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唐家故事
作者:葛维樱( 唐鸿光 )
对唐绍仪故居有个误导。在唐家湾镇一下车,就能看到红漆的大箭头——“距离唐绍仪故居500米”,每走几步就有一个。顺箭头走到“共乐园”,其实是唐绍仪20年代回乡修的花园,并不是用来居住的地方。唐绍仪30年代就将它捐给了政府,当地人世代免票,是唐家村和后来的唐家镇人铭记唐绍仪的一个标识。偶尔有外地人掏10块钱买票进去,看看里面漂亮的荔枝林。对于唐绍仪家的后裔,唐绍仪的父亲唐巨川建造的唐家大院,才是唐绍仪曾经出生、娶妻和唐鸿光最终归老的地方。
转进一条小弄堂,深走几步,“唐绍仪故居”的牌子挂在门匾位置。外人要进唐绍仪故居,大多绕到院子侧面的小门。前院很小,70来坪,后面的四栋小楼排成一个“田”字。政府花50多万元修缮过的唐绍仪故居最鲜亮,不仅安置了一些古董家具,还有大照片和一些介绍文字,但不对外开放。
“这是我家。”尽管这么说,唐鸿光却对来客特别热情。他将唐绍仪故居用做客厅,电话和小书桌都摆在这里。“我家电话特好记。”然后用谱子唱出来。唐鸿光不会说粤语,满口的“京片子”,他特别认真地抱怨当地的天气和“白蚂蚁”,北京式的直白和坦诚在当地人看来是“诙谐”。
现年86岁的唐鸿光没有妻子和儿女,这在讲究家族、乡邻关系的唐家湾是个异类。唐家湾原属香山县,多姓唐。鸦片战争后,“唐家”开始出现在外国人的地图上。“到澳门船行10分钟,到香港1小时”。唐家湾出过100多个清末民初的买办,香港地区最著名的太古洋行的“总办”连续70年出自唐家湾莫氏。“唐绍仪祖上家族在本乡只能算得中产。”老镇长唐有淦说。招商局与开平矿的创办者唐廷枢,才是唐家湾第一个响亮的名字。1874年,14岁的唐绍仪也正是因族叔唐廷枢的保荐和同乡容闳的亲自选拔,成为留美幼童中的“第三批”。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唐绍仪受到袁世凯的重用,在辛亥革命中倾向孙中山,在南北对峙下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
对于唐家湾人,唐绍仪的总理身份是绝对的光荣,镇上的文化宣传栏还挂着唐绍仪的大照片。现在看上去略显破旧的小镇,路面竟是上世纪20年代用进口混凝土铺的,居民说都拜唐绍仪所赐。但是作为唯一的唐家主人,唐鸿光却对唐绍仪身上的各种说辞并不在意。“我对历史没兴趣。”唐鸿光对祖上的事显得特别冷静,每说起一个名字他都能把官衔和年月讲得很准确,却老是问:“说这些有意思吗?”对于唐绍仪,“老实说,我小时候见过他,但根本记不得了”。他对唐绍仪的生平故事准备了两句话:“一是唐绍仪当过朝鲜外交官,那时朝鲜还是咱们的属国;二是让印度承认西藏是咱们的,唐绍仪说‘我是来谈判的,要我签字,我不签!’这就是唐绍仪的两大亮点,我也是从书上看的。”
( 唐绍仪故居 )
唐鸿光对客厅里唐绍仪和政界人士的老照片没什么讲解,却把客人带到偏厅。那有一张他母亲带着两岁的唐鸿光在北京中山公园的合影。“我的母亲叫Lilian Zhao,高鼻深眼。”唐鸿光给客人拼单词,每个字母都拖得圆润好听,“我5岁前,家里是不说中文的”。唐鸿光的外公是“同盟会”元老赵仕北,曾任民国参议院院长。“外婆Marie是德国人,在美国与外公结婚,我小时候和外婆在北京生活。”照片上的中、德混血的Lilian穿着贴身套装,头上的小礼帽优雅地卷了个小边,是燕京大学的英文和音乐教师。“我生在北京,小时候我家在哪儿?南长街,北长街,南池子我全都住过。”“照片‘文革’全烧了。”唐鸿光仅存的两张照片,一张是与母亲的合影,“这是一个美国故交的后人送给我的,我留下了。还有一张,是我外祖父与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人的合影,我弟弟带到香港去了,后来又寄给了我”。唐鸿光把这张“同盟会”的合影捐给了博物馆。
唐鸿光的出身背景和传统的唐家湾人大不相同。“我父亲留学回来,在工务局、工程局做civil engineer。”唐鸿光记得母亲一个月能挣360块,“家里两辆小汽车,搬到哪儿都是花园洋房。”这是唐鸿光一生中仅有的几年快乐回忆。唐鸿光七八岁时,父母在经济上产生了纠纷。“我父亲生活比较享受,把钱都拿出来买车盖房子,母亲不同意,父亲就一个人去了广州,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在北京。”唐鸿光后来听说父亲在广东置了产业,遭到了日本飞机轰炸,“他正洗澡,裹了毛巾跑出来,结果所有财产只剩一条毛巾,他精神上受了刺激”。此后父亲杳无音信,年少的唐鸿光与唐家的亲戚朋友们也没太多往来,“对顾维钧倒有些印象”。顾维钧是唐绍仪亲自选定的女婿,唐绍仪为了迎娶第三任夫人吴维翘,让顾将原来定好的日期推迟两天,父女俩紧接着在上海虹口公园举行婚礼,成为沪上报纸的炒作焦点。
( 2006年的唐家湾 )
“唐绍仪在上海被刺杀时候,吴维翘在香港。”对这段有争议的公案,唐鸿光作为真正的后裔,与唐家湾人的着眼点不一样。在《唐家湾志》等史料中,大部分记载都指向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误杀,特别是采纳了1986年第一次唐绍仪研讨会上沈醉的发言,孔祥熙写给唐绍仪让他去日本人处探口风的信件也被披露。唐鸿光最关心的却不是晚节问题,他说,“吴维翘结婚的时候就有三个条件,一是不能留胡子,二是要掌握经济大权,三是不能再娶小的”。吴比唐小30岁,唐绍仪去世后,吴氏在香港打官司,得到了所有财产,而长房、二房和小妾的后代却什么都没分到。这使唐绍仪的后代们矛盾重重。唐鸿光和长孙唐平,以及其他各房的几个子女都有联系,他屡次想调解其中关系都失败了。“我平时不和他们主动联系,都是他们联系我。”唐鸿光希望能化解怨恨,“但是长子唐榴做过蒋介石政府驻夏威夷的大使,有个妹妹就说哥哥是认贼作父。”6子12女的恩怨无法消弭。
这些事情唐鸿光在改革开放后才得知,但他早知道唐家已无法庇佑自己。断掉了父亲的联系,母亲因是美籍逃到乡下避难。唐鸿光1942年考上了上海的大学,但是和母亲失去联络使他没有经济来源。唐家湾人的生存法则是,寻求老乡的庇护和帮助,唐鸿光自小生长在一个复杂的家庭里,现实而独立,辍学在上海药厂打工。“我现在还会消毒、给药包装。”唐鸿光笑着说,唯一像公子哥的习惯是一辈子不愿意管钱,更不愿意算账。
( 1932年,共乐园的观星阁 )
唐绍仪在官场上是出名的阔绰,有传说他的雪茄烟都是论根以黄金换取,做事情讲究排场,动辄连房屋都送给朋友。唐鸿光却对这些毫无兴致。“再怎么富裕也是王谢的故事,说起来我都觉得不好意思。”唐鸿光说,唐家的三儿子唐柱的后代曾拿出来一副眼镜和一根拐杖,“我说你捐给博物馆,他们居然想要钱。你怎么证明这断了腿的眼镜是唐绍仪的?”后来价钱没谈拢。“拿着眼睛和拐棍,好像拿了什么尚方宝剑,还要在珠海这里安排工作。”唐鸿光学着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在房间里转了几步,“我给了路费,他们回去了,没过多久又要来,而且直接把票都买好了。我说你来,我不接见!他说他有产权,我说除非你找文化局,不然我不给你们开门。”唐鸿光说起来气得声音发颤,“这都是家丑!”
唐鸿光的母亲1948年带着弟弟去了台湾。“我母亲和许寿裳是‘女子文艺会’的朋友,许力邀她去台湾,结果她去了台湾才知道,许寿裳已经被杀了。好在她在台湾的学生帮忙,又结识了宋美龄,后来也不知道是给蒋经国还是哪个蒋家人教英语。”唐鸿光其实并不很清楚母亲在台湾的生活,“反正她长得中不中、洋不洋,中国人有个新奇态度对她”。同年,唐鸿光自己终于再一次考上大学。1952年从辅仁大学毕业后,唐鸿光去安徽一个学校教书,1955年与一个俄罗斯籍女子结婚,“不到半年,我就被打成右派了。她就放弃了国籍,做无国籍难民跑到澳大利亚去了。”他看得开,“人家一看你,又是德国血统,又是台湾亲戚,还和唐绍仪这个大反动派沾亲,我简直成了外星人了。”
( 1929年,唐绍仪看母亲陵墓而建的望慈山房 )
因为下放,唐鸿光1963年回到老家唐家湾。唐家大宅的4座小楼里,有一座属于唐鸿光的爷爷。“我的名字也在产权证上的,我见过。”但是当时住在楼里的八叔一家不愿意让素未谋面的外乡人住进来,唐鸿光只能睡前厅地板。“我每天上山砍柴,160斤柴,背下来卖钱。”1963年到1965年是“管制期”,不能工作,唐鸿光的母亲就每个月托香港的小儿子给唐鸿光寄生活费,“但是过了管制期我也找不到工作啊,到处受歧视。她不了解大陆情况,一分钱都不给了”。
“知道龙马公司吗?”唐鸿光很自豪地说,“我弟弟是那里的导演。”龙马公司是香港最大的电影公司之一。“我母亲带着弟弟去香港玩,见了胡蝶。胡蝶原本姓唐,虽然不知道是哪房亲戚,据说我们这辈叫她姑姑是不错的。其实我弟弟长得没我好看,但是胡蝶说,小孩子会讲普通话,留下来做个演员好了,后来他就副导演、导演做得很成功。60年代江青邀请‘香港爱国艺人’来北京参观,他还顺便捎来《基督山伯爵》这种录像带。”
( 唐绍仪 )
1979年唐鸿光平反,他离开了唐家大宅,58岁被安排在珠海市一中教英语,一年后因为心脏病发病退。“弟弟的两个儿子都去了加拿大,现在他们都移民过去了。”80年代以后,唐家宅院里的人陆续搬走,唐鸿光在珠海市分到房子,却越来越想搬回老宅子,他说,“我觉得自己一直在流浪”。
唐绍仪在1929年68岁时回到中山县(原香山县)做县长,但其实并没有彻底归隐,他不断往来于上海、香港和广东,在各种政治势力间斡旋。唐氏大宅因为唐绍仪声誉日隆而不断翻修,1929年被修成现在能看到的样子。唐绍仪虽子女众多,并没有留在唐家湾的。元配夫人和唐绍仪在朝鲜娶的朝鲜族夫人过世较早,妾也没有分得遗产,长孙唐平是美国西雅图波音公司工程师。最后一位夫人吴维翘由伍廷芳介绍给唐,2004年在国外去世,享年103岁。唐绍仪在上海被刺杀的公馆,现在杂居着普通居民。
唐绍仪之死
唐绍仪之死一直是民国谜案。刺杀唐绍仪的凶手谢志磐也是广东人,曾受陈济棠追杀,被唐绍仪藏在唐家祠堂。谢是国际通讯社社长,与唐绍仪交往较多,所以唐绍仪的警卫和仆役都认识谢。谢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收买后,知道唐喜欢古玩,就以兜售古玩的名义,求见唐。唐见熟人向来都会让家人回避。两只箱子一只装花瓶,一只装玉器,玉器箱的底层有一把外国特制的中国式小斧子。唐绍仪一面看货,一面差仆人上楼取钱,谢随即抽出斧子,向唐头上砍去。唐绍仪被砍倒在沙发上,仆人发现时,斧子还嵌在头上。送医院后死亡。
被刺前几日,唐的一位女婿为土肥原带路并翻译,秘密拜访唐绍仪。由于局势紧张,唐将家人大部分转至香港,自己却在上海的法租界里徘徊,声称要回唐家湾却迟迟不动。当时日本人正在寻找傀儡执政者,而对于日本一再发表拉拢唐绍仪的言论,唐却没有否认,这使本来就站在唐绍仪对立面的蒋介石更心存疑虑。唐被刺后,重庆政府给予公开褒奖令和5000元安抚金,但一种说法,就是唐绍仪正在成为准汉奸。1986年第一次唐绍仪研讨会上,唐绍仪的女儿唐宝出示了一封据称从母亲吴维翘手中得到的信,原文是英文打印稿,大意是孔祥熙希望唐绍仪与日本人接触,唐绍仪是应重庆当局要求接见了土肥原。唐家湾的老人们说,凶手谢志磐后来流亡海外,出于羞愤自杀。 故事香港父亲唐绍仪唐家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