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对,最潮的人通常最后来

作者:李三

(文 / 李三)

派对,最潮的人通常最后来0( 奔驰GL 500 )

在德系三大豪华车中,奔驰作为汽车的发明者,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豪华车第一品牌,但事实是,豪车小兄弟奥迪抢了先机,多年来一直在中国占领着豪华车第一的宝座。宝马10年3款车型导入中国,演绎着马到成功的中国梦。奔驰在中国算是迟到者,以进口高端S级别作为突破,中国已经成为其全球最大的市场。但在国产车方面,“奔驰速度”似乎还没有完全爆发。

本次上海车展,戴姆勒-奔驰携旗下几乎所有车型亮相,一款即将量产的样车首次在上海亮相。一个重大人事变化是,为了强化对中国市场的把控,戴姆勒-奔驰董事会第一次设立了一个专门负责中国市场的董事主抓中国业务。能否后来居上,成为奔驰下一阶段的主攻方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倪恺(Nicholas Speeks)的一句话很风趣:“最潮的人,通常都是最后一个来参加派对。”尽管他的回答直接针对何时引入GLA的量产车型,但其中的弦外之音仍然耐人寻味。而戴姆勒董事会主席兼奔驰全球总裁蔡澈的表态更加直截了当:“我们更想打败竞争者,一直胜过它们。”

三联生活周刊:奔驰销售服务公司挂牌一个多月,两个公司整合也有半年时间,我们注意到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不升反降。你认为到底是什么原因?如何改变这一局面?

蔡澈:奔驰销售服务公司的成立,并不意味着整合已经一步到位,还有包括团队融合、销售等方面的很多工作要处理。负责中国业务的董事唐仕凯先生,还有负责奔驰销售服务公司的倪恺先生都带着特定的经验来到中国,帮助改善中国的业绩。另外,在网络方面,奔驰将加速扩展,增加经销商网点,主要覆盖三、四级城市。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引入新产品,今年我们将引入中国市场7款新车型,希望所有这些努力能恢复奔驰在中国销售的增长势头,对此我们很有信心。

三联生活周刊:两年前奔驰提出要“年轻化”,在产品投放上将如何体现?年轻化的产品并没有迅速投放市场。

派对,最潮的人通常最后来1( 4月23日,上海国际汽车展上亮相的奔驰SLS AMG电动版跑车 )

蔡澈:我们将引入中国市场的7款新车型,包括上海车展展出的A级车,全新A级比它的上一代将会拥有更多新的客户群体;新一代E级车更动感,加入了有更多的运动设计。从奔驰的角度讲,“年轻化”并不代表奔驰要实施改变客户群体的策略,我们非常满意现在所拥有的客户群。我们希望让产品更加年轻化,在此基础上吸引更多年轻的客户。

三联生活周刊:每个品牌对年轻的定义不一样,奔驰对年轻的理解是什么?

派对,最潮的人通常最后来2( 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CEO倪恺 )

蔡澈:我们非常重视研究消费者对价格的态度,一款车的定位跟客户群的年龄有着最简单、最直接的关系,实际上是价格,这是最简单的。奔驰是第一个提供租赁、租车服务的豪华车厂商,比如说将车租赁出去6个月,然后作为二手车卖到市场上,它的价格其实降了很多,很多年轻的客户就可以买得起。年轻人都喜欢酷,什么是酷?造型,另外还有一些新的技术特色,每个人对酷都有不同的理解,奔驰的酷要符合我们客户群的特性。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哪些车型更容易成为奔驰未来的市场推力?

派对,最潮的人通常最后来3( 戴姆勒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唐仕凯 )

蔡澈:奔驰在中国投放的产品线,除E级车是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的车型以外,基本上和在世界其他市场投放的产品线一样。中国市场的产品线一部分是国产车型,另一部分是进口车型,有些车型会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在材料、内饰等方面做一些调整。

倪恺:一方面,我们希望C级车和E级车在现有的细分市场中进一步巩固地位;而从国产车型的角度讲,我们会增加新的细分市场产品,比如全新A级车以及新一代E级车在动感等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变化,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另外,还希望进一步增加国产GLK车型的销售势头。我们已经承诺GLA将会国产,但时间可能稍微长一些。从产品和设计特点来说,奔驰将会把最能体现设计语言的车型引入中国。

三联生活周刊:与竞争对手相比,奔驰在中国的销量增幅相对低一些,是否考虑改变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和市场投放?

蔡澈:我们了解,中国的客户认为奔驰是价值很高的品牌,是高档车的典范,甚至大家一谈到奔驰就是S级车。但其实,比如说C级、E级产品定位及其独特的卖点,好像中国客户并不是特别清楚。在这方面,我们确实还需做一些工作,不仅要引进更多新产品,而且要多与消费者在品牌、产品特性等方面进行沟通。

三联生活周刊:唐仕凯先生到任中国对推进未来奔驰在中国整个市场的战略、产品的引进方面会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

唐仕凯(Hubertus Troska,戴姆勒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我在接受任命之前,戴姆勒高层就已经决定,在董事会中设立一个董事会席位专门负责中国业务,这首先体现了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现在,我在这个位置上,就要把中国的声音、中国消费者的声音带入到戴姆勒全球战略中,让董事会层面听到中国的声音,而且要反映到将来的产品以及全球战略的具体实施里。我们有信心,而且正在和团队一起朝这个方向发展。

蔡澈:事实上,此前,我们就已经展开聆听中国市场和了解中国客户的这项工作。比如,我们要发布的全新S级的定位、设计以及如何定义等等,在三五年前就已经开始,我们做了包括欧美、中国在内的客户调查,具体需求都吸收到了全新S级的设计中。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否注意到,中国消费者对整体德系特别是国产车型的质量信任感有所降低?

蔡澈:奔驰的目标就是要保证客户对我们的产品满意度,所以不管我们的产品产自何处,所采用的材料、配件甚至供货厂商以及质量标准都是全球统一的,不会因为产地区别而有所改变。对于奔驰来说,质量具有第一重要性,希望我们的品牌能让客户相信,购买奔驰的产品,就能相信这个品牌背后所代表的质量和安全。

出现个别质疑的声音,我觉得可能存在品牌或市场沟通方面的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相比竞争对手,奔驰的经销商数量并不占优势。奔驰将如何提高经销商的整体实力?

倪恺:首先,每一个奔驰经销店在开业前,都需要接受严格培训,尤其是销售服务和售后服务人员的培训,最终需要通过奔驰统一的质量、标准的审计和考核。培训对奔驰来说非常重要,奔驰体系每年会招募大概2万到2.5万名人员培训,最近我们在成都建立了德国以外最大的培训中心,有很多培训项目,培训结果要落在实处,对客户要切实产生意义。

三联生活周刊:GLA的量产车型预计在法兰克福车展与公众见面,在中国推出会更晚一些,这已经落后了同类车型一到两年的时间。奔驰将采取怎样的销售策略?

蔡澈:奔驰GLA这款车型在细分市场中与竞品相比来得相对较晚,但我们相信,在产品设计、技术细节等方面它将引领细分市场。

倪恺:一般最潮的人,都是最后一个来参加派对。GLA确实非常棒,我们现在正在讨论什么时候在中国上市。但是可以确信的是,我们在中国一定会有一个成功的上市。

三联生活周刊:奔驰产品的造型似乎离经典已经越来越远,奔驰是在转型过程中吗?

蔡澈:我们正在处于转型过程中。5年前,我们制定了关于奔驰整个产品线设计的战略,此前没有制定这种战略。不管是紧凑车型还是中级车,在品牌和设计形象里都有比较统一的表现,根据不同车型有不同强度的表达,比如说紧凑车型,表达更强烈些,中级车表达更加沉稳一点。

三联生活周刊:转变的过程是否影响到销售?何时能够完成奔驰的风格重塑?

蔡澈:可能这种状况只在中国发生了,在世界其他地方,我们的销售情况跟竞争对手比差不多,甚至更好。我们有信心,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在中国的销售也会慢慢恢复到和世界其他地方同样的水平,需要花一点时间。

三联生活周刊:奔驰如何处理年轻化所带来的价格下降和减配带来的“去豪华化”?

倪恺:从销售角度讲,定位非常重要,在考虑定位的时候,要考虑到客户真正的需求,我们要进一步调研中国客户的需求,在定价的时候,要考虑客户是否能接受的心理价位。从用得起和买得起的角度讲,我们会提供更多购车的可能性,比如租赁、信贷等等,但我们绝不采取通过减配来降低价格的方式。

三联生活周刊:奔驰和比亚迪在电动车方面合作成效如何?从奔驰整体战略上说,以电动车取代传统汽车这个时代需要多长时间?

唐仕凯:奔驰和比亚迪的合作挺好,而且很快就会推出一款电池动力的电动车。推出这个产品并不意味着奔驰只做电池动力的新能源车,奔驰也有插电混合动力产品,我们也想把这些产品引入中国市场。但之前的S400混合动力车型,因为中国的电池技术认证没有完全到位,销量并不高,这个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奔驰c级奔驰汽车德国汽车最潮派对通常豪华车奔驰蔡澈最后奔驰中国三联生活周刊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