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风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无关风月0

曾读过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位农夫拾到了一个禁锢着魔鬼的瓶子,魔鬼哀求他打开瓶口送自己自由,并许诺无数金银财宝给农夫,农人果真打开瓶子将魔鬼放了出来。不料对方一出来就变了嘴脸,说:被关的第一个百年间,我许愿谁帮助我逃出生天我就把我一生积累的财宝都给他,没有人来帮我;第二个百年,我发誓要将全世界我能找到的所有财富都给我的恩人,还是没人救我,到如今300年了,我恨透了这个世界,谁放我出来,我第一个要杀的人就是他。童话嘛,结局自然是聪明的农夫又将魔鬼骗进了瓶子,终于化险为夷。

常规的注脚应是“善恶到头终有报”。然而换个角度看,魔鬼由期盼至怨恨的心态变化其实很像爱情失意的怨妇心情,望而不得,耐心耗尽而生恨。性情暴戾的李莫愁就是个典型例子,造成很多悲剧。

类似的纠结李白也有过,不过他不敢恨,只敢悄悄地表达下自己的幽怨,把唐玄宗比喻成美人,说什么“美人如花隔云端”,一副思春不得的下堂妾气质,不知道李三郎读到这首肉麻透顶的“长相思”时,是否心底一阵恶寒,需要搂着贵妃娘娘来取取暖。

更悲惨得催人泪下的弃妇例子是东林八君子之一的高攀龙,60多岁了,听说锦衣卫要来抓自己,写下遗疏,道是“君恩未报,愿结来生”,既表了爱心又含有隐隐的怨意,顺道儿连下辈子都预约上,根本是琼瑶女主角的架势。这位老爷子一辈子都在跟皇上身边窃权的太监做斗争,直到崇祯初年才得以平反,爱君之心落得个如此下场,简直比秦香莲还要委屈。

写到这里想起来,因言获罪的除了东林党人,还有我的朋友阿林。“高三”时他曾喜欢过一个文科班的姑娘,对方是个古文迷,唐诗宋词直至明清小说无一不爱,为了她阿林去苦读过一阵子诗词,专挑冷僻的记诵。曾经手抄过一首念着最顺口的诗送给她,曰:“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遂初衣。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折成桃心状偷偷放进她桌洞里,自以为风流倜傥,一定能博她喜欢。第二天到学校,发现那个桃心端端正正地放在自己桌子上,打开一看,姑娘在下面回道:这贱诗是谁写的?阿林没敢告诉她这是龚自珍的泡妞名句,只是从那之后再也不读古人诗。■(文 / 柯逸) 风月魔鬼无关

下一篇: 决战马桶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