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装业的3D新视界
作者:钟和晏( 英国Engage公司研发的“3D虚拟试衣间”
)
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的某个片段:消费者站在一块大屏幕前,屏幕上出现他/她的全身虚拟镜像以及由红外线扫描仪收集的身体尺寸数据,可以直接传输到商店的配置器。他/她也可以试穿屏幕上各种虚拟服装、珠宝、配饰等,如果喜欢,点击购买按键,链接到网店下单购买。
事实是,类似的虚拟商店与虚拟更衣室几乎已经成为现实。今年3月末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14)上,台北智镜科技(Vismile)公司展示了它们的“3D虚拟试衣间”。说是试衣间,外观就像一面带厚度的全身镜,白色边框包围着1米多高的液晶屏幕。
有个女孩正站在它的面前挥着手,屏幕光标随着她的手势移动。她把手移到一件蓝花图案的连衣裙上,点击试衣按钮,一秒钟内屏幕上出现她穿着那件连衣裙的立体影像。她转过身去,影像变成了她身穿新衣的背影,裙子还牢牢地“穿”在她身上。
智镜科技从2011年起研发这一产品,去年底完成。准确地说,机器整体190厘米高、90厘米宽,大概60厘米的厚度,配备红外线感应镜头、高画质摄影镜头等,其中结合了电脑绘图、用户界面、人机界面等。它采用微软Xbox Kinect的体感技术,红外线侦测人的手势和体态,站在机器前1.1米处是最佳感应距离。
去年9月份,从事品牌环境互动技术的英国Engage制作公司也展示过相似的创新产品。受“前卫中东”公司启发,它们在阿布扎比的奢侈品零售商场The Galleria中,建立了一个“虚拟更衣室”(Virtual Sytle Pod)。
( 由Pia Hinze使用3D技术打印出来的时装在2013年“3D时装秀”上展出
)
顾客也是站在屏幕前,点击试穿各种虚拟衣物,检查搭配效果。由于运用Engage公司之前推出的Space3D、Fashion3D等增强现实软件,衣服和配饰的3D图像覆盖了用户的形象。与智镜科技不同的是,“虚拟更衣室”中的衣物、配饰是由电脑绘制的3D图像。
虚拟试衣的概念已经出现多年,其中的难关一直在于如何将柔软的真实衣物转化为虚拟、实现数字化的过程。智镜科技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取法考古文物的建置技术,用3D激光扫描设备完成衣物的整体构架,再用电脑视觉软件分析与重建,达到较好的拟真效果。搭配增强现实技术,衣物可以随着顾客的身形、动作呈现细微变化。
( 伦敦牛津街阿迪达斯店中的虚拟鞋墙
)
“所以,我们说我们是唯一商用化的虚拟试衣,机器上的虚拟服装是从真实服装建置出来,而不是电脑绘制。这一自动化过程降低了成本,也符合服装的生产和销售周期。”智镜科技公司总经理黄仁安告诉我说。
现在,智镜虚拟试衣间的整体售价每台大概5万元人民币,之后每件真实衣服的建置价格在200元到300元人民币之间,完成100件衣服需要7个工作日。相比之下,采用3D绘图每件衣服的建置成本达到800元到1000元人民币。
在台湾,这一虚拟试衣间已经出现在新北市板桥大远百女装部。消费者可以试穿13个品牌、约上百件春夏新装,屏幕上显示服饰的品牌、颜色、价格、尺寸、材质等信息。“出乎意料的是,我们的实测结果是中老年女性更爱用虚拟试衣,实际销售效果更好。她们想要买些显年轻的衣服,却不敢走进店里试穿,而年轻人更喜欢和它拍照、上传到Facebook等社交网络。”黄仁安说。
除了虚拟试衣,这台机器被附加了多种功能。与购物网站链接,作为O2O(Online To Offline)工具把线上商店和线下商店结合起来,同时追踪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资讯,收集数据回馈给品牌等。作为时尚产业新的消费模式,这一类结合虚拟和物理世界的互动体验,试图重新定义服装的营销模式。
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到今年已经举办了22届,中国服装业告别高速增长期后,从以量取胜的外延型向以产品品质、创意、经营模式、管理优势转变。博览会主办方、中国服装协会展览部主任周一奇说:“近年来,快时尚、SPA商业、设计师品牌、O2O互动、D2C网络平台销售等新型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服装业过去强调渠道,而现在更重要的是终端消费者。”
去年,苹果公司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一项名为IBeacons的精确定位技术,所有搭载有蓝牙4.0以上版本和iOS7的设备都可以作为它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用在零售业上,如果你带着苹果手机进入一家品牌店,它的iBeacon基站可以向你的手机推送优惠券、店内导航、商品推荐等信息。另一方面,它也会记录下顾客在商店的行走路线、浏览的商品、在某个商品前的逗留时间等信息,这些数据同样有助于品牌营销、商品配置等。
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上,始创于美国的360 Fashion Network公司正在推广它们2011年完成的“360AR”增强现实软件。在iPad上打开360AR,用摄像头对准墙面上的服装图像,屏幕上出现了更多的信息,也可以链接到购物页面。
“作为O2O营销工具,360AR的优势是可以比较容易地结合到传统的市场营销介质,像印刷品、零售商店、推广活动、社交媒体等,所有墙体、表面、海报、杂志等介质都能变成线下商店。”360 Fashion Network中国区总经理铁文博向我解释说。
服装产业面临不断提升的创新和竞争压力,产品开发必须快速,但是制作大量的素描、草图和样品需要时间,增加产品和多种设计变化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大多数厂商用二维草图和生产概念的方式开始设计,然后进入传统的产品发展周期,从面料准备、缝制原型、经过多次更改到生产阶段。除了制作原型和样品的资金之外,把样品运到世界各地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正在推动时装工业新浪潮的是3D可视化(3D Visualization)技术,简单来说是用设计数据创建3D模型的过程,不同材质和颜色快速、容易地组合,产生照片般的逼真效果和真实尺度的视觉体验。设计的初始阶段,三维模型让设计师尝试不同的面料、色彩和对比,找到风格和功能的最佳方案,直到产品完成。
那些自己开发产品的公司,从“虚拟样品制作”(Virtual Proto-Typing)中获益匪浅,不仅节省时间和成本,而且能更好地把握潮流趋势。数字化模型库获得的协同效应,体现在整个增值链中。从设计、开发、生产、市场销售到零售O2O与C2B的交互式商店应用程序,一旦三维模型被保存,同一数据源也可以用于产品销售、广告、维护、培训等各个阶段。
“虚拟现实开拓出新的领域,重要的不是取消所有的样品和原型,而是以有效的方式补充它们。”德国RTT集团负责生活方式部门的全球副总裁萨沙·安德烈·拉宁格(Sascha Andre Lanninger)说,“未来几年,优化产品开发过程的‘虚拟原型’在服装和纺织业的作用,就像CAD技术对于今天的汽车行业。虚拟化在集成基础上加速商业流程,让开发周期缩短20%到50%,而且有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作为高端实时3D可视化服务商,RTT集团(Realtime Technology AG)1999年成立于慕尼黑,目前在世界各地有15个办公室、750名员工。它的主要产品之一是DeltaGen软件,根据CAD数据输入实现对3D模型的实时可视化,对模型进行实时交互、改变色彩、研究构成等,从任意角度观看并做细微调整。RTT最早服务于汽车行业,如今全世界95%的汽车公司都是它的客户。
运用可视工具组成的软件平台,这在汽车行业已经很普遍。2012年,奥迪利用RTT的数字技术,在伦敦市中心靠近皮卡迪利广场建造了全球首个数字展厅。奥迪“城市展厅”面积并不大,主要由上百块液晶屏拼接的壁挂式屏幕构成,上面呈现多款车型。顾客用触摸屏就车漆、车饰、皮革色彩等自主选择,1比1的3D图像实时出现在大型屏幕上,可以从各个角度审视。
新技术同样已经渗透到时尚世界,在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的RTT展台上,RTT展示了为男装品牌提供的“西服定制系统”及代理商“数字订货系统”。与奥迪城市展厅的原理相似,在服装定制平台上,西装配置系统允许顾客选择不同面料、纽扣等各种细节,立即生成一个实物大小的逼真模型。“数字订货系统”开放给代理商,不同层级代理商有不同的登录密码,除了下单订购新一季产品之外,还可以提出他们的反馈意见。
“我们自主研发的扫描仪把面料的纹理等细节都包含在数据中,不需要再做PS处理,依照3D模型打版的准确度也非常高。”RTT中国公司的客户经理刘艾谕在展区告诉我说。
2009年,伦敦牛津街阿迪达斯旗舰店安装了一面展示几百个鞋款的“虚拟鞋墙”,如果做实物展示,这是受限的店面空间不可能展出的数量。虚拟鞋墙由多块液晶触摸屏和实时3D模型产品构成,顾客在虚拟货架上点击他们感兴趣的款式,然后旋转放大,还可以了解更多的背景信息。安装“虚拟鞋墙”之后,这家店两周的销售额超过了伦敦其他三家店六周的总和。
像大多数产品制造商一样,阿迪达斯集团之前的设计和开发过程是传统模式,从二维草图、概念生成到原型开发和生产。近几年,名为“3D设计”的策略让所有的设计师参与到新的设计流程中,运用RTT的三维可视化DeltaGen软件,与阿迪达斯自己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整合在一起。
“可视化已经成为阿迪达斯的关键战略,它完全改变了游戏规则。”阿迪达斯英国的技术创造经理德特勒夫·穆勒(Detlef Mueller)说,“从本质上说,它应该在每个阶段运用虚拟资产,以实现一个完全虚拟的产品生命周期。”
以阿迪达斯2013春夏系列为例,包括超过4万件个人用品,建立云平台有助于解决商品周期成本过高的问题。阿迪达斯与RTT合作了6年的数字化产品规划,减少超过100万件样衣的开发,削减了几千万欧元的成本。
尽管如此,可视化技术不会极大地改变设计本身,整个创作过程仍然发生在设计师的头脑中,发生深刻变化的是一个创造性的想法转化为大众市场产品的模式。对于时装业,可视技术的发展仍然面临各种挑战。萨沙·安德烈·拉宁格说:“服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品,因为它不断与穿着它的人产生互动。拉伸一辆汽车它不会延长,但一件衬衫会,而且即使最先进的3D技术,也不能告诉我们穿着的感受。” 3d市场营销时装业新视界虚拟商品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