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日合作:“东日本大地震”后重新出发
作者:俞力莎(文 / 俞力莎)
( 4月30日,日本外长玄叶光一郎(右)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与该国外长克里希纳举行会谈 )
4月30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与到访的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举行会谈,并主持第六届印日战略对话和首次部长级经济对话。双方达成协议,启动海洋和网络安全两项新的官员对话机制,并计划于今年6月在日本海岸附近举行以“保障海上交通安全”为核心的联合军事演习。
事实上,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前,印日两国政府一直围绕着安全合作问题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战略关系。2008年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与印度总理辛格签署了《日印安全合作联合宣言》。2009年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访问日本之际,两国正式缔结了军事合作条约。2011年1月初,日本《读卖新闻》曾报道,日美印三国将构建“战略对话”,共同就亚太地区及印度洋地区的安全保障问题进行协商。两国的三军首领都已经相互会面。计划于当年4月举行的“马拉巴尔”美日印联合海军演习,本应是成为两国在防务领域低调结盟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合作。澳大利亚亚洲研究协会主席、澳大利亚阿德来德大学教授普灵德拉·简恩(Purnendra Jain)指出:“自21世纪初美印关系发生改善后,日本开始考虑将印度作为其战略合作伙伴。印度在全球政治中处于力量上升期,而且和周边邻国的关系错综复杂。印度则希望日本在军事等领域给予其技术支持。印度并不想被视为美国太平洋战略的支持者,它的焦点更多地放在通过军演训练其海军作战能力上。”不过,“东日本大地震”的发生打乱了印日合作的节奏,日本不得不退出“马拉巴尔”联合海军演习。所以,今年6月的联合军演将是日印两国军事力量举行的第一次双边演习。
除了军事演习,印日核能谈判也因为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危机而中断。印度“国防研究与分析”学会的研究员普兰密塔·巴鲁埃(Pranmita Baruah):“实际上,印度于1998进行核试验时,日本是国际社会中发出批评声音最多的国家。小布什总统在位期间美印签订了民用核能合作协定,答应向印度出售民用核能技术,这才开启了印度与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多国进行的核能合作。最终,印度和日本的核能合作也提上了日程。”印日核能协定旨在实现日本向印度输出核能相关技术和器材,两国已就此进行了三轮谈判,首轮谈判于2010年6月在东京举行。尽管由于印度没有参加《不扩散核兵器公约》,日本国内舆论一直对缔结日印核能协议提出了强烈不满。但美国对印度核能的放行,已从根本上打开了印日之间的大门。早在2011年谈判中断之前,这一点已经很明确了。福岛核事故之后,日本国内核能需求锐减,更为印日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一旦双边合作顺利的话,将是迄今为止日本与印度之间的最大合作项目。”巴鲁埃说,“两国的联合声明指出,东亚地区的能源安全是本地区最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尽管美印关系的改善是日印关系逐步密切的基石,但是相较于“日本继续在其安全需要方面依赖于美国,印度更愿意独立地追求其战略利益”。简恩指出。“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的复苏战略固然给了印日合作新的动力,但两国的共同地缘战略利益才是真正维系双方合作的关键。印度“国防研究与分析”学会的研究员阿尔温德·古普塔(Arvind Gupta):“这次印日之间的一系列会议寻求在经济和军事方面进一步发展关系,以求抗衡中国在本地区的力量。两国国内都对合作给予了广泛的政治承诺。两国关系已经冷淡了数十年了。先是因为‘冷战’,然后又因为日本对印度核需求的强烈反对。然而,2000年,随着中国的崛起,日印关系开始升温。2005年,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访印,与印度总理辛格发表了标题为《新亚洲时代的日印伙伴关系:日印全球伙伴关系的战略定位》的联合声明,这是两国领导人一次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会面。”简恩表示:“日本放宽武器出口政策后,印度立刻对日本的US-2型水上飞机和反潜技术表示了兴趣,US-2型飞机有助于印度加强本土与安达曼群岛等外海离岛之间的联系。而且印度认为日本有对付中国潜艇的丰富经验。近年来,印度已经越来越重视其在印度洋的反潜能力。” 合作地震时政外交日本出发日本地震印日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