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煎饼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殳俏)

白宫煎饼店0

世人都爱看菜谱做菜,如果是文人或者名流等非专业人士写出来的菜谱,则更容易引起众人追捧,也许因为他们做菜的姿态会比大厨低,其撰写的菜谱也更加亲近民众,让大家觉得简单易行。即使是看一本小说,很多人也承认自己会模仿书中的菜谱做菜,说不清是文字的力量还是美食的力量在左右着读者们。但却有很多小说家最后跳出来澄清,其实这里面提到的食物有很多都是纯然胡诌的,提到的很多餐馆也并不存在,可这依然浇不熄读者的热情,以下便是个生动的事例。

康涅狄格州的海尼斯堡,是美国政治家族肯尼迪的所在。当地最有名的观光景点就是“总统汽车旅馆”以及“白宫煎饼店”。一天,对政治人物有着强烈好恶的小说家走进了白宫煎饼店,左看看,右看看,仿佛没有一种店内的食物不是以肯尼迪家族成员的名字来命名的。加了草莓和鲜奶油的煎饼叫做“杰姬”,加了一勺冰淇淋的则是她冷淡而与大众保持距离的女儿“卡罗琳”,还有一种大个的名叫“亚瑟斯勒辛格二世”。而小说家思忖了半天,终于要了一个“泰迪”卷饼,和“乔老爹”饮料。而这其中的意味,究竟是这两种食品做得比较合他的胃口,还是小说家本身对他俩的道德偏好,就不得而知了。

这位小说家名叫冯内果,化学系毕业,崇拜海明威,喜欢吹奏乐和钢管雕塑,以上则是他在小说《欢迎来到猴子之家》中的描写。冯内果专攻科幻小说,但又鄙夷其他科幻小说家在故事中对未来世界美食的贫乏知识,公开嘲笑他们缺乏“味觉思考”。冯内果的科幻小说,几乎全以食谱为架构,批判科学,批判无聊的效率时代,批判那些吃着像麦片又像稀饭的恶心东西度日的未来科技英雄,他要构筑的是个全新的充满了想象力和天马行空式菜谱的未来美食世界。

1952年就出版的《自动钢琴》里,冯内果笔下的男主人公保罗身为机器控制工程师,却一心向往纯手工的美好生活。他的妻子也一样,虽然雷达炉(现称微波炉)在几分钟内就做出了什锦浓汤和奶油鸡,但女主人却觉得,亲手料理食物的乐趣被剥夺了。最后,夫妻俩费尽心思,冒着极大的风险弄到了一间“体制外”的古董屋。古意盎然的木头桌子上,放着两杯来自牧场的新鲜全脂牛奶,两枚阿妮塔亲手煮的鸡蛋,还有精心搅拌的鲜豆子和油汪汪的炸鸡。两人愉快地品尝着所有的一切,兴奋地大喊:“这些真的都是我们的吗!”

而1982年的《死眼迪克》,则几乎就是一本菜谱了。冯内果用了詹姆斯·沃尔特的《美国烹饪》,玛莎拉·赫琴所著的《意大利经典食谱》,还有毕山德勒的颇为冷门的《非洲食谱》,组成了小说主人公冷血枪手迪克独一无二的“海地菜食谱”。虽然全书都充满了粗线条的黑色幽默和暴力镜头,但从小失去母爱,13岁就在海地黑人厨娘的指导下发明新菜谱的枪手迪克,却也让每个人在观看血腥暴力的同时食欲大动。那些“海地鲜鱼拌椰子乳酪”、“香蕉汤”、“迪克荷包蛋”真正使每一个美食爱好者都觉得新奇又好玩。虽然冯内果也强调,那些菜谱一大半都是他胡诌的,不可相信,但“如果真的按这些食谱去做菜,那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妙味道”。所以,如果你是个非洲菜迷,又已经对库斯库斯产生厌倦,那不妨可以试试看未来枪手发明的新派海地菜。■ 煎饼白宫

上一篇: 肖邦的巴黎
下一篇: 董事长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