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越行越远的独联体盟友

作者:俞力莎

20年:越行越远的独联体盟友0( 9月3日,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会议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开幕 )

9月3日,独联体元首理事会会议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此次峰会正值独联体成立20周年之际,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强调了和平解决独联体地区各种冲突的必要性及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性,重申了根据《2020年前独联体经济发展战略》深化各国经济合作的意愿。

“独联体最显著的成就在于使苏联经历了一场‘文明的’、大体和平的解体。上世纪90年代早期,通过在苏联解体后的各国之间维持一些经济、政治和安全纽带,预防和阻止了可能在权力真空情况下产生的更多混乱与冲突。”美国奥克兰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保罗·库比塞克(Paul Kubicek)告诉本刊记者,“有些人认为它有助于将苏联元素维系在一起,但最终它的作用是使解体进行得更容易,更能为领导者和公众所接受。”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欧洲、俄罗斯及欧亚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罗伯特·卡特尔(Robert Cutler)也认可了独联体的上述作用,但他还认为:“20年后,独联体已经基本上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仅有的用处是为各国元首、部长和技术专家提供双边及多边磋商的论坛。”欧洲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员迈克尔·爱默生(Michael Emerson)则向本刊记者点明:“独联体既无实际权力也没有行政机构,只是制造一些在实践中被忽略的意愿声明。”独联体20年来,共签署了上千份文件和协议,真正得以执行并在发挥作用的却不到10%。曾是几任欧委会主席对外政策顾问、担任过欧盟驻俄罗斯大使的爱默生就直白地说:“独联体是没有未来的。”

在9月2日的独联体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欧盟代表不久前有关独联体成员国应在欧盟与独联体之间做出选择的表态充满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化。库比塞克则认为:“俄罗斯现在并没有十分重视独联体,即便它仍与许多原苏联加盟国保持了重要的经济联系。进入21世纪后,它更注重与各国的双边关系。”卡特尔说:“俄主导的关税同盟是独联体中所谓‘四国集团’的又一化身,四国即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以及非关税同盟成员的吉尔吉斯斯坦。从各个国家经济体的规模看,所有致力于合作的尝试,包括关税同盟,都是为了经营俄哈双边经济和行政关系而打造的多边外壳。此外,俄罗斯现在正力图让乌克兰加入关税同盟,但是后者更希望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欧乌自由贸易协定是欧盟于2009年启动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该计划,欧盟将与乌克兰、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和白俄罗斯这6个独联体国家逐一建立自由贸易区、提高对其财政援助、简化其公民进入欧盟的签证手续、加强在能源和安全领域的合作等。上世纪90年代,欧盟对独联体的政策主要表现为对俄政策。进入21世纪后,“东扩”进程改变了欧盟对独联体国家地缘政治与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它开始奉行区别对待的政策。爱默生表示:“欧盟的睦邻政策完全避免采用强制性的实力政治措施,不像俄罗斯的老派强硬路线制定者那样,会想要在独联体地区耀武扬威。”

库比塞克则认为:“在能源政策方面,欧盟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是十分重要的,可能会令欧盟在乌克兰甚至是白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具有更大影响力。然而,俄罗斯在该地区运用其强大的吸引力控制了其中一些国家。基于地缘政治与能源的理由,它们不可能与俄罗斯完全决裂。因此,问题缠身的欧盟不会取代俄罗斯的地位。”

此外,“美国对这一地区仍然很感兴趣,而且自1991年和‘9·11’后已经明显扩大了其势力范围”。库比塞克说:“美国在安全和能源问题上的兴趣高于其他一切,包括经济发展和民主化在内。如果美国考虑到它在独联体地区的战略利益如它为阿富汗战争在中亚设立的军事基地,或者能源利益如阿塞拜疆的石油管道,它将积极参与到这一地区的事务中来。如果某个独联体国家想要与它发展更好的关系,它会对此十分热切。”

库比塞克说:“独联体没有发展成为另一个欧盟,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个反向的欧盟——以统一面貌出现,却随着时间推移而日益分离。从某些方面看,上海合作组织要比它更有发展前景。”卡特尔说:“尽管独联体创造的一些机制如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或者关税同盟可能会有一些未来发展空间,却很难预见独联体如何能以一种自主方式实现发展。如今,加入独联体的国家都在各自的国家利益基础上评估它们相互间的关系,而那些国家利益的分歧正在日益增加。”■(文 / 俞力莎) 时政外交独联体越行越远苏联解体20欧盟成员国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