925年生于山西定襄,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建国后成为第一批战斗机驾驶员之一,在朝鲜战场上曾单机与敌军14架飞机浴血奋战,共击落击伤敌机4架,是我军空战史上第一个特等功获得者。1959年起转到民航工作,1979年任民航广州管理局副局长,1983年离休。
母亲罗山(Sarah Noble)则是英国亨利八世第3任妻子西摩(Seymour)家族的后代。“所谓的贵族只是个虚名,说她出生在一个老家族更确切。”10月26日,在国际俱乐部饭店,华天的父亲华山向本刊记者如此讲述妻子的家族史,“她父亲那边,爷爷是海军军官,早期到香港工作,娶了当时太古洋行主席的女儿。她父亲五兄弟全是军人,其中以老四比较出名,曾经是蒙哥马利的准将,被授予十字勋章。老大的儿子里奇·诺布尔(Rich Noble)造出了陆上最快的超音速车。罗山的父亲是‘二战’老兵,也是电影《桂河大桥》里男主人公原型。”在华山看来,英国是一个等级分明的国家,“在老一辈英国人看来,赛马属于贵族运动,平民没有权利、也不允许学习马术。现在华天在盛装舞步比赛上所戴的高顶礼帽,正是他外公留下的遗物”。不过,据华山说,这段家族史罗山之前也不知道,是结婚后他去英国翻阅罗山家遗留的照片和资料才考证出来的。
华山和罗山相识于广州,那是另一段浪漫爱情故事。上世纪80年代,华山在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工作,罗山从英国利兹大学汉代历史专业毕业后来到香港颐和公司,第二年她被派驻广州担任办事处经理。通过共同的朋友,两人结识相爱,1987年结婚。
华山的职业身份多变,房地产商、私人航空公司大众航空公司创办者、投资客,不同时间段,他有不同的工作。1993年,华山“在广州房地产市场淘到第一桶金”,来到北京做房地产。1995年,在他要求下,罗山辞职,带着两个孩子随他到北京相夫教子。
( 华天的北京教练哈达铁
)
说华天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一点都不夸张。“他是在伦敦出生的,最好的医院,私人病房,花了1.7万英镑,差点让我破产。”华山说。华天的童年在北京度过,他最初的马术启蒙也开始于北京。受家族影响,罗山自幼爱马,随华山到北京后,经常去北京石景山马术俱乐部骑马。石景山马术俱乐部早期创办人之一峦树说,“罗山是俱乐部第一个马主会员”,“Very nice”是峦树对罗山的印象。“后来她为中国马术运动的发展做了很多工作,帮我们买马,联系国外教练……她是中国马术与世界马术运动的桥梁和纽带。”
不过,关于罗山的这匹马,华山的描述颇有趣。“那时我们在机场附近住,正好罗山过生日,她希望我送匹马作为生日礼物。我说,你喜欢那就买吧。她兴冲冲地跑到牲口市场花5000多元买了匹马,取名‘杨贵妃’。那马是拉车的,根本没法骑,还瞎了一只眼。后来就送到石景山马术俱乐部养着了,下过一只小马驹,叫‘贵妃’。”
( 华天和母亲罗山(左三)与团队队员合影
)
罗山怀第一个孩子华天7个月时,还在骑马,所以现在华天被问到为什么喜欢骑马时,总会说,“胎教呗!从我出生起,我就围绕在马身边。对我而言,学骑马只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当我开始骑‘小葫芦’(华天的爱马)时,它就成了我的一部分,我不需要为此再多做思考”。
1993年,4岁的华天跟着妈妈罗山到石景山马术俱乐部玩,中国最有名的马术运动员之一哈达铁当时兼任石景山马术俱乐部的教练,发现华天跟马很有缘分,“专注,听话,一教就会,很有感觉”。哈达铁教了华天一年的基本骑乘,此后华天每次从香港地区或英国回到北京,都要去石景山马术俱乐部骑马。哈达铁说:“小孩懂事,很礼貌。他一来,大老远就喊我‘老哈’、‘老哈’,从小就跟着他妈妈这么叫我。”
( 17岁的中国马术“希望之星”韩壮壮
)
不过,华天更多的马术学习经验来自香港。6岁时,他随父母到香港,在香港赛马会屯门和罗湖马术俱乐部接受更系统的训练。从1996到2000年底,一个名叫妮科拉的香港女孩是他最主要的马术教练。1996年的香港,赛马会还没有少年比赛,华天和十几名年龄相当、水平相仿的小骑手一起参加了在香港赛马会双鱼河乡村俱乐部举行的第一届香港少年马术赛。
英国是马术三项赛的故乡,从2000年始,随父母定居英国的华天就在英国威尔特郡接受训练,专攻马术三项赛。就是在这里,华天接受了一对夫妻骑手的调教,他们是2005年国际马联马术三项赛世界杯冠军、国际马术三项赛骑手协会主席克雷顿·弗雷德里克斯和他的妻子——2006年英国伯利大赛(世界比赛难度最高的职业四星级比赛)冠军卢辛达。他们现在分别排名世界第二和第五位。
( 峦树
)
是克雷顿最先发现了华天成为一个职业骑手的潜质。2000年,罗山在假期里把华天送到朋友那里骑马,负责调教马匹的就是克雷顿·弗雷德里克斯。罗山对克雷顿说,给华天找一匹小马让他骑着玩玩,10天后,当她去接孩子时,发现克雷顿一直让华天骑着一匹高头大马。
克雷顿告诉罗山:“这个孩子的马感非常好,能力强、勇敢、有潜质。”从此,弗雷德里克斯夫妇与华天结下了不解之缘,华天一放假就泡在位于威尔特郡的马场:备料、打扫马房、给马洗澡。“马术和其他运动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这是一项需要和动物一起参与的比赛,所以人与马能否建立起高度一致的默契非常关键。‘人马合一’是骑手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哈达铁如此解读这项运动。
在克雷顿调教下,华天在2006年两次击败世界冠军、英国女王的外孙女扎娜·菲利普斯;同年5月,在华天就学的伊顿公学,他在温莎皇家马术赛中夺得女王杯,英国女王破例亲自为他颁奖。
但是,华天从未放弃学业。在经过笔试和两轮面试成为伊顿公学的学生后,华天学习拉丁文、古希腊语、法语、俄语等,同时进修中世纪文学,而马术只是他的自修课程。他每天花在马上的时间只有两小时。他说:“我在8点15分起床,匆匆忙忙吃完早饭,紧接着会在8点40分到教堂,9点开始正式上课。晚饭是19点30分开始,我一般在23点熄灯休息。”
虽败犹荣的奥运之旅
参加奥运会马术三项赛,对于罗山和华天曾经是一个遥远的梦。
2004年的一天,在英格兰南部维尔特郡的一家老式酒馆里,华山、罗山和他的教练弗雷德里克斯夫妇围坐在一张木桌旁。“华天能参加奥运会吗?”华山的一句话,让周围人安静下来,大家都愣住了。
在欧美国家,要想驰骋在奥运会的马术赛场上,相当艰难。赛前的资格淘汰赛非常残酷,而时年不到14岁的华天还没有过一次国际大赛的经历。华天反问父亲,“怎么可能?”华山结合中国马术运动的现状和整个家族在运作这件事情上的优势,给罗山和华天做了详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是,只要华天能在奥运会前打到三星级,就有可能参加北京奥运会。当然,华天的“中国元素”是华山将要着重运作的方面。
时至今日,华山坦承,英国优秀的骑手比比皆是,很多骑手奋斗到40多岁都很难入选英国国家队参加奥运会。以华天当时的成绩,或许能入选英国国家青年队,但要入选国家队打奥运会,根本不可能。“奥运会前,世界排名在他之前的至少有9人,而只有排名最高的前5人才能入选国家队。”以中国人身份代表中国参加北京奥运会,成为华天一个最好的机会,至于国籍问题,在华山的“中国式智慧”面前迎刃而解。
那次谈话一周后,华天开始参加人生中第一次国际大赛。比赛前,华山交待儿子,面对媒体采访千万不能透露两件事,一是他要参加奥运会,二是不要说他是伊顿公学的学生。
华天14岁破格成为国际马术联合会注册职业骑手,打破了国际马联“16岁才可以注册成为职业骑手”的惯例。之后,他开始征战一系列国际赛事,为国际排名累积积分做准备。这条路走得异常艰辛。
“国际马联是根据一年内骑手参加的所有比赛(一星级最低,四星最高)中6次最高成绩之和累积积分排名。要想从三星级骑手晋升到四星级,需要在一年内取得国际马术三项赛三日赛(被称为CCI)一次有效成绩、国际马术三项赛一日赛(CIC)两次有效成绩。有效与无效界限分明,比如三项赛中越野赛超时20分钟成绩无效,场地障碍赛罚分超16分同样无效。华天在17岁时成为最年轻的三星级骑手,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打了20场三星比赛,拿了4项CCI有效成绩和7次CIC有效成绩。”华山说。
2007年3月1日,中国公布了最新一期的国家马术队名单,在所有18名骑手中,华天是唯一在国际比赛中取得名次、通过国际一星级和二星级比赛、成为国际马联注册的三星级骑手的。当时,只要他的马跟随他在6月30日以前参加国际三星级比赛,取得规定成绩,就能拿到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的入场券,但一个意外的问题出现了。
根据奥运会规定,参加马术比赛的骑手和他的马匹必须同一国籍,而当时,户口落在广州的华天还没有符合相应条件的马。一匹有经验的赛马价钱大概在150万元到450万元之间,选手一般要准备5到6匹作为备用。没有足够的资金成为华天参加奥运会的最大障碍。
2007年5月,受华天父母所托,北京石景山马术俱乐部为华天举办了义卖买马的活动。刘翔捐赠了战袍、张怡宁捐赠了球拍,众多体育冠军和演艺明星参与募捐,共筹集资金150万元人民币。就在这次义卖活动上,华天一家认识了广东商人江逢灿,得到了3000万元港币赞助。
2008年4月27日,华天在波兰帕立伯国际马联三项赛三星级三日赛中表现出色,其坐骑“CHICO”、“忽必烈”和“汉亭侯”分别以第二、第五和第七的佳绩,夺得了北京奥运会马术三项赛的参赛资格,成为最年轻的四星级骑手。根据国际马联最新的马术三项赛比赛成绩排名,华天排名第21位,他也是唯一获得资格排名的中国人。从各参赛队的名单看,只有9名选手的排名在华天之前。
华山说,在华天身后有一个专业团队,叫做“Team China”(中国之队)。如果说华天是这个团队无形的中心,那么这辆车牌号L888 HUA的重型卡车“马车”便是这支队伍实实在在的家。围绕在他周围的一个个人,才是真正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方。
团队队长西蒙·霍尔说:“我的头衔说明了我的职责,就是协调这个团队里的每一个人,让这个整体发挥出最高水平。如果没有这个团队,三项赛便无从谈起。这不是Alex(华天的英文名)一个人的比赛。”这个团队中还有专业的保健理疗师,不仅对马、而且对骑手的身体状态负责。还有马匹护理主管、兽医和钉掌师等专业人士,当然还有华天一直以来的两位教练——卢辛达和克雷顿·弗雷德里克斯夫妇。
华天团队成功突围杀入奥运会的马匹共有4匹,分别叫做“CHICO”(后来改名为“武松”,是华天参加奥运会时的正式坐骑)、“忽必烈”、“花木兰”和“汉亭侯”(关羽封号,应为“汉寿亭侯”),这些宝马的名字都曾是中国历史上战功赫赫的英雄。
要备战奥运,必须有足够的时间训练和比赛,伊顿公学这所严格甚至于有些刻板的学校在得知华天的特殊情况后,破例允许他每个周末离开学校去马场,并且同意他从2007年夏季开始休学一年,全力备战2008年奥运会。这在伊顿公学数百年历史上绝无仅有。
2008年7月中旬,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破天荒为华天举办了隆重的壮行会,包括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在内的100多位社会知名人士到场祝福。其中英女王外孙女、同为马术选手的莎拉偕男友为华天壮行。
3000万港币赞助、两年努力、10多亿人关注,中国人首次进入奥运会马术三项赛的尝试却止步于2008年8月11日早上9点35分。这一刻,19岁的小骑手华天在越野障碍赛翻越第8道障碍时突然出现失误:马失前蹄,他失去重心重重摔落在马前,所幸没有被受惊的赛马踩到。
那个瞬间,和罗山在附近观战的峦树注意到,身披中国国旗的罗山上身前倾,一言不发,双手攥紧了国旗的两翼。“作为了解这项运动危险性的母亲,此刻最揪心的事莫过于儿子的安危。好在华天毫发无伤。”华天的父亲华山,当时与亲朋好友及赞助商江先生坐在第三道障碍附近的帐篷中观战,谈到这次失误,他并没有太多郁闷:“马术赛中的偶然性太多了,一次微小失误都可能导致失败。第8道障碍可以说是所有障碍中最简单的一个,华天前面7道都完成得非常出色,真没想到在这么简单的障碍上出现失误。”而峦树和哈达铁认为,太想赢得比赛反而让华天在自己最擅长的项目出现无谓失误。“事后他说,不是马的问题,是他自己的问题。一个19岁的年轻人,能如此诚恳地面对和担当,这才是真正优秀的骑手。就像澳大利亚一位著名教练说的,马永远没问题。”峦树说。
华天自己对这次失利并没有看得太重——比赛已经结束,现在是聚会的时间了。8月13日所有比赛结束之后,由赞助商江先生出资,华天一家尽地主之谊,宴请了参加马术三项赛的所有各国骑手。8月26日,华天返回英国继续他在伊顿公学最后一年的课程。
而投资3000万港币帮华天打奥运会的广东商人江先生说:“很满意华天在奥运会上的成就,因为这毕竟是项非常困难的运动,而作为所有骑手中年龄最小的,华天表现得让人振奋。本来我们对他的赞助合同终止于北京奥运会,但是我主动提出继续赞助,至少到两年后的广州亚运会,很有可能延续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相信那时,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理解并喜欢这项充满游戏与不确定性的高端体育运动。”
韩壮壮,下一个华天?
相比中英混血儿华天,国内马术圈在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转向原汁原味“中国制造”的韩壮壮。这个中国马协秘书长成庆口中的“希望之星”只有17岁,身材修长、面庞清秀,还戴着眼镜。已有11年骑马历史的他在去年举行的马术场地障碍赛全国锦标赛和“西坞杯”全国马术场地障碍大奖赛上均夺得亚军,并代表中国参加了在韩国举行的国际青少年马术比赛,夺得第4名。明年,韩壮壮将赴英国上大学,并在那里接受训练和参加比赛,他的目标是2012年奥运会。
由于接受了系统基础训练,马匹配备不错,韩壮壮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名高水平的青少年马术运动员。韩壮壮现在已经拥有3匹自己的马,其中有两匹都是父亲为其购买的,另一匹则是赞助商提供的。
韩壮壮与华天很小就认识,小时候两人都在北京的石景山俱乐部骑马,两家人也很熟。后来,华天和韩壮壮先后到了香港,韩壮壮至今还记得华天带他去骑马的往事。韩壮壮自小在加拿大生活,也能说一口流利英语,加上两人年龄差不多,都爱好马术,因此有很多共同语言。“我和华天是一见如故。”韩壮壮说。
韩壮壮的父亲韩小京50岁出头,在北京的律师圈子里算是有分量的人。他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负责公司的融资、上市等业务,和很多知名大公司的老板是好朋友。现在他的身份不仅是律师,还是西坞马术俱乐部的大股东,和儿子一样算得上是马圈里人。12年前,当他在石景山马术俱乐部带点强迫地将当时6岁的儿子抱到马背上的时候,他没想到,马术会成为儿子的最爱。
本来,马术是韩小京对儿子素质教育的一个选择,他希望儿子变得富有爱心、勇敢、有胆量,而“练习马术可以培养他吃苦的习惯”。在韩小京看来,马房里味道很大,儿子学骑马,那些备马、刷马、喂料的工作都要亲自动手,娇气的孩子能在这里变得更平实。
儿子开始学骑马时,韩小京还没把马术当回事儿;随着儿子喜欢马术的程度不断加深,他先后为儿子买了几匹马,从小马、中马到大马。后来,石景山马术俱乐部从国外买马,因缺少资金,韩小京帮着垫付了钱,俱乐部没有钱还他,只好把几匹马送给了他。就这样,韩小京稀里糊涂地拥有了很多马。
现在,马术在韩壮壮脑子里扎了根,不仅扎根,还想开花结果。“我想将来有自己的一块地,我自己来整。”韩壮壮所说的“这块地”,是指他的马术职业前景,“到那时,我可以骑马,还可以建自己的马场,育马、调马”。
韩小京并没想过让儿子成为专业的马术运动员,但是随着韩壮壮陆续获得好成绩,情势发展完全超乎他的预料。目前,韩壮壮已经准备签约上海队,成为上海马术队的一员,和中国奥运会骑手张滨一起参加2009年全运会,并有可能参加2010年广州亚运会。不过,成庆表示,和其他中国骑手一样,韩壮壮十分欠缺国际大赛的经验,为此,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批准他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比赛。
据悉,江逢灿正在和中国马术协会协商建立一个马术基金,其宗旨是着眼于未来,帮助更多骑手到国外培训和参赛,奖励那些有志献身马术运动并做出成绩的骑手和相关人士。这个基金将采取成立理事会的形式,在中国马协和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下,建立规范的财务监管制度,为中国马术打造长久的输血机制。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基金中来,中国马术协会正计划和华天所在的英国贵族学校“伊顿公学”建立联系,由伊顿公学每年为中国马术协会预留一定的名额。为中国马术基金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士,在符合入学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输送学生进入这所著名的英国贵族学校学习。
“不过,这只是我们的设想,还需要进一步落实。”成庆说。■
峦树:马术在民间
出生于青岛音乐世家的峦树爱好很多,拉小提琴、踢足球……不过,“骑马,而且一定要骑一匹黑马”,是他从小就有的固执梦想。直到身为黑豹乐队成员之一的峦树有了积蓄,梦才有了开始的地方。1988年,峦树和朋友——俄罗斯族小伙子巴那,在石景山租了一小块地,建起了自己的马场,“面积很小,七八亩的样子,条件非常简陋,破破烂烂的,马也是又瘦又矮”。
不过,第一次骑马的感觉还是让峦树陶醉。为了照料马场,峦树搬到马场与马为邻。那时他没车,有演出的时候就坐地铁去市内,演出完了再坐最晚一班地铁回马场。
“但那时候只是单纯骑着玩,直到一次看哈教练在体育学院带马术运动队比赛,这才知道原来骑马并不是简单的只属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运动,它强调‘人马合一’,很有挑战性。”
1992年,峦树和巴那开始更大的投入。他们在老山看中了一块20亩的地,这次有了马房、单独的马厩、工人、会所、休息室,弄得像模像样。“这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石景山马术俱乐部。”那时候看马术比赛、骑马的人非常少,然而,峦树已经把自己住的地方变成马术资料图书馆和看国外马术比赛录像的放映厅。
在那段日子里,他和几个朋友在石景山马术俱乐部没日没夜地疯狂训练,没有专门的教练辅导他们,自费请哈达铁——当时中国最好的马术运动员;觉得国内的马术环境不够好,自费到澳大利亚学。直到今天,峦树说起当年的刻苦劲儿,仍有几分自豪,“绝对是按职业运动员——不,应该说专业运动员的标准,因为我毕竟没在马术上赚过一分钱——训练,练得相当苦,一天到晚好像除了骑马就没别的事。我还是中国第一个到国外去学马术的”。
从一开始,石景山俱乐部就明确了要做专业的马术竞技项目。1993年,峦树去国外买运动名马,因为钱少只能去澳大利亚,第一次买了9匹。“那时最贵的一匹马花了20万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俱乐部有了自己的专业马术队。
1993年,峦树第一次参加马术比赛,骑的是一匹6岁的纯黑马“弓箭”,那是他最念念不忘的马。“当时,巴那从东北挑了一群马,其中就有这匹马,当时才1岁多。一大早,巴那放马,一大群马冲我的方向奔来,只有它跑到我面前,两只眼睛看着我,一点也不害怕。我当时就觉得这马跟我有缘分。‘弓箭’3岁开始训练,我每天都和它在一起,跟它讲话,给它打扫,它生病了,我住到马房里照料它。我演出回来晚了,经过马房,它会在里面喷响鼻跟我打招呼。”但是在1994年,“弓箭”状态最好的时候生病了,为了减少它的痛苦,最后不得不实施安乐死。“这一辈子真正记忆深的其实只有一匹马。”峦树留下了“弓箭”的蹄铁作为永远的纪念。
1994年,石景山马术俱乐部成为国内第一个能打全国比赛的马术俱乐部;1995年,哈达铁代表俱乐部拿了全国锦标赛个人第一;1997年第8届全运会,峦树作为石景山马术俱乐部成员之一,代表北京拿了马术障碍赛的团体冠军。
峦树说,1997年,俱乐部经济上难以为继,合作方的不理解给峦树双重压力。年底打算从上海回家过年时,峦树身无分文。“要不要商业化经营”成为俱乐部合作者之间最主要的分歧。“不可能所有人都像我只投入不求回报,但我也很纳闷,当时也在做经营,为什么还是亏。”他反思后得出结论,一是中国爱好马术的人口基数太少,二是来骑马的人的经济基础,经营服务理念达不到商业会员的要求。而与罗山的交往,在让峦树知道什么是“系统”的同时,也明白了马术在英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成熟的产业链,这是当时乃至现在国内尚不具备的。
1998年中国马术队为了备战亚运会,邀请峦树参赛,但当时年近30岁的峦树婉拒了邀请,重新投回音乐,俱乐部由擅长经营的从事旅游业的张业宁接手。这之后,无论负责人和股东如何变换,俱乐部一直维系下来。2004年,因为奥运会征地,石景山马术俱乐部搬到东窑,与原有的马场合并,租了500亩地,投入1000多万元更新了设施,改名为“西坞马术俱乐部”。2005年俱乐部重组,股东来自各行各业,有律师韩小京、从事广告业的李兵、搞影视的李苏、经商的关雄等,峦树也依然是股东。教练兼股东哈达铁说:“俱乐部一半是无马的会员,另一半是马主会员。他们把马放在俱乐部,由俱乐部饲养,草料费每月每匹马投入在3000元左右。调教马,请教练需要另外收费。从2006年开始,虽然没盈利,但是收支基本持平,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现在,西坞马术俱乐部已经连续几年承办全国性的马术比赛。去年,这家俱乐部被认证为四星级的马术俱乐部,英国的安德鲁王子还亲自到该俱乐部颁奖。■ 华天罗山奥运会项目马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伊顿公学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