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夫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第一夫人0

想来妲己是郁闷着的,因为后来的史家们都把褒姒与之同列为“亡国妖姬”,这让妲己情以何堪。从乡村一脚踏进周朝王城的褒姒,估计都还没来得及理顺复杂的人际关系,作为一个冷美人的存在并没有对谁构成潜在的威胁。废嫡立庶、废申扶姒这都是自家男人干的事。尽管“烽火戏诸侯”的一出宫廷大戏加剧了后来的“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的亡国进程,那也只是缘于周幽王的昏庸荒唐。要问责褒姒于亡周事故,充其量也就是没有做好贤内助的角色。

褒姒既没诛杀忠良贤臣,也没有对异己痛下杀伐。史家们对褒姒一边倒的评价,如果吕雉地下有知一定会笑而不语。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的吕后不但是名出色的政治家,还是位酷刑发明家。戚夫人与吕后的生活史也是一部斗争史,可怜开国雄主的后宫风雨交加。“人彘”事件之后,雨知道了风疾,风也领略了雨凉。吕后算得上刘邦的好帮手,诛杀一干老臣那会儿积极献计献策。韩信就死得难看。平定齐国后的韩信伸手要爵位,说战后的齐地“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那阵子的刘邦内忧外患,天时地利皆不利己,只得应许。后来自然难见外姓之将日益坐大,吕后缚其“斩之长乐钟室”。一代战神志吞六合气盖万夫,在政治利益前也不过如一匹夫。

“奉旨填词”的苦主柳三变,前老板仁宗的老婆则是一位“内助之贤、母范之正”的女性。曹皇后治下的后庭院里另一位女主人恃宠而骄,想借她的辇乘游玩,“后与之,无靳色”。一代文豪诗赋大家苏轼也曾得惠于她。因“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闹下了“乌台诗案”,那时候大宋山河换了当家人,苏轼“下御史狱,人以为必死”。曹皇后以奶奶的身份对神宗阐述利弊,“帝涕泣,轼由此得免”。出狱后的苏大师有“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的诗句。4个月的狱中生涯,那地方的白天懂得夜的黑。

帝王的枕边人好像是个特殊工种,技艺差了些许的,安全就没有保障和确定性,也不似寻常夫妻那般能够福祸相依荣辱与共。孟嬴却是例外。本是楚平王的准儿媳,平王听说是位美女后也学着前辈卫宣公的做派,将儿媳截留下来。亏心事就像蝴蝶效应,按下葫芦浮起瓢。这起胭脂事件到了后来扯痛了楚国重臣伍氏家族的心肺,楚平王死后不但被人灭了国,而且还遭鞭尸三百。楚王宫也因“阖闾胜楚,尽妻后宫”。孟嬴在那时候提剑自卫“生而辱,不若死而荣”,竟将吴王自骂走独自安稳终老。同是因色误了自家男人的人,孟嬴在史家们的眼里却是“伯嬴自守坚固专一,君子美之,以为有节”。要是褒姒泉下有知一准会掩面而泣。■(文 / 哲人二) 历史史记褒姒吕雉第一夫人