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眼睛变棕而亡

作者:何潇

(文 / 何潇)

他因眼睛变棕而亡0( 保罗·纽曼 )

1987年,保罗·纽曼(Paul Newman)获得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这一年他62岁。让他获得肯定的是其在马丁·西科塞斯1986年执导的《金钱本色》(The Color of Money)里的出色表演。在电影里,保罗·纽曼带领汤姆·克鲁斯一路转战,老混混儿教会了青葱帅哥两件事:球如何打,以及钱如何说话。戏里的老球痞语调沧桑:“我已经25年没打球了。”而作为1961年《江湖浪子》(The Hustler)的续集,“25”的出现让人怀疑这并非只是言辞上的巧合。导演马丁·西科塞斯此时说,《金钱本色》可能将是他拍摄的唯一续集,尽管这个续集并不十分“纯正”。所谓的不纯正,并非指导演易了人,或故事缺乏延续性,而是:其他续集都是“钱在说话”,但在《金钱本色》,是“纽曼在说话”。

是时的保罗·纽曼或许可以用比《金钱本色》里的艾迪·菲尔森(Eddie Felson)更沧桑的语调来发表获奖感言。从1959年因《热铅皮屋顶上的猫》(Cat on a Hot Tin Roof)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提名,到1987年最终获奖,这28年间,他经历了7次提名,以及随之而来的7次失望。但最终,保罗·纽曼缺席了这次给他颁奖的典礼。在过后的小型庆祝派对上,洛丽泰·扬问他得奖的感受,保罗·纽曼的回答冷静得近乎冷淡:“这就像追求一位美丽的女人80年,最终她接受了你,而此时你说:‘对不起,我已经累了。’”实际上,确有人以“冷漠”形容过保罗·纽曼,为此,他的回答是:“有人说我冷漠,其实并非如此,我只是警觉而已。”

在前一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保罗·纽曼获得了终身成就奖,这个奖一直被媒体和圈内人笑称为“退休人员成就奖”。另一个笑话是玛琳·黛德丽说的,叫“死亡奥斯卡”。这个笑话讲的是,对于那些未获得过奥斯卡奖的老演员,如果某一天奥斯卡奖忽然颁给了他们,他们就应该知道,自己离死亡不远了。加布里埃尔·安南在1985年2月14日的《纽约书评》上发文说,此时的玛琳·黛德丽大约八十三四岁,“已经到了非常爱讲笑话的年纪”。

一个显见的事实是,“死亡奥斯卡”的笑话在保罗·纽曼身上失效了。1997年,他又一次得到了奥斯卡奖的提名,颁奖礼上,他开起了玩笑:“我太激动了,现在我也上了名单,或许我可以因此而得到一个工作。”在此后的10年里,他依然精神矍铄,持续演戏,并从未失掉他爱讲笑话的个性。待他到了玛琳·黛德丽那样爱讲笑话的年龄,身体上的变化最终击垮了他:2008年9月26日,保罗·纽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逝世,享年83岁。

去世的前一年,保罗·纽曼宣布息影,媒体报道了他身患肺癌的消息。在其50余年的从影生涯中,他出演过60余部电影,9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1次获奖。保罗·纽曼也担任导演和制片人。1968年,凭借其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巧妇怨》(Rachel,Rachel),他说服了以口味刁钻著称的纽约影评人协会评委,被授予最佳导演称号;次年,获得第26届金球奖最佳导演奖及第4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此外,保罗·纽曼还演出舞台剧,其舞台生涯从参演百老汇舞台剧《野宴》开始,半个世纪后的2003年,他因《小镇》中的出色表演入围东尼奖。在其去世后一个礼拜,纽约时代广场及百老汇的舞台剧场一齐熄灯,以此表示对他的追悼之情。

他因眼睛变棕而亡1( 1963年,保罗·纽曼(左)在《原野铁汉》中扮演了玩世不恭的赫德 )

9月27日,《纽约时报》发文悼念这位20世纪最伟大之一的演员,称他为“好莱坞的磁力提坦”。讣文中说,他是一个雄心勃勃并富于才智的演员,是一个工于自身技艺的热情学生,他实现了多数同辈所不可企及之事,超凡的魅力让他在垂暮之年仍是好莱坞的大明星,即使他给自己的定义不仅仅只有好莱坞。

好莱坞不是保罗·纽曼的全部。他爱车如命,同时也是一名赛车手,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一直效力于鲍勃夏普车队,甚至一度拥有自己的车队。70岁时,他所在的车队在国际比赛里夺冠,并被写进“吉尼斯世界纪录”。他还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食品公司,全部收入用于慈善事业,为此,他设计了五花八门的捐款项目,其中最有名的是为重病儿童组织的夏令营,名字来自《虎豹小霸王》里的土匪帮——“墙洞帮夏令营”(Hole in the Wall Gang Camp)。今天,“墙洞帮夏令营”已经走出美国,在爱尔兰、法国和以色列都设立了分部。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不晓得保罗·纽曼的江湖背景,只知道这是一个富有且善良的老头。

“保罗·纽曼是真正的酷男,他令所有男人想成为他,所有女人都爱慕他。他是一个经典的美国偶像、一个才华横溢的演员、一个黄金时代的标杆、一个慷慨且行事谨慎的慈善家。”在其逝世后,阿诺·施瓦辛格这样评价他。

保罗·纽曼自己大约不会使用这样的措辞。“我始终是一个有性格的演员,只是看起来像小红帽罢了。”在其1986年撰写的名为《试验他自己》的文章里,普利策获奖者、著名专栏作家莫琳·窦德(Maureen Dowd)引述了保罗·纽曼的话。

想要证实这句话一点也不困难,你甚至只需看一眼1958年《热铅皮屋顶上的猫》的剧照。在这一组可名列电影史上最著名剧照之一的照片里,人们看到伊丽莎白·泰勒婀娜地倚在金色的大床上,管中窥豹的人大约要以为这是一部阿瑟·米勒。而此时,在伊丽莎白·泰勒的右边,保罗·纽曼出现了,富家子大理石雕出来的脸上堆积着无视与不屑,手里的拐杖握得像一把步枪——人们马上发现,这是一部田纳西·威廉斯。

与他搭档的伊丽莎白·泰勒此时说,一开始,大家都以为他是靠脸蛋吃饭的漂亮小子,但很快所有的人都发现自己被骗了,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有意味的是,几十年后,老帅哥改变了另一个被人认为想靠脸蛋吃饭的漂亮小子。汤姆·克鲁斯后来说:“那个时候,人们对我的印象就和保罗·纽曼刚出道的时候一样,是一个想靠脸蛋打天下的傻小子。但是与纽曼的合作完全改变了我,所以我接下了奥利弗·斯通的《生于七月四日》,我要向别人证明,自己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

在好莱坞,很少有明星像保罗·纽曼一样,偏爱选择性格不完美的人物:在《原野铁汉》(Hud)中,他是玩世不恭的赫德,一个拥有粉色凯迪拉克却依然无所寄托的家伙;在《铁窗喋血》(Cool Hand Luke)中,他是罪犯卢克,说话时带着冰刀,“我们的问题是沟通的失败”;在《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中,他出演了自己从影史上最为著名的角色——劫匪头目布奇·卡西迪,与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搭档无间,在19世纪的美国西部小镇上劫富济贫;在《江湖浪子》和《金钱本色》中,他又成了坑蒙拐骗的快手艾迪……甚至在其电影谢幕之作《毁灭之路》中,保罗·纽曼依然是老奸巨猾的坏蛋头子,汤姆·汉克斯做出的一切让小男孩心碎的事,全出于他的支使。

“当角色合适的时候,纽曼无可匹敌。”1977年,电影评论家宝琳·凯尔(Pauline Kael)这样写道,“有缺陷的英雄最让他如鱼得水,他能表演与自己不同的人,比如拙嘴的笨蛋。了解他为人的人,看到他表演的邪恶堕落角色会感到难以置信。对他越了解,越感到难以相信。他的讨人喜欢具有传染性,没有人会不去喜欢保罗·纽曼。”

就像《纽约时报》评论的那样,如果说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和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被认作是目中无人的愠怒派美式叛逆,保罗·纽曼则更像个招人喜欢的反叛者。除去表演本身,保罗·纽曼无法抗拒的磁力来自其英俊的面孔、虎虎的生气,以及功不可没的湛蓝的眼睛。这汪漂亮得像9月天空、10月湖泊的蓝色,不仅让无数影迷自愿溺毙其中,更打动了导演理查德·布鲁克斯(Richard Brooks),特意将《热铅皮屋顶上的猫》从原定的黑白片改成了彩色片。这双蓝眼睛成了他的招牌,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被人称为“蓝眼睛的男孩”。

在这双迷人眼睛的光芒掩盖下,一切都显得不那么容易被人看见,这不仅仅是其几十年后才得到奥斯卡认可的演技,还包括其不动声色的机智,以及不甚张扬的幽默感。因为一个玩笑,保罗·纽曼与作家霍奇纳一道,以纽曼的圣诞沙拉酱私人配方起家,开起了食品公司,并十分成功。他将自己的头像印在罐头上,称公司成功的秘诀是“不知羞耻地获取利润”。他们甚至还以此出了一本名为《追逐共同利益中的无耻剥削:一对真正古怪分子的狂妄商业冒险》的书。书中煞有介事地写道:“商业的成功要素有三个,但我一个也不知道。”显然,这只是一个保罗·纽曼式的冷笑话。

另一个冷笑话更为有名。“我给自己写了一个墓志铭。”保罗·纽曼说,“这里躺着保罗·纽曼,他因眼睛变棕而死亡。”■ 电影剧情片美国电影眼睛变棕金钱本色保罗·纽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