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保健药有效吗?

作者:袁越

(文 / 袁越)

如果你人到中年,走路久了或者上下楼梯时膝关节会刺骨地疼,或者在电影院里坐久了突然起身,也会感到髋关节阵阵发疼。那么,你十有八九得了骨关节炎。

民间通常把骨关节炎叫做“退行性关节炎”。“退行性”的意思是说,这种病是关节使用过度造成的机能退化。医生会告诉你,得这种病说明你的软骨被磨薄了,失去了对关节的润滑和缓冲作用。于是,你的骨头在关节点上发生了骨对骨的直接摩擦,这能不疼吗?

怎么办?医生们遗憾地告诉你,这种病没有特效药,很难根治,只能慢慢保养。然后医生们大都会建议你吃一种保健药,主要成分为葡萄糖胺(Glucosamine)和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你上网调查,发现葡萄糖胺是合成软骨和关节润滑液的重要前体,硫酸软骨素也是软骨的重要组分。你记得在中学化学课上学过,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一定会提高产物的浓度。于是你得出结论说,补充这两种合成软骨的前体物质肯定会对软骨的再生有作用吧?于是你决定掏钱购买。好心的医生告诉你,这两种药在欧美保健用品商店里都有卖,价格比国内便宜,于是你便四处打听最近谁出国,请他帮忙带点回来。

上面这个故事听起来很熟悉,对吗?事实上,很多中老年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最容易得的一种关节炎,远比风湿性关节炎要普遍。

且慢下单!让我们来看一看医生们没有告诉你的一些事情。

首先,葡萄糖胺和硫酸软骨素在美国是作为保健药销售的,并没有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作为治疗骨关节炎的正规药物使用,因此它们不必通过临床试验就能在美国销售。但是,这两种药在其他一些国家被作为药物使用,因此很多实验室都对它们的毒性和疗效做过临床试验。

最早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的是这两种药的欧洲专利持有者罗达制药公司(Rottapharm),由他们资助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这两种药确实能够减轻骨关节炎病人的痛感。但是,一些独立实验室稍后进行的临床试验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这些试验证明这两种药和安慰剂没有差别。

安慰剂指的是没有疗效但却让患者误以为有疗效的药物。研究显示,安慰剂效应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安慰剂对于很多疾病的有效率竟然可以高达30%以上。因此一批科学家于1948年提出了新的临床试验法规,并逐渐被国际医疗机构普遍采纳。按照新的法规,所有药物必须经过“随机对照双盲试验”的检验才能被批准上市,这个新法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剔除安慰剂效应,找出真正有效的药物。

但是,同样是“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在具体执行的时候会有很大差别。比如试验对象的数量、判断疗效的标准、统计数据的处理方法等等都会对试验结论产生影响。就拿葡萄糖胺来说,不同的临床试验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果,消费者很难判断。面对这种混乱局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曾经资助过几名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国际上已经进行过的所有临床试验进行普查。研究者从浩如烟海的研究资料中找出了15个符合科学要求的临床试验,并用统计学方法对这15个试验的数据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他们发现,由制药厂赞助的临床试验其结果往往都是有效的,而独立机构做的试验其结果却都正相反。

这篇论文发表在2007年2月号的《关节炎和风湿病》(Arthritis & Rheumatism)杂志上。论文作者得出结论说,葡萄糖胺对于减轻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没有效果,而那些临床试验的结果之所以有差别,可能是由于研究者使用的葡萄糖胺来源不同,或者病人分组方式有错误,或者没有严格实行保密措施(双盲试验必须严格保密),甚至有可能是制药厂在分析结果时带有偏向性。

你可能会问,葡萄糖胺也许不能立即减轻痛楚,但它是软骨的前体,从长远看肯定能促进软骨的再生,减缓病情的恶化速度吧?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的阿伦·萨维兹克(Allen Sawitzke)教授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他招募了572名骨关节炎患者,对他们进行了“随机对照双盲试验”。他用测量患者的关节腔宽度(JSW)的办法来判断药物的有效性,结果证实葡萄糖胺和硫酸软骨素对于软骨的保养作用和安慰剂没有任何区别。

这个试验的结果刊登在今年9月29号的《关节炎和风湿病》杂志上,试验经费来自NIH的“补充及替代医学国家中心”。NIH的关节炎专家史蒂芬·卡兹(Stephen Katz)在评价这个试验的结果时说,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骨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疾病,与病人的年龄、性别、遗传、肥胖程度和关节损伤等因素都有关系。

主流医学界认为,磨损并不是造成骨关节炎的唯一原因,某些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和痛风)、肥胖、遗传因素以及关节损伤更有可能是致病原因。因此,治疗骨关节炎更有效的方法是休息、减肥以及适当的体育锻炼。锻炼不但能够帮助减肥,而且能强化关节附近的肌肉群,减轻关节受到的压力。■ 骨关节疾病健康临床实验药品硫酸软骨素安慰剂保健药骨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