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圆桌(43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李开周,石头,美食品评员,于八,古十九)
人是铁,饭是歌
◎李开周 图◎谢峰
历数宋朝诸帝,还数宋仁宗最没胃口。仁宗的爸爸宋真宗,爱一口涮羊肉,每次招待北国使臣,必让太常寺整一大号火锅,火锅里清汤打旋,火锅外羊肉成山,他觉得他爱吃的人家也爱吃。真宗的爸爸宋太宗,爱一口炮羊肉,哪天馋急了,玉津园里挖一坑,上面炭火,下面羊腿,旁边的太宗流口水。太宗的哥哥宋太祖,爱一口烤羊肉,雪夜到宰相赵普家里做家访,和赵普烤羊肉串吃,赵普的媳妇敬上一壶酒,太祖吃着喝着,甜嘴甜舌喊人家一声嫂子。至于太祖的爸爸宋宣祖,我们闹不清他老人家爱吃什么,只知道他曾跟周世宗会师于寿春,周世宗嫌寿春的烧饼太小,要拔刀杀尽做烧饼的,亏宣祖劝住。宣祖很有可能是这么劝的:虽然烧饼的个头不算大,但上面的芝麻不少嘛。
到了仁宗,也不知肠胃天生的不好,还是连着祖辈几代吃下去,吃到他这儿终于把肠胃吃坏了。那御厨房汇集了无数掌勺的和切墩的,个顶个身手不凡,但是谁的作品都不能让仁宗满意。仁宗吃什么呢?半碗老米饭,几根腌萝卜,扒拉扒拉吃完,就抚着胃说:肚肚饱了。
仁宗没有口福,然而有内涵,他吃得虽少,却吃得高雅。比如说,生日宴会,仁宗居首席,群臣列两边,教坊司站在丹陛之下。宰相举杯敬酒,说一声happy birthday,那吹笛子的就悠悠扬扬吹一曲《延寿乐》。笛声中,仁宗吱儿吱儿地喝完,再赐宰相一杯,宰相谢恩,那弹琵琶的就叮叮咚咚弹一阕《倾杯乐》。程序走过,一齐就座,推杯换盏,好吃好喝,这时候黄钟大吕琴瑟和鸣,先来一段正宫调,再来一段中吕调,紧接着又是一段般涉调。酒到酣处,散乐坊出演杂剧,小儿队上前献花,女弟子作胡旋之舞,乐工们祝万寿之辞,仁宗大乐。只有细心的朋友才会发现,仁宗并没怎么动筷子。
别的皇帝吃饭,教坊司奏的是礼部旧谱;仁宗吃饭,教坊司奏的却是仁宗原创。仁宗写过54首曲子,让人在他独自小酌的时候演奏,那情调搞的,绝对能让您想起一张巨长的餐桌,餐桌前端坐一位打着领结的绅士,绅士优雅地握着酒杯,看红酒的飞沫一点点散去,有烛光,有萨克斯,有浓得化不开的情调,只是没有食欲。
1949年,黎锦晖没有离开大陆,1967年冬在上海逝世。他的作品从民国以来,因靡靡之音、黄色歌曲为名被禁了多次。现在,他被称为中国现代流行音乐之父了。
美食品评员
◎于八
美食品评员吃饭的时候身后得站着个服务生,因为他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刀、叉和汤匙的产地是哪里?名贵食材是在本地采购吗?主厨是爱尔兰人以前在伦敦开店为什么做的是法餐……他把餐巾仔细向内折了一角放在腿上,刀叉小心挪正,脊梁笔直两手放于桌上。我以为要开动了,没想到还有一套理论。
想方设法把几乎所有吃草的、爬行的、游泳的、蠕动的、蹦跳的……所有能生长、能拱出地面、烂在蔓滕下或藏在粪便中的东西都做成可食的,那是穷人的做法。比如他在越南吃过咖喱青蛙腿、碎蛇肉拌虾饼、焖蝙蝠,每一道耸人听闻的菜品端上来还都要强调能壮阳,这显然不上档次,高级餐厅不会这么干。高级餐厅会用别具一格的餐具来提升普通食材的品位。比如北京很高级的中餐馆紫云轩,为了烘托桃花形的草莓味冰激凌球,不惜砍下整棵桃树,再放到足以让桃树存活的水缸那么大的餐盘里,五颗小冰激凌球显得又娇小又珍贵。话说着,端上来开胃小菜,一高脚杯子的白米粒。虽然我知道开胃的都是finger food,但也不能真用finger吃,管服务生要小勺,人家笑眯眯地说:“米粒是装饰,开胃菜是插在杯边的两片薯片。”搭配开胃菜的是餐厅招牌鸡尾酒“BMW”,用Baileys、Malibu和Whiskey调和而成。
接下来的正经菜倒没什么稀奇餐具,都是大白盘子装着。但是我品尝到了有生以来第一块威士忌果冻,浇上鹌鹑蛋蛋黄的三成熟小羊排,芒果和芋头混合做的甜糕,撒着跳跳糖的巧克力饼,花椒味冰激凌。最后这个是作为“花椒冰激凌与椰奶泡沫搭泰国辣香米”的组成部分出现的。那个味道非常悠远。我想起了我的家乡,那是个海边小城,虾酱是饭桌上的常备菜,可以搭着来吃米饭、馒头、面条,但是一旦跟地瓜一起吃……那个非常混搭的辣香米就是这么个味儿。可美食品评员显得非常满意,一边频频点头,一边道出了“高级餐厅第二要素”:敢于将不搭界的普通食材混合,真正的化腐朽为神奇。效果我是见识了,其意义按美食品评员的话说:“厨师就如同技艺超群的魔术师,一张红桃A,一张方片七,帽子里一搅,飞出一群鸽子!”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常嫦的父母终于知道自己的女儿不适合打工,赚的还不够赔的,于是出资为常嫦租了个门面,她三天卖衣服,两天休息晒太阳。到了月底一算账,营业额没有房租高。但全家人心情都很平静,还在外面吃了一顿,纪念常嫦创业一个月。做生意嘛,不比打工,总是有赔有赚的。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