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富人物:万捷:从印刷到卖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邹剑宇)
( 到2000年,雅昌占据了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95%以上“拍卖图录”印刷市场 )
1980年高考,北京普通市民出身的万捷也在其中。当时万捷60%的同学在高中毕业后不参加高考,参加高考的学生当中有4%能上大学,总录取率不到2%。给万捷报志愿的时候,父亲选择了一个相对冷门的专业,就是刚从中央工艺美院分出来的印刷学院。万捷成为北京印刷学院的第一届学生。
“说起印刷,大家都认为是一个很土的行业,技术含量低、环境差,工作强度大,属于加工业。”万捷说,“最初,基本上都是印刷厂拥有出版机构,有印刷技术才有机会出书,跟现在正好是相反的。贝塔斯曼,过去是德国最大的印刷厂,现在已经是世界级的传媒公司。中国的商务印书馆也是这样。加拿大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属于‘魁北克世界’公司,该公司是加拿大最大的印刷企业。印刷和出版、传媒关系密切。”
有一本书叫《出版大崩溃》,讲到日本出版业下滑之后,印刷业没有崩溃,日本的两大印刷企业反而在增长,因为它们已经不是简单的加工企业,变成了信息交流中心。印刷技术在IT、互联网、文化、建筑、日用品、安全、金融证券业都有很深的应用,出版业不再是印刷的唯一上游产业。
万捷毕业后到深圳,1985~1992年在深圳中日合资的美光印刷公司,基本上每年提升一级,最后成为美光的董事厂长。这一阶段印刷业在中国朝气蓬勃,万捷离开美光公司后创立了雅昌公司。基于在美光的经历,雅昌的起点高于大多数民营印刷厂,“开始,也是有业务就做,年报、画册、说明书、海报什么都做。我经常对员工说:做企业一定要创造优势。创造整体优势方面,我们不可能跟上百年的大公司比,但是我们可能创造局部优势,之后在这个领域创造绝对优势”。
万捷选择的是艺术品印刷。“我自己从小喜欢艺术。从1994年,雅昌开始做拍卖品的图册印刷,把它当作专业业务来研究和投入。其他业务包括美术画册、文博古董、拍卖、建筑等也当作专业业务来投入。”到2000年,雅昌在这方面有相当规模,占据了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95%以上的“拍卖图录”印刷市场,“从1992年到2000年公司是打基础,磨炼质量的生存阶段。2000年之后,是怎么活得好,怎样活的战略规划问题了”。万捷于是开始考虑如何摆脱一个加工厂的形象。
1997年开始,雅昌开始使用电脑,至今公司95%的业务是数码印刷,5%的菲林还是客户自己提供。传统技术里用于晒版的菲林保存期只有半年,而使用电脑存储的图片、文字资料理论上永远都不会丢失。“书画界有句话:纸存一千,卷存八百。就是说八百年后,画卷就会风化,怎么修都没用了。但是数据可以保存下去。”万捷说。
最初雅昌只保存了自己印刷业务所用的资料,为此购买了3000万像素的相机、分辨率3.8亿像素的扫描仪,建立了自己的图片调色、印刷标准。1999年公司把这些资料做成了雅昌艺术网,印刷的资源在网络上可以作为宣传而不会浪费。网络盘活了电脑数据,更重要的是,雅昌在艺术品领域的多年积累成为信息时代宝贵的信息源,专业化的艺术品印刷技术变成了信息服务的门槛,万捷感觉找到了往上走的台阶,“雅昌变成了传统印刷+IT技术+文化服务,有成型的商业模式”。
每年秋天都是艺术品拍卖季,今年行情超过以往,雅昌艺术网第一次感觉到广告位的稀缺,网站首页内容两旁的空白全部被广告占满,视觉效果应该让以挑剔闻名的万捷非常不满,但他也没办法,广告客户几乎都是他的印刷主顾,想方设法都要找个位置。雅昌艺术网拥有全球最大的中华艺术品图文数据库,收录从1993年至今的所有拍卖信息,60多万件中国艺术品图片300万张以及拍卖资讯,涉及5万多名古今艺术家作品。公司还与靳尚谊等1000余位当代艺术家签约,管理其数字资产,并拥有3000多幅作品的著作权、摄影权。
雅昌的节点就在这些授权上。
“我的理论是,保护资源是数字化的第一个目标。很多画家,也许作品的照片都没有,有照片如果精度不够不能出版。办个展览还要去买主那里借阅、拍照,这些成本都很大。”万捷说,“如果是画的时候就拍好,调整画面效果、做好防伪,然后安全存储起来,再使用的时候就非常方便了。”
这些服务的同时,雅昌得到了很多作品的授权,类似于文字作品的版权。不同的是,艺术品目前最赚钱的是原作,所以雅昌的艺术品数字化管理是艺术家的额外增值部分,艺术家可以把它看成个人创作的推广。因此雅昌几乎可以免费或者用其他有偿服务得到授权,授权的进度和数量不是一般公司可以类比。
目前雅昌年4亿元营业额中印刷占了大部分,包括艺术网等其他服务收入是2000万元(但是利润率相当可观),这些业务的对象主要还是拍卖公司、艺术家等行业客户。万捷所说公司的上升在于那些版权,“艺术品是奢侈品中最贵的,一般人不敢买原作,价钱贵、真假不好辨。王中军曾劝说马云去买王沂东的人物画,马云掏出了300万元,第一次买画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王中军对马云说‘你买不到’,结果这幅画卖到了506万元。雅昌拿到这些画的版权之后,可以做高仿真印刷品,让艺术品从收藏、装饰变成装饰用的高档工艺品,那么我的市场就从行业面向了大众”。
这个市场理论上看起来前景很好,“比如地产公司要做一个样板房,他不知道选啥画,也不知道到哪里去选。新华书店?还是画廊?哪里是原作,一幅几万元。对于生活质量提高的居民来说,需求是同样的,他们也不知道在哪里去购买。以后他们可以来雅昌,在我们的图库里选择喜欢的作品,数码印刷可以做到定制、单独印刷”。鉴于雅昌在艺术品市场的品牌、印刷技术和作者及作品资源,万捷认为公司有希望在这个新兴市场占有优势,希望在3年左右做到销售额1亿元。一张两倍于A3纸的印刷画,万捷估计能卖到800元左右。
印刷画仅仅是商业开发的一个方向,做电子书,有偿数据库,还有其他如文具、服装、茶具上的印刷等等,拿到授权的雅昌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公司即将从加工商变成生产商,服务业里加入了制造业,从产业的下游走到了上游。
继续拿版权扩大图库是万捷最重要的工作:“艺术品的授权很艰巨,因为是一幅一幅谈判。”万捷说。接受采访时,万捷在准备去欧洲的行程,日程里包括到意大利谈了1000幅作品授权。日程之二是11月15日在英国见查尔斯王子,雅昌承制了曼联足球俱乐部百年历史图册,图册有44公斤,半米长半米宽的一本真皮包装。日程之三是与佳士得拍卖行谈判,成为佳士得艺术品拍卖全球(印刷)合作伙伴。
也许现在还不是雅昌的最佳上市时期。当它的新业务有了雏形,一个信息化的艺术品文化公司显然比一个印刷公司的概念更能得到投资人的青睐。■ 印刷资讯深圳印刷厂雅昌万捷印刷印刷工艺印刷行业印刷厂北京印刷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