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传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贝)

巴菲特传记0( 巴菲特与《滚雪球》 )

至少已经有50个人写过关于巴菲特的书了,现在又出了一本关于他的传记。作者艾丽丝·施罗德用了5年时间,跟巴菲特交谈了2000个小时,采访了他的250位朋友、家人和同事,巴菲特也向她提供了很多私人文件。

书中说,巴菲特小时候是一个不寻常的孩子,沉迷于算术和一些神秘的研究。在奥马哈的教堂里,他会计算和比较那些赞美诗曲作者的寿命。因为阑尾炎在一家教堂医院住院后,他收集了修女们的指纹保存下来,以防其中有人干了坏事。

他从6岁就开始梦想挣大钱。《纽约时报》说:“他看着1美元,看到的是它加起来会变成的10美元(他直到晚年才开始做大的慈善活动,显然是因为这个原因)。1940年,作为生日礼物,10岁的巴菲特被父亲带去纽约。有的孩子盼望去马戏团或动物园参观,小巴菲特则希望去参观纽约证交所。”此后不久,他读了一本叫做《挣到1000美元的1000种方法》的书,他对一位朋友宣称他将在35岁之前成为百万富翁。14岁的时候,他送报纸挣的钱足够需要申报7美元的税款。

他对自己作为投资者的能力非常自信,以至于他认为,今天他手中的1美元到明天他就能把它变成5美元。他喜欢说年轻时购买一家加油站花了他大约60亿美元,因为如果正确地用那笔钱去投资他能够赚那么多。

除了他的天分之外,巴菲特还幸运地遇到了几位导师。一位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过他的本·格雷厄姆。从格雷厄姆那里他学到“市场先生是你的仆人,而非主人”。市场每天提供购买和出售股票的机会,但价格往往都没有意义。但偶尔它也提供低买高卖的机会。

巴菲特传记1( 巴菲特与《滚雪球》 )

他的第二位导师是他第一任妻子苏茜,教了他如何跟人打交道。第三位是《华盛顿邮报》的女总裁凯瑟琳·格雷厄姆,她教会巴菲特社交生活不只有樱桃可口可乐与巧克力碎片冰淇淋。

《每日电讯报》说:“虽然作者不愿意做出评论,但她显得既奇怪又英勇:把巴菲特放在了阿甘和安兰德的小说《源泉》的主人公忘我、个人主义的霍华德·洛克之间。这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却像一把刀一样刺穿世界。巴菲特的性格中有一些非常美国的东西:俭朴但并非看上去那样卑微,乐观但又无情。”

巴菲特传记2( 巴菲特与《滚雪球》 )

在一个晚宴上,主持人问在座的各位他们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巴菲特回答说是“专注”。艾丽丝说:“他排除了关注商业之外的东西的可能——艺术、文学、科学、旅行、建筑,所以他能够专注于他热望去占有的东西。”巴菲特的一位女性朋友有一次碰巧在凯瑟琳·格雷厄姆家的客房停留。这位朋友震惊地打电话对巴菲特说,卫生间里有一幅毕加索的真作,他回答说,他在那套客房里住过很多年,但从没有注意到那幅画。他注意到的是卫生间里有免费的洗发水。

很多投资者会挣钱,但很少有人会拿他们的职业开玩笑。在商界,是巴菲特的风趣使得他与众不同。他说:“我没有从父母那里继承财富,说真心话,我也不想要从他们那里继承。但是我在合适的地点和时间出生了,我中了卵巢彩票。”

艾丽丝说,在巴菲特的格言中,她最喜欢的是“紧张是优秀的代价”,还听到他说过“金钱加上勇气在危机时期是无价的”。

他好开玩笑的性格也感染了艾丽丝。巴菲特喜欢跟家人拿体重做交易。巴菲特认为他的儿子应该重182.5磅,一旦豪伊超过这个体重,他就得把农场总收入的26%支付给巴菲特。如果没有超过的话,他只需要支付22%。“在这笔交易上,巴菲特怎样都不会吃亏。他要么拿到更多钱,要么拥有一个更苗条的儿子。”

巴菲特比谁都更善于在商业上发现价值,但是他选择了把利用这些财富的责任交给了他身边的人。这部传记用几百页的篇幅告诉我们他怎样取得他的财富,但只用了不到5页的篇幅讨论最终他如何选择怎样使用这些钱。他向比尔和美琳达·盖茨慈善基金会捐献了370亿美元,是历史上金额最大的单次慈善行为。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他不是为了自我表现。没有一家音乐厅或非洲医疗中心会用他的名字命名。

到晚年巴菲特变得慷慨了,艾丽丝说原因之一是他的亲人的离去。他的妻子苏茜2004年去世,他开始理解什么才是对人们重要的。早年他不是一个很体贴的父亲,现在他要做出补偿。他说衡量成功的标准是真正爱你的人的数目。■ 巴菲特传记滚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