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老爹的黑比诺

作者:王星

海顿老爹的黑比诺0( 约瑟夫·海顿 )

在同时代人看来,约瑟夫·海顿对葡萄酒的爱好远没有他的弟弟米歇尔表现得那么有声有色。有关米歇尔·海顿的酒品,最直接的见证来自莫扎特那位愤世老爹的书信:“(米歇尔·海顿)注定是个费钱的家伙,每曲连祷歌结束他都要吞下一夸脱葡萄酒。”作为音乐家,米歇尔在世时的名气其实不比他的兄弟差,可惜,对后人来说,他已经像个过了气的广告明星。在后人津津乐道的有关海顿的种种八卦中,“葡萄酒”也作为一种雅癖被归入其中:约瑟夫酷爱葡萄酒,曾在工资合同中要求将一定量的葡萄酒算作自己的报酬。

讨论这两位兄弟的杯中物之前,有必要先看一眼两人所居住的地理位置。米歇尔在奥地利西部的萨尔茨堡,是莫扎特老爹的同事;约瑟夫在奥地利东部、邻近匈牙利的艾森施塔特(Eisenstadt),当时已经在埃斯特哈齐(Esterházy)家族任职多年。如今看固然是风雅的音乐与文化名城,但纯粹就酒文化来说,萨尔茨堡与啤酒之间的距离可是远比跟葡萄酒近:尽管西面与北面都与法国、德国的著名葡萄酒产区遥望,但海拔高度造成的气候差异彻底断了此地自产葡萄酒的念头。艾森施塔特所在的布尔根兰州(Burgenland)则截然相反,奥地利的葡萄酒产区本就大多拥堵在东部,以平原为主的布尔根兰州更是号称“奥地利红葡萄酒和甜葡萄酒的王国”。

关于约瑟夫对于葡萄酒折薪的这条要求,据说引自保留于1789年的一份文书。遗憾的是,无从确切知晓到底是什么葡萄酒让他如此惦念。关于米歇尔酒杯中的内容,倒是可以从莫扎特老爹1777年的书信中看到些端倪:“主教当着众人夸奖了他,说从未想到他有能力谱写出这样的音乐,他不应再去喝啤酒,而该改喝勃艮第。”尽管直到今天勃艮第葡萄酒也远不是什么便宜东西,但在那个年代它的价格更是超乎现代人的想象。相比之下,米歇尔的兄弟应该算更有口福,因为就在这同一时期,埃斯特哈齐城堡四周应该正遍布着黑比诺——那种勃艮第人最引以为豪的酿酒葡萄。

中文注册名为“伊氏皇家酒庄”的埃斯特哈齐城堡至今仍在酿造生产全系列葡萄酒,堪称奥地利葡萄酒历史的活化石。2007年起,伊氏皇家酒庄还特别推出一款以海顿命名的葡萄酒,也不反对人们猜测这就是当年约瑟夫喜欢的口味。只是这款葡萄酒是用美乐与赤霞珠调配,而约瑟夫在埃斯特哈齐家族供职是在1761至1790年,那时他应该还没有机会接触到如此“国际化”的口味。伊氏皇家酒庄自己的历史上记载得很清楚:1758年,保罗·安东·埃斯特哈齐王子的夫人亲自指示,在布尔根兰州栽种黑比诺葡萄。

布尔根兰州的传统葡萄品种是威尔士雷司令(Welschriesling)、法国兰(Blaufr?nkisch),如今大名鼎鼎的茨威格(Zweigelt),约瑟夫当年是无缘得见的,因为它要等到1922年才被杂交出来。有说法认为奥地利的葡萄产区总体来说气候同勃艮第相似,但当年埃斯特哈齐家族在此地种植黑比诺显然不会只是出于气候上的考虑。这个家族源出匈牙利——一个历史上曾以“葡萄酒外交”著称的国度。17世纪中叶,匈牙利曾不遗余力地展开托卡伊甜白葡萄酒外交,最后终于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帮助下赶走了土耳其人,但也就此沦为奥地利的某种“附庸”。时至18世纪,埃斯特哈齐家族成为匈牙利最大的土地拥有者,据说甚至拥有比哈布斯堡王朝还多的财富。约瑟夫·海顿最早的雇主、保罗·安东·埃斯特哈齐王子的爷爷是这一显赫家族的第三代,他在帮助奥地利对付土耳其的战争中战功显赫,因其对哈布斯堡王朝的忠诚而为家族的这一支争得了“王子”的名号。

海顿老爹的黑比诺1( 埃斯特哈齐城堡的皇宫 )

布尔根兰州是埃斯特哈齐家族的领地,位于奥地利最东侧,但这并不妨碍这个家族在西边的混乱杂事上也助哈布斯堡王朝一臂之力。所谓金羊毛骑士团就是西边的乱麻中的一小团。该骑士团由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三世于1430年创立,他的儿子查理在位时,勃艮第大公国国力空前雄厚,可惜查理的意外身亡使这一家族断了男性子嗣,留下的唯一独女下嫁哈布斯堡家族的奠基人。金羊毛骑士团也随之改宗。在其后的100多年间,因哈布斯堡家族内部的变故,骑士团分裂为西班牙与奥地利两支,西班牙的一支更是落入波旁王朝手中。双方同时宣布自己拥有金羊毛骑士团,最终唯有各自颁发勋章,至今如此。

哈布斯堡王朝的历任君主都是金羊毛骑士团的“团长”,故而金羊毛勋章也具备了另一重效忠意味。埃斯特哈齐家族成员最早获得金羊毛勋章是在17世纪末,其后又多次获得授勋,如今伊氏皇家酒庄还有一个“红骑士”(Estoras)系列葡萄酒,专为昭显这一殊荣。约瑟夫·海顿的两任雇主安东和尼古拉斯都算是家族里的“温和派”,喜好音乐与文化。远隔千里在奥地利种植黑比诺,也算是以最文艺的方式重复哈布斯堡王朝对勃艮第那片土地的惦念。酿酒这种雅事显然也获得了哈布斯堡王族的认可。1784年,约瑟夫二世颁布豁免令,允许葡萄酒农们在家里销售当年酿成的新酒,后人普遍认为,这标志了奥地利近代葡萄酒业的兴起。

海顿老爹的黑比诺2( 奥地利布尔根兰州的鲁斯特地区是著名的红葡萄酒和甜葡萄酒产区。图为工人们在采摘葡萄 )

回过头再看海顿那份葡萄酒折薪的文书,标注的日期距离埃斯特哈齐城堡开始种植黑比诺31年,理应是有些老藤好酒可以喝了。奥地利伊氏皇家酒庄的“经典”系列中至今仍包括有一款黑比诺,而且得到过不错的酒评。但仍有一个疑问:隔壁的匈牙利后来信誓旦旦地说海顿绝对是托卡伊甜白的拥趸。在匈牙利与欧洲诸国近百年的葡萄酒外交战中,托卡伊甜白已经被哄抬为富贵的象征,的确比初来乍到的黑比诺更具备实物货币资格。

无论喝的是哪种异域风情的葡萄酒,出生于布尔根兰州的约瑟夫总归还是在自己的故乡。布尔根兰州拥有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1784年出售新酒的豁免令颁布后,此地的传统酒风很快在大批名为“Heurige”的酒馆中爆发。这些酒馆专门销售自家酿造的当年新酒,在酒池肉林的酣畅感方面更接近啤酒馆。诸如米歇尔·海顿那种“每曲连祷歌结束都要吞下一夸脱葡萄酒”的行为,在本地只是再正常不过的宣泄。约瑟夫·海顿留给后人的肖像画颇为严肃,但他也曾创作一首名为《酒、爱、歌》的卡农曲,歌中称:“无爱无歌无酒者,何堪为人。”■

海顿老爹的黑比诺3( 埃斯特哈齐城堡的酒庄 )

(文 / 王星) 海顿比诺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