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化油价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一虫)
近期国际新闻充斥着油价不断下跌的消息。截至9月21日,国际原油价格(WTI)已经从8月初79美元/桶的历史高价下落到60美元/桶,跌幅约为24%,创出6个月新低,基本上回落到了年初时的水平。9月份的前10个交易日,国外成品油(主要包括汽油、柴油)的价格也下降了10%左右。广大司机开始憧憬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下调。但不少分析人士只看到了国内炼油厂的扭亏机会。他们认为,目前立即调低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2001年10月,原国家计委《关于完善石油定价机制相关办法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国际油价短期上涨时不上涨,而在国际油价下降时不降或少降。”
尽管如今已是2006年,尽管“计委”已经变成了“发改委”,该文件的精神还在:近年来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变动滞后于国际市场(滞后时间通常在1个月以上),波动幅度也小于国际水平。国际原油价格(WTI)从2004年初的每桶30美元出头起步,当年年底就涨至43美元/桶,2005年底涨至60美元/桶左右,2006年5月份涨至70美元/桶,累计涨幅超过120%。同期,北京地区的90号、93号、97号汽油价格分别上涨了47.49%、47.18%、47.64%。显然,在两年多来的油价上升周期中,我国成品油价格的涨幅远远落后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涨幅。这导致炼油厂普遍出现亏损。2005年,占我国成品油市场份额约52%的生产商——中石化炼油事业部经营亏损35亿元,同比减少收益94亿元;占市场份额约40%的第二大生产商——中石油炼油与销售业务经营亏损198亿元,同比减少收益317亿元。
2005年,我国对进口原油的依存度超过42%。中石化当年加工的原油中有70%依靠进口,自供比率只有20%。中石油原油自给率为109%,若从集团采油、炼油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完全可以在成品油售价不变的情况下,内部消化掉原油价格的上涨:2005年中石油采油业务经营利润同比增长了779亿元。但在市场经济下,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中石化、中石油这两家海外上市公司长期充当“雷锋”。再者,国内是一个统一市场,这两家公司的成品油售价不可能有大的差异;如果中石油采油、炼油的利润总额大致维持不变,意味着它的成品油售价可以不涨价,但也意味着中石化炼油业务亏损额会数倍扩大。1吨原油约等于7.35桶,通过炼厂加工,大约可以生产出等量的油品,其中55%左右是汽、柴油。中石化2005年加工原油的平均成本约为3064元/吨,炼油毛利约为79元/吨,国家财政补贴69元/吨,各类费用、税收合计约为588元/吨,经营亏损为26元/吨;2006年上半年,平均成本约为3654元/吨,炼油毛利为-93元/吨,经营亏损为237元/吨。在没有财政补贴的情况下,若要达到盈亏平衡点,中石化炼油厂2005年、2006年上半年的汽柴油均价应该再分别上涨大约5%、10%。
在目前的成品油定价体制下,出于支农的考虑,柴油消费者获得的补贴力度高于汽油。假设进口成品油完税价高于国内零售中准价的部分为补贴,今年8月份我国汽油、柴油的补贴分别约为0.6元/升、0.9元/升;9月初,国内外的汽油价格已然接近,柴油补贴却仍然高达0.5元/升左右。跟国外一比,国内柴油轿车的车主们该偷着乐了。话说回来,人为地通过补贴来平抑油价,不利于促进节能、环保。随着经济开放的不断深入,“地球变成平的”,国内外成品油价格的并轨应是大势所趋。况且,假使原油价格跌回到40~50美元/桶以下,国家也会启动征收20%~30%以上的燃油税。换言之,您别指望汽柴油价格会大跌。■
炼油厂盈亏平衡点时,
原油价格与汽油成本的粗略换算
国际原油 汽油 汽油
价格(桶) 成本(升) 零售价(升)
40美元 2.22元 2.97元
50美元 2.86元 3.83元
60美元 3.37元 4.51元
70美元 3.88元 5.20元
(说明:未考虑原油运输成本、炼油厂合理利润。汽油运输配送成本及批零毛利合计设定为10%,增值税17%。按汽油1吨=1355升换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7.93∶1) 汽油能源油价数字化原油柴油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