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连锁大并购开局

作者:谢九

(文 / 谢九)

家电连锁大并购开局0( 百思买是全球家电连锁业的老大,2005年销售收入将近300亿美元 )

一个愿买 一个愿卖

7月25日晚,国美电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以“换股加现金”的计划收购永乐电器,每1股永乐股票可换0.3247新国美股票以及0.1736港币现金,总对价为52.68亿港元,这样的对价安排既保证了永乐股东的利益,也使国美股东的利益不至于摊薄。两家公司合并之后,营业额超过500亿元,门店达到650家左右,虽然和美国家电连锁巨头百思买(Bestbuy)公司300亿美元的规模相距尚远,但是在国内已经稳居龙头地位。

在这场家电连锁行业的最大并购案中,外界多以“春风得意”来形容黄光裕,对于永乐电器的董事长陈晓,则冠以“失意者”之称,事实上,对于黄光裕和陈晓而言,这次并购并没有失意者。资本市场对这次收购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7月26日,永乐的股价大涨11%,国美的股价也上涨8.66%,这和3个月前永乐收购大中电器之时大不相同,当时永乐的股价大挫20%。

黄光裕对这次合并谈了四条原则:“第一,合并条件给双方的股东带来了很高的价值;第二,这次合并对我们的业务来说是迈出了一个具有变革意义的事情,确立了扩大后集团在中国家电零售市场上的明确的领导者地位;第三,这次合并使我们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快速发展我们的销售网络,并加强我们以前未能够集中精力发展的地区;最后,这次合并使我们能够投入更大的资源,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并应用到所有的门店中,从而提高对顾客的服务质量。”

国美从中获得好处自是不言而喻,除了在规模上和竞争对手拉大距离之外,国美和永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资源互补。国美是除了华东市场之外的六大区域(华北、东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的老大,而永乐电器是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的老大,在上海地区拥有50多家门店,收购永乐之后,国美一举拿下上海这一重要市场。不仅在上海,在其他很多地区,比如重庆、山东、浙江、广东等地,国美和永乐的门店布局重复网点较少,有极强的互补性。

家电连锁大并购开局1( 7月25日,国美电器主席黄光裕、永乐总裁陈晓出席新闻发布会 )

对于永乐电器而言,也并不是简单地被国美吞并,而是现实状况下的最佳选择,一方面是家电连锁的竞争日趋激烈,外有百思买,内有国美和苏宁,永乐电器行业老三的位置并不稳固,其次,当初上市时和摩根士丹利签订的对赌协议也是套在永乐头上的绳索。2005年9月,永乐电器赴香港上市之前,和摩根士丹利签订一份股东协议,2007年之前,如果永乐的净利润低于6.75亿元,永乐的管理层将向摩根士丹利转让4697万股(占总股份2.24%)永乐电器的股份,如果净利润低于6亿元,则转让9394万股(占总股份4.48%)的股份,反之,如果净利润超过7.5亿元,摩根士丹利则向永乐的管理层转让4697万股股份。

类似的手法,摩根士丹利早和蒙牛尝试过一次,不过蒙牛有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最终在这场对赌中胜出,而永乐电器显然没这么幸运。在7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陈晓表示,永乐今年上半年的利润已经出现下滑。2005年4月份,永乐电器试图和大中合作来扭转败局,而在大中和国美之间,显然后者是更好的合作者。在和国美电器换股之后,摩根士丹利等财务投资者也将欣然成为国美电器的股东。

和国美合并之后,陈晓虽然不再是家电连锁业的一方诸侯,但是仍然通过换股持有国美电器的大量股份,还可以继续分享国美电器带来的利润。换股成功之后,永乐管理层将持有国美电器12.57%的股权,陈晓将持有3.47%的股权。永乐投入国美怀抱之后,苏宁电器的总裁孙为民曾经公开向陈晓表示祝福,祝贺他能以超脱的心态离开家电连锁这个艰苦的行业,尽管这句祝语听起来意味深长。

在国美和永乐的新闻发布会当天,黄光裕一出场就邀请陈晓出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黄光裕说:“陈总(陈晓)是我们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创业者之一,我也非常希望陈总能够接受合并后的董事局的邀请,出任合并后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职位。因为,我们通过充分的考虑,想不出来还能找到比这个团队更加优秀的管理队伍,来领导我们整个集团的大踏步前进和发展。”

国美加永乐等于多大?

虽然是一场愿买愿卖的交易,但是收购成功之后,事情是否向买卖双方设想的方向发展,现在还是难以预料。在7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现场,黄光裕和陈晓共同揭开了“国美+永乐=无穷大”的标语,这样的标语固然让在场的国美员工们一片欢腾,但这场加法的结果究竟等于多少,显然现在还没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仅从销售规模而论,以2005年的数据计算,国美和永乐两家公司的销售额简单相加后,已经超过500亿元。但是销售规模的扩大并不意味着净利润的同步提升,合并之前,国美和永乐的盈利状况都不容乐观,永乐上半年的利润出现下滑,国美虽然保持净利润的小幅增长,但是利润率已经下滑。如何实现并购后的协同效应,保证1+1≥2才是关键所在。

从理论上说,公司合并后,采购规模扩大可能带来更低的进货价格,统一采购、统一运送之后,物流成本也将降低,以前两家公司之间的门店之争将从此停止,也会带来成本下降。永乐的财务总监张俭表示:“我们预期合并可带来重大的营运协同效应,具体来说,首先利用合并集团的规模,我们的购买能力将会提升,其次,本次交易将有助减少业界的非理性和不协调的竞争,通过协调销售及市场推广活动,我们希望节省销售及推广开支,并推动营业额的增长。第三,现在我们没有关闭店的计划,但我们会不断评估我们的店铺覆盖率以优化合并后的店铺网络。最后我们希望通过更好的资源分配,节省重叠部门和其他经常性的开支,达到节省成本的营运效益。”不过这些终究只是理论上的美好预期,能否实现还不能断言。

两家公司合并后,除了有意委任陈晓为首席执行官外,还将邀请两名永乐的人员加入董事会担任执行董事。合并后的新公司可能会采用一个新的名字,但是会同时保留国美和永乐的品牌,推行双品牌的策略。虽然永乐这一品牌并没有一夜之间消失,国美也做出不关闭门店的承诺,不过还是有一些永乐的员工接受不了被多年竞争对手收购的现实,一些上海地区的员工已经选择了辞职。从前的竞争对手变为一家人之后,尽快磨合不同的企业文化,而不是陷入内耗,显然并非一朝一夕间能够完成。美国的电路城市公司(Circuitcity)曾经是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因为通过并购快速扩张,但是整合不力,最终被百思买超越。国美在快速并购的同时,如何避免重蹈电路城市的覆辙,这将是对黄光裕新的考验。

对抗百思买

百思买是全球家电连锁业的老大,2005年销售收入将近300亿美元,仅以规模而论,已经让国内的家电连锁企业难以望其项背。2003年6月,百思买正式进入中国,在随后几年内,中国的家电连锁企业相互血拼之际,百思买并没有加入战场,而是一边隔岸观火,一边慢慢认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2003年,百思买在上海设立了上海办事处,2004年初,百思买将其升级为独立的贸易公司,开始在中国境内经营采购业务,同时在深圳、北京等地也设立了办事处。2005年,百思买正式在上海设立了亚太区总部,而深圳、北京等办事处升级为分公司。

2006年,百思买在中国终于出手,南京五星电器成为百思买的目标。经历分分合合的传言之后,这起并购最终在5月份敲定,百思买以1.8亿美元控股五星电器,其中1.22亿美元为新资本注入。五星电器在江苏、安徽、河南、四川和山东等8个省市拥有130多家门店,2005年的销售额为人民币146亿元,在国内位居国美、苏宁、永乐、大中之后,业内排名第5。

百思买进入中国市场自然免不了遭遇国美电器,争夺宜家家居旧址可以视为二者的第一次交手。位于北京北三环马甸的宜家家居于今年4月迁址,百思买计划买下宜家家居的旧址,作为进入北京的第一家门店。国美为了阻止百思买进入北京的脚步,最终从百思买手中夺过了这一门店,以2000多万元的年租金,和房东马甸商房大厦签订了为期15年的租赁合同。国美计划将宜家家居旧址作为鹏润电器在北京的第一家门店,而鹏润电器是国美尝试经营高端家电的场所,体现和现有家电连锁不同的差异化竞争思路。在北京开店的计划落空之后,今年4月份,百思买宣布将在上海开设中国第一家旗舰店,店址位于徐家汇江山大厦,具体开店时间尚未确定。

去年年底,记者曾经询问黄光裕对于百思买的看法,黄光裕的回答是:“现在国内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而且他们的文化是不是能够适应,也需要再看看吧。他们实力强大,在中国市场亏一点还能承受,不过我们在国内市场做了这么多年,至少具备了和他们对抗的能力。对百思买这样的巨头,我的思想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百思买对国美、苏宁的威胁不仅在于抢占门店数量,更重要的影响在于和家电生产企业的关系上。众所周知,因为进场费等问题,家电连锁企业和家电生产商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家电生产商屡屡指责商家挤占他们的利润。百思买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如果主动向上游厂家示好,颠覆从前的厂商关系,对国美、苏宁的影响远远大于争夺几家门店。国美和永乐合并之后,外界一度担心是否会对家电生产企业形成更强势的垄断。在百思买的冲击之下,这种多方博弈关系也将更加微妙。

将并购进行到底

在过去很多年里,国内的家电连锁企业之间一直势同水火,百思买进入中国改变了这种现状,让家电连锁企业从血拼转向合作。今年4月初,国美召开全球家电论坛,国内4大家电连锁企业首次坐在一起,探讨中国家电业的出路。在这次聚首之后,国内家电连锁的并购拉开序幕。永乐和大中、百思买和五星、国美和永乐等并购活动相继登场,对于家电连锁业,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国美收购永乐之后,由于此前4月份永乐已经宣布了收购大中的协议,所以外界一度认为国美此番也将大中收入囊中,但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在国美永乐新闻发布会之后,大中对两家公司的合并表示了祝贺,同时表示,此次合并是国美与永乐双方的意愿,与大中电器是否加入无关,鉴于永乐单方面与第三方合作,大中电器与永乐在2006年4月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有待重新协商。

对于之前和大中电器签订的合作协议,陈晓表示:“永乐和大中确实有一个合作在前面,但我们这段时间的主要精力都集中于我们目前在推动和启动永乐和国美更大的战略合并的项目,我们把主要的精力会投入到这方面,因为这个项目的推进,它不光是今天要解决的,下面还有一连串的工作要做,在做完整个合并的过程以后,我们会静下心来具体去面对大中、永乐的问题。”

在收购永乐之后,国美是否会将大中甚至苏宁收归囊中,黄光裕表示:“我们大门是开放的,我们会去创造和等待这样一个机会,结果如何,我想这么大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水到渠成,苏宁电器这次没有加入我们的合并,可能时机还没到吧。成不成功,我们现在也不能做任何评论,或做任何预料。”

在国美收购永乐的同时,百思买也没有停止收购的步伐。今年5月份收购五星电器之后,又有消息传出,百思买计划以1亿美元收购门店达到250多家的山东三联集团。如果收购成功,百思买将凭借南京五星和山东三联集团,一举拥有近400家门店。而大中电器在发布声明之后,据传也开始和百思买接触出售事宜。在宜家家居旧址的争夺中胜出的国美,是否会很快和百思买发生第二次争夺?

无论国美、苏宁们还将演绎怎样的并购故事,以后的日子里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对抗巨头百思买,最终结局又会如何,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家电连锁业,国内企业毕竟还有可以和国外巨头们抗衡的力量,至少不像在其他一些行业,外资巨头们在国内市场难逢对手。■ 永乐电器连锁黄光裕国美摩根士丹利家用电器家电百思买陈晓并购永乐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