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设计:品质,持久,保持简单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瑞士设计:品质,持久,保持简单0

现在看来,这些至少半个世纪前就写入瑞士设计史的经典范例早已不足为奇。今天的瑞士设计师在坚持实用性和创新性的同时更加注重跨领域的设计。2011年9月27日,瑞士设计展“混合现实”将作为五个分主题展之一参加“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在参展艺术家中,我看到了这几位:用卡车防水布和汽车安全带制作斜挎背包的弗莱塔(Freitag)兄弟,把汽车旅馆改造成工作室并用它实现梦想的Atelier O?,为苏黎世机场公务舱休息室设计玻璃隔板图案的面料设计师克劳迪娅·卡维泽(Claudia Caviezel),以及制作巨型3D装置的插画师、涂鸦艺术家Toast。让自己不局限于任何一种设计门类对设计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真正的乐趣所在,而当我问及所谓的“瑞士风格”如何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时,我不出所料地从这4组设计师那里获得了几乎一致的答案:品质,持久性和保持简单。到底什么才是好的设计?好的设计是否离完美只有一步之遥?瑞士策展人霍尔策·科布勒(Holzer Kobler)的回答拨云见日:“它要远远超出美和功能性的范畴,能够承载设计师、生产商,甚至我们这些购买者的社会责任,以及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依然保持当地的传统和价值观。”

Freitag,把街上的废品再循环到街上去

十几年前,如果你背着用卡车塑料防水布、安全带和自行车内胎做成的五颜六色的斜挎包明晃晃地走在苏黎世大街上,除了会招来不少回头率,人们还会说“这个家伙穷疯了”。而如今,这种被称为Freitag的“卡车包”在瑞士随处可见,它成了7岁女孩儿到70岁老人争相追逐的时尚,即便一只卖到200瑞朗,也丝毫没有减缓其年生产量25万只的速度。瑞士人得意地背着它炫耀自己的品位,外国人买它当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花这么多钱无非是买了几块废旧的卡车篷布?你落伍了,他们买的是最值钱的——设计。

1993年,在苏黎世还找不到一款坚固防雨的斜挎背包,这让年仅23岁的平面设计系学生马库斯·弗莱塔(Markus Freitag)动起自己用可循环材料做包的念头。“那时我和弟弟丹尼尔只想着用安全带做包的带子和用自行车内胎接缝,但并不知道该用什么材料做包本身。直到有一天,我从学生公寓窗外看到高速公路上疾驰而过的卡车,防水布上五彩缤纷的Logo和设计吸引了我。何不用这种既防水又坚固的材料?它足以用来做一个结实的包。”于是,马库斯跑到苏黎世外一家卡车厂买了一块30平方米的旧卡车篷布,拉回到学生公寓的阳台上,只用两台缝纫机,两兄弟开始了最初的“小作坊”型生产。“学生公寓成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我们一共做了700只包。”

直到今天,Freitag兄弟还在使用老办法:收集旧的卡车防水布,将它们裁成需要的样子,并在苏黎世手工制作。每一只包都是独一无二的,也确实如此,因为每一块旧卡车篷布的颜色、样子、新旧程度都不同。两兄弟在用事实证明Freitag的独特,而这种独特当然也包括他们使用的可循环材料。“从废材料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我们设计的初衷。环保也的确是我们的理念,在戈尔还没有教导我们保护环境之前,我们一直在绿色地生活。”马库斯说,“当然,我们是瑞士人,也追求高品质。我们想让我们的包足够耐用,足够时髦。”

瑞士设计:品质,持久,保持简单1

真正让Freitag品牌声名鹊起的是他们的经典款“Top Cat”被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收藏,从那以后,他们的年销售额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如今,他们拥有70多位雇员,在欧洲有5个手工生产基地。2001年,他们在德国汉堡开设了第一家瑞士之外的旗舰店。而目前在全世界,他们有7家专卖店和超过350个零售点。

这种成功也自然引来了众多的仿造者,从经典款“Dragnet”到“Top Cat”再到最新的“R系列”,数不尽的冒牌Freitag包在市场上涌现——“我们欢迎这种仿造,这说明Freitag包越来越被需要。但重要的是,他们误解了Freitag的理念。”马库斯说,“我们倡导的,是把街上的废品经过加工再次循环到街上去。”

瑞士设计:品质,持久,保持简单2( 截至目前,Freitag包消耗了200吨卡车塑料防水布(相当于5万米长的卡车队列),2.5万个自行车内胎和7.5万条汽车安全带 )

2006年,Freitag兄弟在启发了他们灵感的高速公路旁建造了苏黎世Freitag旗舰店——一个用17个彩色集装箱搭建成的古怪建筑。这个高26米的建筑物足够疯狂,活像用乐高玩具搭出来的。从想法的萌生到实施到最终建成“只用了6个月”,更惊心动魄的是,直到店面开业当天的凌晨3点,集装箱上的大门才被运到。“我们用整整四层展示了2000只包。顾客能在这里体验和购买到他们想要的款式。”丹尼尔说,“这家旗舰店也为我们赢得了一个建筑奖,我想不仅是因为它独特的造型,更重要的是它告诉了所有人Freitag的品牌故事。”为了让顾客更加身临其境地体验他们1993年的经历,两兄弟特意在“集装箱”的顶层放置了一台望远镜。

Atelier O?,从Motel到Mo?tel

瑞士设计:品质,持久,保持简单3( 截至目前,Freitag包消耗了200吨卡车塑料防水布(相当于5万米长的卡车队列),2.5万个自行车内胎和7.5万条汽车安全带 )

Atelier O?说,“很多人说我们的设计模糊了建筑与设计的界限,这话没错。跨界是最重要的,这是Atelier O?的哲学。”

Atelier O?设计工作室1991年由建筑师鲁尔·埃贝(Aurel Aebi)、路易斯·阿尔芒德(Louis Armand)和造船师派瑞克·雷蒙德(Patrick Reymond)成立于瑞士的拉·诺维威尔,或许由于这里地处德语-法语区边界,他们总能被不同的文化所吸引。“Atelier O?”的名字取自俄语“Tr(o?)ka”(三人组),暗示着这是三个人的舞台而非一场独角秀。由于受到建筑师艾尔伯特·赛多利斯(Alberto Sartoris)和设计师埃托·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的影响,Atelier O?的作品不局限于任何一种设计门类,他们试图打破设计和建筑既定的边界,再用全新的方式将它们联系起来。“这意味着我们欢迎任何有创造力的想法融入到作品中。为了保持开放,我们的新工作室Moitel欢迎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派瑞克说。

瑞士设计:品质,持久,保持简单4( 苏黎世Freitag旗舰店 一个用17个彩色集装箱搭建成的古怪建筑。这个高26米的建筑物足够疯狂,活像用乐高玩具搭出来的。 “我们用整整四层展示了2000只包。顾客能在这里体验和购买到他们想要的款式。” )

在Motel中间聪明地加一个“i”,原先的汽车旅馆被改造成一间新工作室。这个2009月9月25日落成、占地900平方米、共三层的庞大工作室就像一座万能宝库——集办公室、材料收藏库、工作坊、影棚、展厅于一体,三位设计师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完成任何想做的事情。“它参与了我们的所有创作过程,从概念的产生到最终的实施。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用来工作的地方,这是不停实验、让不同文化理念和思想产生碰撞的交流场所。”而就在工作室成立当天,他们专门将展厅贡献给了最新作品“舞者”,新展览同时开幕,可谓双喜临门。

“舞者”看起来很实验,也很漂亮,旋转的吊灯如翩翩起舞的红色裙摆。镂空的造型,忽快忽慢的速度,镜子映出的一个个光斑也随着裙摆的步调转起了圈儿。“灵感来自我们对涤纶面料运动状态的好奇。”鲁尔说,“我们永远对材料的可塑性更感兴趣,材料比外形更重要。”

瑞士设计:品质,持久,保持简单5( “我们设计家具,设计房子,与Bvlgari合作设计新款香水瓶,为汇丰私人银行和爱马仕做展场设计,我们甚至还设计鸟窝。” )

Atelier O?努力去做的,是与材料直接对话。在开始设计一个作品前,他们会先在材料库中寻找材料,通过不断地试验,找出每一种材料潜在的设计可能。而最让他们激动的是改变原有材料的性质,这是真正意义上被称为创造的环节。“通过加工和创造合页效果,原先坚硬的材料看似变得柔软,给Wogg衣柜赋予了新的生命。”派瑞克这样评价他们为瑞士家具公司Wogg设计的Wogg 49衣柜。而与Wogg的合作还不止这一次,其总裁也专门找来Atelier O?为其设计自己位于纳沙泰尔湖边的房子。

从1997年为宜家设计挂在墙上的衣帽架开始,Atelier O?接手的都是响当当的大牌客户:为Expo.02(瑞士国家博览会)设计展馆;为斯沃琪集团设计珠宝店,并为其在巴塞尔钟表展的摊位做布展设计;为意大利公司Foscarini和B&B Italia设计灯具和家具;为雀巢巧克力设计圣诞礼品……这些成就也为三位设计师赢得了包括“2009年iF产品设计金奖”在内的不少奖项。

瑞士设计:品质,持久,保持简单6

今年,恰逢Atelier O?工作室成立20周年。9月17日,他们会特别举办一场派对庆祝,邀请人们到工作室分享20年来的酸甜苦辣。如今,他们的设计品超过200件,已浓缩到一本近500页的产品手册供内部参考。“是它们造就了Atelier O?。”鲁尔自豪地说。

Claudia Caviezel,不仅仅是面料那么简单

瑞士设计:品质,持久,保持简单7( “我们设计家具,设计房子,与Bvlgari合作设计新款香水瓶,为汇丰私人银行和爱马仕做展场设计,我们甚至还设计鸟窝。” )

克劳迪娅·卡维泽(Claudia Caviezel)是这4组设计师中唯一的女性,难怪她设计的面料喜欢使用艳丽的色彩和奢华感性的图案。尽管是学习纺织品设计出身,但很难简单地用“面料设计师”来定义她。她试图突破自己的老本行去做更广的设计,这让她有了与不同人群合作的经验,其中包括服装品牌公司、产品设计师、建筑师、电影导演和布景设计师等等。“我把自己看做是专攻面料或图案设计的设计师。”年轻的“70后”克劳迪娅这样对自己清晰地定位。

早在还没毕业之前,克劳迪娅就开始在设计公司寻找各种实习机会。毕业后,她以自由设计师的身份做过平面设计、舞台设计,甚至还专为孕妇设计了一款内衣。“这个内衣系列意味着时尚和产品设计的融合,它让我对功能性有了最初的认识。”就这样,经验的不断积累为克劳迪娅迎来了事业上的转折点:进入为全世界顶级时装大牌提供面料的瑞士公司Jakob Schlaepfer工作。

瑞士设计:品质,持久,保持简单8( “我们设计家具,设计房子,与Bvlgari合作设计新款香水瓶,为汇丰私人银行和爱马仕做展场设计,我们甚至还设计鸟窝。” )

Jakob Schlaepfer是首屈一指的纺织品牌,它为时尚大牌提供面料,有时甚至启发了时尚设计师的创作灵感。这份工作让克劳迪娅有机会熟悉了多种高级定制使用的技法,如喷墨印花、激光裁剪技术和刺绣,为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她热爱这份工作,因为“感到充分的自由”。与8?10人的团队一起工作,每个人发挥各自的专长,总是在学习和不断地实验,克劳迪娅受益良多。更重要的是,在为Jakob Schlaepfer工作期间,她设计的面料被Vivienne Westwood、Louis Vuitton和Marc Jacobs等大牌选中,并多次出现在伦敦、巴黎时装周的T台上。

克劳迪娅为这些大牌设计的面料色彩艳而不俗,多采用碎花的图案和亮片的装饰,有时候也使用动物纹。她通过画草图或用Photoshop来试验不同的图案组合,脑子里永远能蹦出新奇的想法。谈起创作灵感,她说“来自日常生活”。生活中的克劳迪娅喜欢摄影,喜欢旅游,经常不经意的一张照片或某导演电影中的花园就成了她的灵感来源。除了在图案上下功夫,克劳迪娅还发明了一种新方法:无缝胶带粘贴。用胶带把衣服粘起来,据说这是她2002年大学毕业时突发奇想的点子。而就在一年后,她第一次获得了瑞士设计奖。

瑞士设计:品质,持久,保持简单9

然而,这些成绩并没有让克劳迪娅获得满足,在Jakob Schlaepfer工作了5年后,她选择离开,只身一人跑到马德里去读IED欧洲设计学院的跨学科课程。“这个跨领域课程很吸引我,我们要学习时尚、产品设计、摄影和录像,什么都有。”克劳迪娅说,“它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门,我迫切地想和全新领域内的人合作。”

Toast,离开街头回归极简

瑞士设计:品质,持久,保持简单10

2010年8月,深圳大芬美术馆曾邀请20多位国际艺术家为美术馆的外墙集体涂鸦,瑞士艺术家Toast就是其中一员。从那之后,他创作的红、白、蓝三色相间,对“Toast”做字母变形的涂鸦作品永久留在了美术馆的墙面上。

Toast原名Ata Bozaci,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就像“面包片中夹着的那块奶酪”,他这样风趣地解释“烤面包”这个艺名的由来。Toast说,最早对自己产生影响的是达利,超现实主义风格影响了他青少年时期对涂鸦艺术的理解。上世纪90年代初,还是个毛头小子的他和瑞士涂鸦大师Dare是形影不离的朋友,两个人经常在自己住的小公寓的外墙上涂涂画画。似乎从一开始,爱的宣言、政治标语这些很常见的街头涂鸦伎俩就不是Toast的兴趣所在,他更关注的是字体与建筑的融合,及其在公共空间中的再现——就像多年后他在深圳创作的作品,尽管它抽象得让太多人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

瑞士设计:品质,持久,保持简单11

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今天,原创和不同变得格外重要。Toast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建筑和空间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引入街头艺术。街头艺术家从涂鸦向前迈了一步,不再是形式感的涂绘,而是从二维步入三维世界。为此,Toast干脆直接尝试做起了3D装置,把墙面上看似立体的字变成实实在在的立体模型。“我使用的几何体、线条、立体图形、不停重复的造型,半个世纪前的极简主义艺术家就在做了。”Toast说,“我感兴趣的是立体装置从各个角度观察所体现的多面性。”这种多面性也表现为对光的运用。

极简,去除一切形式化的图像回归本质,是Toast的创作理念。他将街头涂鸦的“在场性”转变成一种静默的思考,这使得他的抽象作品变得高度功能化,并需要一种哲学方式进行解读。2007年,他的黑白手绘作品集《Black Ink》出版,书中展示了他过去20年创作过程中画的草图和插画。“它的原型就是我的草图本,回到白纸黑字,就是回到本质。”Toast说。

瑞士设计:品质,持久,保持简单12

使用可循环材料做包是Freitag的独特之处,可循环的概念对你们有多重要?

设计聪明的产品是设计师的本职工作。目前有太多产品只是被扔到了市场上,没有人关心使用后会如何。我们使用循环材料是因为我们注重品质,希望自己的包结实耐用。当然,我们认为循环的过程也很重要,这包括有机的循环和技术的循环。我们讨论的是整体,是关于生产、设计和分配渠道这个整体。我们希望跟踪产品的整个周期。

瑞士设计:品质,持久,保持简单13( 理解了Toast的作品也许意味着了解了这个领域的未来走向。无论是在墙上涂鸦,还是使用钢材、木头做巨型的3D装置,Toast永不疲倦地寻找新的方式表达自我。“我想去做一面世界上最大的涂鸦墙。”这或许不再是一个梦 )

除了设计,Freitag背后的商业运作也非常成功,你们是怎么做的?

通常人们会把产品交给市场部门然后依赖市场营销,但我们更重视产品设计。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并不是说“我们生产,你来买”,而是要对客户诚实,告诉他们产品背后的故事,不光靠漂亮的营销手段。我们从不依靠广告,而是靠活动。由于我们的名字是德语的“星期五”,我们会把活动办在每个周五。我们不追随时尚潮流,通常是做产品线延伸。在时尚产业中,一年要对产品线做至少四次革新,这会浪费很多资源。有三点很重要:人,环境,利润。如果这三个方面能达到平衡,你就可以创造持久的品牌。

瑞士设计:品质,持久,保持简单14( 理解了Toast的作品也许意味着了解了这个领域的未来走向。无论是在墙上涂鸦,还是使用钢材、木头做巨型的3D装置,Toast永不疲倦地寻找新的方式表达自我。“我想去做一面世界上最大的涂鸦墙。”这或许不再是一个梦 )

Freitag并不像其他品牌那样紧追潮流、急于变化,这是为什么?

我们的目的不是追赶潮流,而是更多地关注产品设计。我们不认为新的季度要出新的产品,相反我们在用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做时尚。现在,顾客可以在网站自己设计他们想要的包的样子,他们在点击购买和支付的同时,我们就开始用他们的方式生产这个包。所以,这不仅像一个游戏,更是在创建一种新的销售模式。你可以在包上贴Freitag的标签,如果设计坏了你可以贴一个标有“你的错”的标签,因为你要对你的设计品负责。从头到尾都是设计,这才是我们关注的。

瑞士设计:品质,持久,保持简单15( 理解了Toast的作品也许意味着了解了这个领域的未来走向。无论是在墙上涂鸦,还是使用钢材、木头做巨型的3D装置,Toast永不疲倦地寻找新的方式表达自我。“我想去做一面世界上最大的涂鸦墙。”这或许不再是一个梦 )

你们三个人分别扮演怎样的角色?

工作中我们没有各自的角色。我们三个人有机地结合,一起探讨手中的材料。结果才是我们的目的。

你们的灵感为何来自对材料的不断试验?

无论做建筑还是设计,最初的一步都是对材料的认识:了解它的性质以及它与其他材料可能发生的关系。对材料的把握和试验让我们去寻找一种和谐状态,试图将材料与无形的声音、运动、颜色和味觉相融合。我们在用手思考,当你触摸到一种材料时,它给了你答案。我们的所有作品都是基于用一种直觉和感性的方式去挖掘材料的无限可能。

你们认为目前最成功且最能表达你们的创作理念的作品是什么?

我们的新工作室Moitel。有了它我们能完成一切梦想,它最好地体现了我们的跨界精神。在这座建筑里我们能参与到每个创作过程中,我们创造了自己的生产线。这座建筑中充斥着我们的设计品,我们每天和它们生活在一起,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触摸和使用它们。因此,Atelier O?工作室不再是一个展示的场所,相反,它建立起与物体和材料的联系,保持着它最初的功能。同时,在这里举办的交流活动也带给我们启发和灵感。

是什么让你离开工作了5年的Jakob Shlaepfer?

对跨学科领域的兴趣。跨越单纯的面料设计和时尚,去拓展并加强我的专业经验。这也是我选择去IED上学的原因。现在我在圣加仑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可以寻找新的合作并保持自由工作者的状态。目前,我对建筑和产品设计的跨界感兴趣。

作为面料设计师,你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且要时刻保持新的想法,这是最大的考验,也是我喜欢这份工作的原因。面料设计师不像时尚设计师那样光彩照人,他们是舞台背后的人。我不害怕时尚界的变幻莫测。

涂鸦艺术如何影响了你的创作?为何你的涂鸦很抽象?

上世纪90年代初,涂鸦艺术就影响了我的生活。对我来说,涂鸦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爱好。只有我自己改变,我的艺术才能改变。我不认为艺术形式有更抽象或直接之分,我只是尝试用直白的方式表达我的作品。

你如何看待涂鸦艺术的未来走向,三维是否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涂鸦艺术是在不同层面上发展。如今许多艺术家都打破了使用传统图形的视觉语言。原因很简单:过去一面喷涂的墙能引起很大反响,但现在不了,是因为对涂鸦见怪不怪了。我们知道涂鸦艺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但直到今天它的视觉语言都没有改变。人们都认为是喷雾罐创造了涂鸦艺术,这种想法真应该永远改变。值得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打破不成文的规则,用不同材料进行试验。

行动一旦开始,离革新就不远了。脱颖而出永远是必要的,只要人们还在追求名利,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用涂鸦表达他们的意见,并演变自己的风格。

我感兴趣的是,在传统涂鸦与另一种媒介之间架一座桥。三维是一种必然但不是趋势。当然艺术家也在墙面上画看似立体的图像,但我所说的是把它真正转向三维空间。三维意味着你要把握另一个维度,这是我感兴趣的。

涂鸦艺术在瑞士的现状如何?

即便涂鸦艺术在美国发芽,但它在欧洲成长。瑞士一直是以创新闻名的,涂鸦也不例外。

(文 / 王琅) 设计瑞士品质简单瑞士旅游涂鸦文化toast持久保持克劳迪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