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和谈:临近突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巴以和谈:临近突破?0( 12月5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出访以色列,在耶路撒冷会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右) )

12月5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出访中东谋求推动巴以和谈,并向双方领导人提出了新的和平方案,包括巴以之间的领土交换及两国首都的安排等具体内容。他还向阿巴斯提交了关于约旦河西岸安全的部署计划:在巴以达成最终和平协议后,以色列将在巴勒斯坦国和约旦边界继续保留驻军10年,并在约旦河西岸较高的山头上安装雷达预警装置。但因“偏袒以色列、无视巴以领土与安全诉求”,此计划遭到了巴方各界的强烈反对。

巴以直接谈判自7月底重启至今一直未见显著收效。除了双方在关键议题上的互不相让之外,其间以色列共打死29名巴勒斯坦人,扩建近6000套定居点住房,摧毁了200多套巴勒斯坦人的房屋。巴方首席谈判代表称这一做法是为了“破坏美国的和平努力,使和平遥遥无期”。然而,克里12月15日却公开表示,虽然具体内容仍需保密,但巴以和谈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此项非常困难的谈判已经开始“成形”,双方有望在明年4月达成和平协议,而眼下正是“关键时期”,甚至是谈判重启以来的“最好时机”。

这一说法连谈判双方都感到费解。“我认为和谈至此并未取得严肃进展,比如边界问题、难民问题、耶路撒冷和定居点问题,恐怕双方都不愿做出让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中东与非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利特瓦克(Meir Litvak)这样告诉本刊。

美国森林湖学院中东政治学荣誉教授、巴勒斯坦裔的塔哈米(Ghada Talhami)也不认为双方宿怨有任何消融的迹象。她告诉本刊:“以色列在定居点问题是上不会包容和让步的,它拒绝了巴勒斯坦对归还东耶路撒冷的管控权和释放难民的要求,这些都是在1999年就应解决的问题。此外,以色列还建造了将定居点强行划入以财产的种族隔离墙,拒绝放弃西岸的C区(占西岸领土的61%),以及持续监控巴方区域水源。而另一方面,巴勒斯坦则威胁要将这些情况上报到联合国大会,以换取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非法侵占的谴责。”

 那么,克里对“关键时期”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高级中东研究员弗赖利克(Charles Freilich)告诉本刊:“克里计划在明年1月底提交一份由美国起草的‘框架协议’,此协议将充分利用目前的工作进展,尤其是刚刚提出的安全部署计划——该计划十分重要,它将允许双方探讨最终边界,而若达成一致,定居点问题将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之后,框架协议一旦递交,双方则将在接下来的6~12个月以其为基础达成最终协定。据称,此协议将涵盖所有主要问题,所以,眼下的确是关键的成形阶段。”

更重要的是,巴以谈判已嵌入了美国的中东策略链条。“选择在此时促成最终协议,同美国对伊朗,以及对叙利亚问题的处理有关。日内瓦伊核峰会已经举行,叙利亚问题日内瓦会议也将举行,我们也许还将看到第三个关于巴以冲突最终协定的日内瓦会议。该地区的稳定有利于美国更广泛的战略实施,奥巴马政府想要将这些议题串联起来,形成宏大的中东策略。”加拿大全球研究中心的社会学家纳赞罗亚(Mahdi Nazemroaya)这样告诉本刊。

可是,地区局势虽刺激了美国的维稳之心,却也使巴以谈判这步棋子更难操作。“由于伊核协议,以色列对美国的信任程度大不如前。美国与伊朗进行了长达数月的秘密接触,但并未通知以色列政府。所以,以色列现在抱有这样的怀疑:美国会与巴方共同推动一项置以色列利益于不顾的协议。内塔尼亚胡如今被卡在了对两国方案重要性的理性理解,以及他对巴勒斯坦和美国的不信任之中。”利特瓦克说。

克里的言辞,与其理解为乐观的笃定,不如说是奥巴马政府的孤注一掷。“这一次,美国在巴以和谈问题上的介入将达到最大值。因为与拒绝来自对方的提议相比,双方拒绝美国则要困难得多。就像当年《戴维营协议》的签署过程一样,美国可能会举行峰会,并在会上提交框架协议。所以,为保证这一步的到来,奥巴马政府也许还将调动国际社会力量去使双方更难向这份协议说不。”弗赖利克说。(文 / 邹珊) 时政外交中东局势突破中东和谈临近以色列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