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理财(43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消费·理财(431)0自由撰稿人纳税问题

一个自由撰稿人,并没有与报社签订雇佣合同,他可以向该报社自由投稿。因此,他的个人所得税是按照“稿酬所得”来计算缴纳的。按规定,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纳税的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实际税率为14%。若一个月报社支付稿酬8000元,完税后收入是7004元;若按周支付,一周2000元,每周扣除800后再纳税,每月收入7328元。

一个月收入8000元的记者要按薪金、工资所得来纳税,同时享受一定的保险免税,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为1600元,假设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总额为500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805元。

自由撰稿人若与报社签署写作合同,与报社之间就有了一个约定,带有劳务服务的性质,劳务收入也应该按劳务报酬项目计算个人所得税。8000元要缴纳1280元。■

银行估值

银行估值,通常以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来衡量,一个反映股价与盈利能力的关系,一个反映股价与净资产的关系。目前香港地区上市银行平均PE和PB为16.7倍和1.89倍,美国上市银行平均PE和PB为13.4倍和1.47倍,而A股上市银行2007年的平均PE和PB分别为28倍和3.7倍。A股估值接近花旗和汇丰历史估值上限。花旗银行在过去10年间,PE最高估值为30.6倍;汇丰银行过去14年间,PB最高估值3.6倍,花旗银行在过去10年间最高PB估值4.9倍。

市值规模看,中国银行业已经跻身世界强手之列。工行、中行和建行分别位列具有银行业务的世界主要金融集团的第二、第六和第七位。总市值分别是花旗的96%、74%和67%。■

消费·理财(431)1黄金离700美元一步之遥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最高到达693.45美元/盎司,创出自去年5月份以来的11个月新高。市场人气高涨,很多人认为现货金价将很快突破700美元/盎司。国内金银价也全线上涨。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也收盘于170元/克以上。

原油价格维持在64美元/桶以及美元/欧元走低都是黄金良好的支撑因素。美国经济指标显示,美国经济疲软,美元已经步入中期疲软之格局。这对与美元走势高度负相关的国际黄金价格构成强大支撑。美国房地产不景气,引发的抵押贷款危机波及到整个经济运行。这也提升了既有货币功能又有储备功能的黄金的价值。另外,油价下跌的空间将有限,具备避险功能的黄金将愈加受到追捧。

虽然俗话说“盛世买古董,乱世藏黄金”,可因近期黄金价格的坚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转向金市投资。业内预计,未来10年,国内金银投资年成交量会在3万亿元以上。■

消费·理财(431)2行长的薪酬

美国高管薪酬10年普增3倍,2005年美国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平均收入是普通工人平均收入的369倍,1993年是131倍,而1976年只有36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也在上涨,尽管绝对数值不能跟美国比,但增幅惊人。

2003年上市公司高管最高年薪平均值为19.9万元,比2002的15.7万元增加4万多元,比2001年的12.66万元增加了7万余元。高管薪酬最高的都在金融保险业。刚公布完2006年年报的8家A股银行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中,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以446.18万元年薪居各行长之首,深圳发展银行董事长法兰克·纽曼以995万元年收入成为董事长中的首富。虽然高管收入的绝对值没法和美国同行相比,如果以高管收入与普通工人的年薪相比,则高管收入丝毫不落人后,假定普通工人年薪为2.4万元,则高管收入与普通工人的收入差距已处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

美式资本市场法则推广到全球的一个后遗症是:高管薪酬不可遏止地增长,贫富差距扩大。斯蒂格利茨甚至认为,不受约束的薪酬是在私下窃取股东财富。■

消费·理财(431)3黄金10年还是黄金3年?

无论是房子还是股票,富人永远有办法把穷人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原因就因为他们是富人,他们有智商,更有资本。住房一房改便节节上涨,成为富人的敛财工具。股改同样如此,还没彻底改完,股票已翻了两番。

众多市场人士认为,本轮牛市要持续10年。但在股改变现的假设下,就没有那么长的时间。既然本轮牛市的最大引擎是为上市公司资产增值而达到高价减持的目的而驱动的,故从2005年6月10日上证指数的千点起步起,用不了三五年就该结束。由于全流通后大小非减持分三步走:第一年5%,第二年10%,第三年100%。从2006年5月大小非开始流通算起,实现百分百全流通最早必须在2008年。但绝大多数股票都是在2006年完成的股改,若以3年为期,2009年才是绝大多数股票可以百分百变现的日子。

大股东难道没有企业家精神,持股一辈子?只要看看这些上市公司当初为上市“跑会”的热情就知道了。三一重工的高管曾承诺终身不售,但还是因股价太高太诱人而出售了。■

交强险,暴利险

因为有“交强险业务拉动”,国内两大保险商“一个在2006年营业额增长了53.36亿元”,另一个在一年内扭转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局面。保险业是否“借助公益事业获取暴利”?重庆市保监局最新统计数字显示,自去年7月1日到今年3月底,重庆市交强险保费入账是支出的8倍以上。而今年3月份,该地区简单赔付率仅为11.7%,比商业车险赔付率低了44个百分点。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交强险自2006年7月1日实施以来至年底,半年实现保费收入218.78亿元,占7~12月车险保费收入的39.5%。而这段时间,保险公司赔付不过130亿元,几乎才到保监会公布的218.78亿元的一半。

保监会称,2006年7月1日以前,在交强险的费率拟订过程中,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国内的财产保险公司的精算人员和产品开发的主要力量组成专门的项目组,也聘请了亚洲精算师事务所参与。可惜,这一原则上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险种却比盈利险种利润还高。■

消费·理财(431)4谁是大庄家

股市里真是怪事连连:怪事之一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出人预料地增长,从已经公布年报的1100家公司看,业绩平均增长了43%;怪事之二是上市公司成了慈善家,慷慨解囊,送股送红利的公司之多成为历年之最;怪事之三是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己成时尚,非公开定向增发如雨后春笋,以前增发大股东都是向二级市场圈钱,而今却成了肥水竞相流入外人田。

上市公司的业绩变脸和资产注入是股改后全流通时代股权增值的必然结果。股改前,上市公司是不关心二级市场股价的,眼瞅着自家公司业绩一落千丈,股价跌得一塌糊涂也麻木不仁。而今却对二级市场股价备加关注,不断发利好公告,就是死撑着不想让已经翻了几倍的股价掉下来,其原因无非是二级市场股价的波动关系到大股东手中大把的准流通股的价值。二级市场的股价就是无形的杠杆,股价上涨,手中有大量筹码的大股东能飞速增值,趁大小非解禁时高价沽售。无形中,大股东成了昔日的大庄家,靠着股市这个杠杆大笔套现。■ 理财与消费纳税自由撰稿人银行估值

上一篇: 纪念册(431)
下一篇: 生活圆桌(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