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货涨价之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任田)
上周去内蒙古旅游,当地接待为了让“大城市人”体会草原风情,给我们安排了到牧民家蹭饭。没想到牧民是该镇有名的百万富翁,不仅养羊还养猪,连灌我3碗“草原白”后直问:“你们广州的猪肉现在多少钱1斤?”问得我一愣。接着酒劲粉脸红若夕阳。
我真的不知道,打死我也不知道。只听说6月份涨到14元,乡下亲戚抱怨说连他们一直吃的6元1斤的猪肉也被勾得一路向上。后来7月据说排骨已卖过了17元1斤,上海的朋友打电话来说她家楼下的超市卖平价冻猪肉几乎引起小区暴动,可即便如此她也无动于衷,因为长期不开火,难道为买个便宜猪肉还要专程挽袖入厨不成?
做饭是多么不容易啊!吃完之后收拾又是多么烦啊!朋友哀号,我对此深表同意。独立N年来我统共做饭的次数可以限定在2位数,其中好几次是被朋友逼得没办法在家里请客。这世道,没有张屠户还非要吃带毛的猪了?我就不做饭,单位里个个如此,大家中午一起或订餐或饭局,也没说把谁营养不良饿晕在场。下班后觅食更依赖就近原则,楼下饭馆保安一见我的车就摆手收拾“雪糕筒”,亲得跟男管家似的,然后大摇大摆往熟悉的桌边上一坐,写菜经理就自动报上几个我们常吃的心水菜。一切真是太熟悉了,每顿可以控制在50元左右,敲敲桌子就过来人买单了,加上中午摊下来又20多元,一天最多70元已吃得滚瓜溜圆,——买排骨17元1斤还要洗还要腌还要煮……才一个菜。
方便面涨价对我没影响,因为我是从来不吃的;猪肉涨价对我稍有影响,因为饭馆也跟风涨价了,但后来又降了回去。至于是采用多放辣椒姜片葱段还是减少菜量的方法就不清楚了,大不了换菜就是。鸡蛋涨价对我没影响,因为涨价前我买的一盒鸡蛋现在还放在冰箱里,3个月往外丢一次,自己都觉得作孽。广东夏天好多地方发大水冲了不少菜地,绿叶子菜涨了些,不过洪水退了新一茬长出来价格又回落了。唯一对我有轻微影响的是蜜桃汁跟风减了50毫升分量,我每次喝完还要摇一下,好像就缺那么一口似的,好在有朋友又送我一只Hello Kitty小水壶,出门自己带水又够喝又环保又“秀”友情。比较郁闷的是房价涨得翻跟头似的,看来我越发没可能在近期住上大房子了,可好在我早年该出手时也出手了,不至于马上没地方住。
席间自治区王爷问百万富翁,两人各执一大羊腿,各端一皮酒碗,正酒酣耳热:“兄弟,最近有猪出栏吗?肉价过了这口儿可要回落了,下个月政府会回调,现在出栏减少些损失。”“谢谢领导关心,眼下没猪出了,上个月出栏150头,已经赚到了……不是还有羊吗?呼市的羊价16元1斤也没见人少吃,万物都有它的生长规律,一年一肥,不必强求……” 吃货涨价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