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伟

震字,辰在下雨在上。辰是地支第五位,十二时辰中的早上七点至九点,对应十二生肖中跃起之龙,二十八宿中的心宿。《史记·律书》解释,辰为娠,娠是妊,也就是怀孕。按这样解释,震字象形是孕雨,雨是滋润。

在《周易》中,震卦排在鼎卦之后,鼎是烹饪之器,能化坚为柔,变生为熟。鼎的前一卦是革卦,革是变革,是去故;变革需要鼎立,鼎是立新之器,所以,所谓烹饪,实际是新的酝酿。那么震呢?震卦的序卦说:“主器者,莫如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鼎为器,也是宗庙祭器,震为长男而主器,这是说,震是鼎立的基础。震为长子是《说卦》的定位:“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索是索求,天地求索为震,震为动,动为娠,立新一定引发震荡。

震卦的卦形是震下震上,上下都为雷,为动。震卦是底下一个阳爻,上面两个阴爻,阳在阴下而动荡。动荡原因是,震下震上构成了四个阴爻、两个阳爻,它的倒数三、四、五,三个爻位都是错位。这三个爻位中,关键是倒数第五的天位成了阴爻,跑到下面了,致使倒数第三爻的人位成了阴爻。天位、人位都错,所以,倒数第二至倒数第四,下互卦为艮,艮为山,为止。倒数第三至倒数第五爻,上互卦为坎,是水流不盈,重险。震由此是因乾奋发向上,动摇坤静,进而改变艮与坎,动机就为亨通。

三国王弼因此解释这一卦卦辞“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才先强调“震之为义,威至而后仍惧也,故曰震来虩虩”。虩虩是虎惊之貌,威震是为正义,正义为理,但它的震荡带来恐惧。而“不丧匕鬯”是什么意思呢?匕鬯,匕,饭匕,古时在鼎中取食的工具,鬯是香酒,它们是宗庙祭祀的象征,乃社会基础。这卦辞是说,因为此卦总的前提是亨,所以,无论在雷震中害怕还是无动于衷,照样说笑,都不会影响“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再来看彖传的解说。震来虩虩,恐惧可致福,笑言哑哑,而后有则,引申了其义。怎么致福、如何“后有则”?象传作了补充:“洊雷,君子以恐惧修省”。洊雷是重复地打雷,目的是不断提醒“恐惧修省”。在“修省”基础上可致福。如何致福呢?它也是倒数第一爻的爻辞。倒数第一爻,阳动之始,它对应的倒数第四爻也是个阳爻,是错位,所以,虩虩是因失位产生的恐惧。但震卦与下互卦艮的关系构成了颐卦,颐卦是“观其所养”,阳动缺少对应,正需颐养,艮的目的就是通过止来修省。“笑言哑哑,后有则也”是说震卦与上互卦坎关系构成的屯卦,坎使动陷于险中。彖传解释屯卦时说,“雷雨之动满盈,宜建侯而不宁”,震为长子就是“侯”,“建侯”就是“有则”,前提是“不宁”——还是安不忘危。

这样再来看爻辞。倒数第一爻的“后笑言哑哑,吉”,象传解释的“后有则”,实际还包括了因乾动奋发向上对人位与天位,对艮与坎的影响。修省意味着人位调正,建侯意味着天位调正,因为乾的向上之力能兑坤静之塞。

倒数第二爻,地位阴爻,不是错位,但它是最早被乾影响的,阴本弱势,所以,只能顺其所变。爻辞“震来厉”,是指雷震威厉,贝是货币。“亿丧贝”,其实是“亿贝丧”——宁可丢弃亿万资产,也要登高,“跻于九陵”。跻就是登高,艮为山,登高是为避难。“勿逐,七日得”是说,不需追逐,只要有定性,按古人说法,“七日来复”,失去之物终可复得。

倒数第三爻,人位住了阴爻,是错位。爻辞是“震苏苏,震行无眚”。如果从“君子恐惧修省”理解,这个“苏”就是苏醒的“苏”,震为生,所以“苏苏”是为人阳刚的苏醒。眚是眼生白翳,被阴郁糊住了,有灾,这是指它上面的坎卦产生的湿气。但震为生是指对它的纠正,一旦调正,坎卦就瓦解了,所以“震行无眚”。

倒数第四爻又是阳位住阴爻,还是错位,它奋而上达为遂,但因倒数第五爻是错位,自身也是错位,上达受阻就只能堕而为泥,陷在坎象的阴湿泥沼中,这就是“震遂泥”。离为光,因坎未见离而暗淡无光。

倒数第五爻天位,也是阴居阳位,错位。爻辞是“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因是错位,又居高临下,所以是危象。震往来就是“洊雷”,亿是大,事还是指祭祀这个基础。“厉,亿无丧有事”指,虽然危机四伏,但只要不丢大事就无灾。什么大事呢?就是要作为长男而“主器”。象传解释说,“其事在中”,指要使阳归位,阴动出,调正为阳,即“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大无丧”,阳即大。

最上的第六爻阴居阴位,不错位,爻辞是“震索索,视瞿瞿,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索是求取,震而又震,身在高处而不安,是“震索索”;瞿是往下看,“视瞿瞿”还是不安。已处动极,再征肯定是凶了,所以,索以求宁。躬是自身,“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这句话应该连起来理解:震因相邻而及自身,有备无灾,“婚媾有言”就指相应预备,也就是象传所解释的“畏邻戒”——事先要有准备。

此卦其实通篇都在讲修省才能备震荡,以保证通达。■

(文 / 朱伟)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