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鳌风向标
作者:谢九今年的博鳌论坛主题是“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和增长引擎,中国经济的前景如何,无疑是本届论坛最引人关注的焦点。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的表现较为疲软,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全面减速,一季度跌破7.5%的增速基本上已成定局,加之国内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变局、债券市场出现违约等等,一些人士开始将中国经济和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破产前夕相提并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微妙的时刻。在中国经济陷入疲软的背景下,外界普遍预计中国政府将会出台一定程度的刺激政策以稳定增长,而中国将会推出哪些财政和货币政策,也成为当下经济学界最为热门的猜谜游戏。
博鳌亚洲论坛对此给出了答案。4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阐述了对于当前世界和亚洲经济的看法,尤其是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出了最重要的信息。
和3月份严谨的《政府工作报告》相比,李克强总理在博鳌论坛上的演讲要放松许多,但也更具针对性,对于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经济今年7.5%的增速目标,李克强总理给出了最权威的解释:“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左右,既然是左右,就表明有一个上下幅度,无论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只要能够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
面对当前外界对于中国经济的担心和质疑,李克强总理的看法是:“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数据,当前,城镇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全社会用电量增幅回升,结构调整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中国经济开局平稳,总体良好。但也要看到,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方面的困难不可低估。这些问题,既是错综复杂国际大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国内经济深层次矛盾凸显和增长速度换挡期的客观反映。”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这一届政府是否会出台刺激政策成为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所在,李克强总理在博鳌论坛做出了回应:“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已经确定的方针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能够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的发展有着很强的韧性。我们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李克强总理此番表态后,中国政府“不刺激”的信息迅速传遍全球,成为市场人士重新观察和投资中国市场的重要依据。李克强总理之所以公开表示不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除了刺激政策自身的负面效应外,更主要的还在于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抱有信心。李克强总理在博鳌论坛表示,中国经济稳增长是有基础的,今后一个时期不但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良好条件,而且具备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本届年会主题是寻找新的动力,我们将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向改革要动力,二是要向调结构要动力,三是要向改善民生要动力。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市场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存在诸多猜测,李克强总理在博鳌论坛的演讲,可以说为市场人士理解和判断中国经济提供了最及时和权威的信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和政策出现误判。在现代经济社会,政策制定者和市场之间比以往更需要信息的畅通,如果信息沟通混乱,不仅会给政策制定和执行带来更大的成本,也会加剧市场波动,无助于经济的平稳运行。这方面的一个负面例子是去年9月份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当时美联储出人意料地宣布维持购债规模不变,而在此之前,美联储已经向市场释放出强烈的退出QE的信号,这种前后不一致的举动,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一度出现剧烈震荡,美联储也因此饱受市场人士的批评。虽然美联储最终还是在去年底宣布缩减购债规模,但信誉已经在该次事件中受损。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决策者和市场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李克强总理通过此次博鳌论坛释放出重要的政策信息,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博鳌论坛的层次。
除了向外界传达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和政策预期之外,李克强总理还在博鳌论坛上宣布了一项更具体举措,那就是正式启动了“沪港通”,李克强总理在开幕式演讲上表示:“我们将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
李克强总理演讲结束后,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在当天中午发布《联合公告》,原则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沪港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将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此消息一出,当天上海和香港股市双双大幅上涨。
试点初期,沪股通的股票范围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180指数、上证380指数的成份股,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港股通的股票范围是香港联合交易所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份股和同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投资A股的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投资港股的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试点初期,参与港股通的境内投资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及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
应该说,李克强总理在博鳌论坛上突然宣布沪港通的消息,还是相当出乎市场意料,沪港通对于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的积极意义自是不必多言,但同样也蕴含一定风险。7年前港股直通车试点戛然而止,时任总理温家宝谈及港股直通车时曾表示要考虑4个因素,包括内地资本自由流通和对香港股市的影响以及对股民的风险教育问题等。从现在看,中国的资本开放程度虽然有所提高,股民的风险意识也较从前有所增强,但是潜在的风险并没有完全消失,港股直通车从单向变成了双向的沪港通,虽然额度规模有所控制,但是沪港通的突然启动还是让市场颇感意外。
从技术性来看,内地和香港股市之间还存在很多交易和结算规则不一致的地方,尚需一定时间完成对接。比如香港市场实行的T+0交易规则,而内地市场为T+1;比如两个市场之间的估值水平不一致,导致同样的股票在两个市场价格差异巨大,一些细节上的不一致,就可能带来两个市场之间的套利行为,从而引发市场的大幅波动。沪港通的消息在博鳌论坛上公布后,相关股票已经开始出现剧烈波动,比如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的浙江世宝,由于在上海的股价远远高于香港股价,在沪港通消息公布之前,公司在上海的股价约为20元人民币,在香港市场不到4港元,是所有A+H股中差价最大的股票,在沪港通消息的刺激下,该公司在香港的股票当天大幅上涨65%。 风向标博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